水清岸绿风光好,山水华亭入画来——见证·华亭镇木兰溪治理成效

山水绿意融融,候鸟翩翩起舞;木兰溪穿境而过,两岸景致怡人,岸边绿树成荫、花草芳香、水清河畅……这是城厢区华亭镇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绘就的生态画卷。

木兰溪发源于迤逦青翠的戴云山脉,每年携带着10亿立方米的径流量奔涌而过。木兰溪不但成为华亭人民心中最心旷神怡的美丽场景,更是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和推动经济的“发展之河”。

近年来,华亭镇坚持党建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建设,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突出依法治水、科学治水、铁腕治水、全民治水并举,建立长效机制,河湖生态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做好“水文章” 生态之河保安澜

“人在景中、景在水中、人水相依”的生态美景,离不开华亭镇久久为功的治水实践——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

华亭镇山川秀美,生态优良,河湖众多。该镇面积135平方公里,境内共有24条河流、小(2)型水库9座和山塘11座。

“木兰溪共计流经华亭镇18个村(居),开展木兰溪综合治理是提升流域水质的重中之重。”在华亭镇政府办公室内,墙上挂着一张《木兰溪(城厢段)水质提升攻坚行动作战图》。镇党委书记苏顺琪指着作战图熟练地介绍说,华亭镇率先启用全流域航拍技术,全流域航拍木兰溪及其13条汇入支流,开展木兰溪全流域的畜禽养殖、“五小行业”、排污口的系统治理,并实现挂图作战,确保木兰溪整治全覆盖。

为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全面提升水质,该镇全面铺开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累计投资7500万元,辖区34个村(居)全部完成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累计新建三格式化粪池8900余个,铺设污水村级干管740多公里,新建10立方以上收集池147个,云峰污水泵站日处理量约1800多立方米。

“以打造‘一山一水一名镇’名片为目标,华亭镇强化河湖长制责任,进一步排查治理木兰溪及其支流的排污口,实施台账动态化管理,建立排污口问题清单和销号清单,做到发现一口,纳入台账一口,治理销号一口,着力保证治理时效,维护治理成效。”镇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该镇累计排查木兰溪及其支流的排污口共计840多口,并全部登记录入市级平台,实现动态化监管。

守一方碧水,绘生态画卷。该镇通过全方位、大力度、整体性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木兰溪水质。行走岸边,只见山水相映、鸟翔鱼跃。“现在水越来越清了,鱼越来越多了,两岸越来越绿了,全镇大小河流碧波清流,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政府的大力整治,看到河流一天天变得干净清澈,别提多高兴了。”生活在河湖边的群众成为河湖治理成效最直接的见证者。

释放“水活力” 智慧之河谋长远

做好“水文章”,既需要“民生水利”工程的“加速度”,还要靠监督管理到位。

“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就像是在天上飞的“千里眼”,能够高效、全方位地巡查河道,有效弥补了传统人工巡河‘有些地方过不去’、‘有些地方看不到’的短板,降低了巡河难度,提高了巡河效率。”副镇长林俊嘉介绍,该镇先后购买2部无人机、3辆河道巡逻车、2艘水浮莲打捞船,构建“水域+路域+空域”立体巡查模式,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网上管”立体化监管,极大地改善了河湖监管盲区死角多、传统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

同时积极与派出所联动,河道巡查员与河道警长一同开展巡河。运用无人机探索智慧巡河新模式,采用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结合等巡河的方式,日常巡查辖区内河道,打击涉水违法案件15起,非法捕捞案件23起,大大提升了检查手段和日常巡河质效。

在华亭镇镇政府一楼,河湖长制标准化办公室已投用。在大屏幕上,依托“莆田市智慧河长综合管理平台”和“农村污水智慧平台”,可实时显示断面水质达标统计情况和收集池污水流量数据,实现雨情、水情、水质实时监测。率先启动全流域航拍技术,全覆盖监控木兰溪全流域重点河段以及13汇水支流,确保各流域内的畜禽养殖、“五小行业”不反弹。

近些年,华亭镇率先开展智慧平台建设,一座座水质自动监测站陆陆续续建成,实现了对控制断面水质的实时自动监测、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每个站点已全部实现联网,可实时查阅在线监测数据。

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以来,镇河长办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各站点水质监测数据,以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水质达标。经多年努力,木兰溪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治理成效显著,木兰溪园头桥水质自动监测站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最美水站。

办好“惠民事” 幸福之河润民心

“开窗见绿、出门见景”,这是木兰溪支流长岭溪沿岸居民的真实写照。幸福河湖公园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后,这里已迅速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赏花戏水的新晋“网红”公园及亲子欢乐打卡的宝藏公园。每天来散步的人源源不断,周围群众在这里尽情享受着河湖公园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长岭溪幸福河湖主题公园位于华亭镇郊溪村内,东至福厦公路、西至跨长岭溪人行桥,北至郊溪村民房,南至长岭溪,项目总面积2.14公顷,总投资160万元。目前,已完成公园绿化、美化、河岸护坡、河湖宣传等项目,还将“安全文化”主题理念与幸福河湖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幸福河湖主题内涵。

在潺潺溪水周围,绿植整齐美观、旺盛茂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林荫道、绿化景观、立体花坛等。在河岸增设花车、灯带、文化宣传栏等设施,点缀着群众身边的每一处生活空间。公园内还有治水文化广场、健身驿站、休闲座椅、人行步道等功能完善的活动区域,是纳凉解暑、休闲散步、运动养生的绝佳场所。

立足河湖生态资源优势,该镇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积极谋划准备“西湖溪”等下一批幸福河湖创建工作,以水兴业,以水兴游,实现生态保护、增收致富双促双赢,为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该镇率先创新性提出“三率一感”理念,就是不断提升木兰溪沿线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和幸福感。今年10月,该镇在木兰溪园头桥举行“木兰溪巡河护河志愿者启动仪式”,河长们带动“民间河长”“校园河长”“企业河长”“巾帼河长”“村居志愿者”们开展徒步巡河活动,大大激发了全民参与河湖长制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周围群众对河湖长制的知晓率和参与感。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乡村更美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是华亭镇建设美丽河湖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该镇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清理河道垃圾及河岸建筑垃圾40多吨、违规种养殖窝棚1000多平方米、临河种植30余亩,基本实现“河面河岸无垃圾杂物、河内无违章障碍、靠河无乱堆乱放、临河无乱养乱种”的目标。

治水引来百业兴。木兰溪的治理,也让生态农业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在木兰溪的灌溉保障下,近年来,华亭镇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4000吨以上,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悠悠木兰溪,清清木兰水。流经华亭境内木兰溪水质长期稳定在Ⅲ类,2020-2022年华亭镇河湖长制工作考评连续三年位居城厢区第一名,该镇木兰溪系统治理已取得新成效。

来源:莆田市城厢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李    玲

编辑:林友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