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怀柔科学城又有2个“大科学装置”试运行!

长城脚下,雁栖湖畔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

咱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已见雏形、振翅欲飞!

科学设施平台集群基本形成

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汇聚

重大原创成果加速涌现

原始创新推动国际合作

国际影响力竞争力逐步增强

发展态势振奋人心!


↑怀柔科学城 张文超摄


12月27日举行的怀柔区“两会”上

又传来好消息~~

2023年

怀柔科学城又有2个“大科学装置”试运行

分别是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子午工程二期


明年


怀柔科学城将加快“十三五”科学设施平台投入运行,重点保障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子午工程二期2个大装置实现试运行,推进分子科学、轻元素、空间天文、速调管、深部资源、京津冀、泛第三极等7个平台进入试运行;力争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太赫兹科学技术中心平台等5个“十四五”项目开工建设。


近年来

回顾怀柔科学城科学设施建设

可谓“硕果累累”

↓↓


2019年7月29日,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正式开工建设,意味着国家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布局的5个大科学装置已全部在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


今年,子午工程二期正加快科研设备采购、进场安装调试等工作。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供图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施工,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也于今年11月3日正式竣工。


随着科研设备的进场安装和调试,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运营团队以及师生陆续进驻。


目前,“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科学设施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和5个第一批交叉研究平台正式运行,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进入科研状态,子午工程二期、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8个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和11个科教基础设施加快设备安装调试。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张文超摄

下一步


怀柔区将坚决扛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突出科学引领,用好部市共建、院市合作机制,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探索新时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原始创新的新范式,依托原始创新高地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高品质国际化城市空间,全力将怀柔科学城打造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成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战略支撑。


我家有座科学城~

怀柔科学城的每一步发展

都是咱怀柔人民的骄傲

我们期待着它不断超越~展翅腾飞!


END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琪

图文编辑:杨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