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名建设大军奋战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 |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张天文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数九寒天,万物似乎都沉眠在寒冷的空气中。但是,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现场却机声隆隆,热火朝天。2022年12月27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周志书介绍,300余名建设大军、30余台施工机械正奋战在建设工地上,目前已经完成6栋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5栋主体结构施工,预计年底完成这5栋的主体工程,实现首批次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目标,为2023年6月完成内外装修达到入驻条件、2025年底全面建成科技创新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绵延两公里战线火力全开

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工地位于川渝高竹新区川渝路一期一侧,绵延近两公里。在两公里战线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们火力全开,或进行设备吊装、或搭设、或焊接、或组装……所有工序上的工人忙忙碌碌而又有条不紊。

施工现场。摄影 肖智方

今年年初,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被纳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该项目占地567亩,总投资约23亿元,项目分为产业孵化区、科创孵化区、配套服务区三个功能区,预计2025年底全面建成。

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拼经济、搞建设时不我待。今年1月,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开工建设。

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周志书介绍,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300余名建设大军、30余台施工机械奋战在建设工地上,目前已经完成6栋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5栋主体结构施工,预计年底完成这5栋的主体工程,实现首批次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目标。“目前完成施工产值7000万元,按照当前的进度,年底有望完成施工产值1亿元的目标。”施工现场有关负责人称。

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建成投用后,将成为高竹新区承载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加快构建创新基地、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的有力载体,成为高竹新区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对进一步优化高竹新区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发挥积极作用。

施工现场。摄影 肖智方

成功签约产业项目7个

规划、设计、建设全力推进的同时,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的招商推进快马加鞭。

12月17日,在2022川渝国企高竹新区行活动中,川渝国资国企与广安市、重庆市渝北区、川渝高竹新区集中签署合作协议34个,投资额近1080亿元。

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也颇有斩获。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宜刚介绍,目前科创基地已成功签约落地四川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竹分院、重庆大学低碳研究中心川渝科技协调创新中心等7个产业项目。

施工现场。摄影 肖智方

这些项目中,四川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前身为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2010年12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2016年3月,四川省科技厅正式为成都汽车产业研究院授牌四川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竹分院按照“政府主导、公司化管理”的模式建设和“立足园区、产业导向市场驱动”的原则运行。分院入驻科创基地,开展产业招商、产业咨询等方面合作。

重庆大学低碳研究中心是科技部“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国家外专局“低碳绿色建筑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创新引智基地”两个国家级国际合作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心主要依托重庆大学,联合多家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创建。重庆大学低碳研究中心拟在川渝高竹新区构建川渝科技协调创新中心暨川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科创基地还正在全力跟进重点储备产业项目20个。正在全力跟进的20个重点储备产业项目中,有华西集团川东北区域总部、广安投资集团高竹投资运营中心等。部分项目拟于近期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入驻科创基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