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实施办法

截至2020年底,成都市共有博物馆总数158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9家,非国有博物馆109家,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及质量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同时,随着成都博物馆和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市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更是达到20家。如今我市的博物馆发展将迎来全新契机。

为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持续推进我市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今日记者获悉,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成都市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为我市博物馆发展描绘蓝图。2035年我市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和博物馆强市,每百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达20座,为建设世界博物馆强国贡献成都智慧、成都力量。

2035年 我市每百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将达20座

《成都市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实施办法》从总体要求、构建完备布局体系、实施分层提升发展、完善征藏保护机制、提升研究应用能力、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增强展览服务体验、扩大开放合作领域、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加大综合保障力度十大方面对我市的博物院进行深化改革发展。

办法规划出我市博物馆发展蓝图:我市将在2025年建成高水平的“博物馆之城”和博物馆发展先行区,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的博物馆充分发展。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和博物馆强市,每百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达20座。

我市将博物馆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相关专项规划,重要建设项目按程序纳入全市重大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管理。在老旧社区、新建小区、商业综合体、城市“金角银边”等区域,引入社区(小微)博物馆,实现功能复合利用。

我市将在城市生态区域重要节点规划建设生态博物馆,在中心城区依托工业遗产、历史建筑、考古遗迹等资源建设专题博物馆,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建设博物馆集群聚落,支持郫都区、大邑县等建设“博物馆小镇”,支持四川天府新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等建设“博物馆聚落”。

我市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水平,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围绕反映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体现建设成就的重大工程、重要事件等题材,推动建设一批反映党和国家建设成就的当代主题博物馆;鼓励设立工业、科技及区域民俗文化等专题博物馆;鼓励市级部门和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等依托特色资源建设行业博物馆;支持依托古镇名村、川西林盘等资源建设生态博物馆;鼓励中华老字号、非遗传承人、民间收藏家等开办博物馆;鼓励大型社区、商业综合体、功能园区等引进博物馆。

2025年全市建成100座以上乡史村史和社区博物馆

博物馆的建设并不都需要大而全,分层级发展是我市博物馆发展的思路。我市将培育成都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省建川博物馆等争创世界一流博物馆,将成都张大千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为国际艺术展示中心;推动成都永陵博物馆、大邑县刘氏庄园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等实现特色化提升,支持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中医药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馆、成都水井坊博物馆等创建国家等级博物馆。

我市将推进“一县一博物馆”工程建设,实现每个区(市)县拥有1座以上综合国有博物馆。各区(市)县全面推动本地各类博物馆提档升级,所属国有博物馆达到国家三级博物馆及以上标准。培育“类博物馆”,将镇(街道)、村(社区)展馆、乡情村史馆等具备部分博物馆功能的“类博物馆”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全市每年培育15—20家“类博物馆”达到博物馆设立基本条件,到2025年全市建成100座以上乡史村史和社区博物馆。推出一批“类博物馆”发展优秀项目,按规定予以适当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将对新获评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实施激励,其中,对国有博物馆在当年度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适当倾斜;对非国有博物馆分别予以一次性奖励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分三年划拨),之后若升级,则按照变动后的级别增加奖励(扣除已获奖励),若降级,则取消还未划拨的奖励。对列入我市国家级博物馆预备名单的单位,在现有市级相关专项经费安排上予以支持。

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非国有博物馆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记者注意到《办法》在完善博物馆征藏保护机制方面提到,我市将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或个人等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向博物馆进行公益性捐赠的,按规定享受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以直接捐赠、设立基金会等形式支持博物馆发展。

我市将打造学术高地,全面加强古蜀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五代十国文化、皮影木偶文化等与成都密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能力,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活动,创办联办学术性刊物,打造彰显成都历史人文魅力的研究型学术高地。我市将强化科技应用,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创建5家以上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示范性强的省级以上文化和科技融合骨干单位。深入实施数字博物馆建设,完善博物馆文化产品可信可追溯、知识产权侵权可追踪、文化艺术品身份可鉴别等功能。支持博物馆开展保护技术、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研发,积极推动文博科技成果评价。

对于公众而言,博物馆的展览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办法》特别提出了,我市将实施展览焕新计划,推进博物馆基本陈列定期更新,推广“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模式,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展览。值得关注的是,我市将对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的国有博物馆,在当年度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适当倾斜,对非国有博物馆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图片 主办方提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