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三位一体”推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倍增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政策拉动、行政推动、市场带动、督导促动”总体工作思路,一体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规划、服务、载体要素建设,全市市场主体培育取得倍增效益。

一是筑牢市场主体倍增“服务盾”。我市先后出台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行动方案、助企纾困20条等利好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全方位对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予以支持。下达新入库四上企业奖励资金1000万元,企业上市挂牌奖励资金940万元。对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补助2000元,已下达个体工商户创业补助资金1097.1万元。全市共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500多户次,合计30余亿元;共办理“六税两费”减免税费1亿余元。组建吕梁市金融担保公司,与13家农商行、10家村镇银行签订“总对总”批量业务合作协议,授信73亿元,担保业务68笔、金融超2亿元。

二是打造市场主体倍增“强载体”。出台《吕梁市支持十大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市场主体10条措施》,以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市场主体发展沃土。大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对标省级10条重点产业链,立足吕梁实际,实施“10+8”重点产业链(群)工程,新增项目108个,新增市场主体452个,打造了一批具有吕梁特色优势、极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镇。汾阳市杏花村镇被确定为省级专业镇,柳林县留誉镇、中阳县暖泉镇、文水县开栅镇等15个乡镇被确定为市级特色产业镇。新增市场主体3877户,其中企业569户。

优化布局文旅康养集聚区。布局建设20余个文旅康养产业集聚区,指导3户旅游园区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指导3户企业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出台吕梁市9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标准;推荐申报2022年全产业链重点链建设试点4类6条县级组链;新认定40个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园。

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前三季度,“签约一批”项目共70个,已开工51个;“开工一批”项目共73个,已投产34个;“投产一批”项目共58个,总投资额129.57亿元,开发区市场主体净增893户。

双创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建成省级众创空间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8个、省级以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星创天地6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5个。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市大数据企业已有8户获得国家高新技术认证,2户获评省级研发机构,取得软件著作权197件、21件专利,1户企业在“晋兴板”挂牌。

培育电商小镇。省级评审确定12个乡村e镇建设项目,目前12个乡村e镇新培育市场主体228户。

截至10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35.74万户,比2021年底净增6.83万户,累计净增率为23.62%。其中:企业净增1.06万户,累计净增率为17.15%;个体工商户净增5.46万户,累计净增率为25.43%;农民专业合作社净增576户,累计净增率为4.48%。


记者:刘利民

播音:郝晨希 

编辑:褚   楚  王   艳 

审片:耿瑞山  张英英

---------------------

新媒体编辑:耿艳鹏

新媒体技术:崔  巍

新媒体审核:马旭峰 张亚楠

新媒体监制:耿瑞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