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加快数字时代音乐类非遗有序传承

日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收集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

  截至2022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含有3610个子项,其中音乐类(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曲艺在内)共1117项,占非遗总数的30.9%。音乐类非遗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传承规律和文化特质,它以活态载体(人)现场的演唱或演奏为主,同时通过表演者与当地风俗礼仪形成的精神文化场来传递知识、价值、情感。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带来的文化更替,不少音乐类非遗正面临生存空间减少、传播范围受限、传统技艺失传等挑战。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形态,能够为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多种呈现方式与技术支撑。因此,运用新科技工具推动音乐类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并让其在原生场域之外获取自身的新功能与价值,是数字时代赋予音乐类非遗保护的新兴之路。

  数字化保护:有效采集与科学管理

  对音乐类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与档案整理,是其数字化的第一步,也是实现音乐类非遗在信息社会中有效保护的基本前提。如何根据音乐文化资源的特点选择针对性技术加以应用,是当下音乐非遗档案建设的工作重点。

  在数据采集方面,可以借助高清晰度的数字摄影、激光扫描技术对乐谱、田野考察笔记等资料进行记录,实现纸质资料的数字转化。对于表演中所使用的乐器,可以借助乐器声学测量和频谱分析技术,对音高、响度、音长等数据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对于整个音乐展演过程,除了采用录像的手法进行记录之外,还可以借助动作捕捉技术,将演奏人员各个关节点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之后通过算法解算实现对演奏技法、姿态体态的完美再现。此外,随着人工智能从单纯复制、粘贴到自主学习、优化的进阶,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等技术能够对音乐非遗资源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实现信息的聚合、相关语义网的构建和关联资源的展示,提高对音乐类非遗保护和利用的效果。

  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当建立起一套既符合研究对象特点又遵循专业规范的元数据方案和著录标准,使音乐类非遗素材能够转化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资源,同时为网络传播工作提供支持。我国对音乐非遗网络资源进行语义描述时多采用DC元数据,这是一种包含15个核心元素、适用于描述动态网络资源的元数据标准。而各地图书馆对MARC元数据的运用比较成熟,这是一种针对书目信息而设计的字段复杂、标准严格的元数据格式。由于两种数据标准的不同,就使音乐非遗资源与图书馆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因此许多学者提出图书馆也可以运用DC对音乐类非遗网络资源进行编目,以便将有关音乐非遗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多地整理和保存,推动信息共享。与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相比,数字档案能够捕捉到更多细节,也有利于提升后人对音乐类非遗的解读能力,而多介质、多维度信息资料的全面系连,有助于对复杂文化现象的立体化阐释,推动科技文化之间的耦合与共生。

  数字化传播:场景再现与多元融合

  将音乐类非遗进行数字化记录与整理之后,运用信息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有利于扩大音乐非遗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一方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沉浸式交互平台,实现音乐类非遗完整面貌的复原和再现。另一方面,可以将音乐非遗的核心元素进行提取,利用声音驱动技术等制成音频库,与电影艺术、数字游戏等相结合,实现其“衍生形态”的多样化传播。

  重庆大学对金桥吹打的数字化传播是较为成功的案例。金桥吹打是重庆市万盛区金桥镇的民间吹打音乐,产生于宋末元初,距今有700多年历史。2006年,金桥吹打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为了唤起人们对传统音乐的关注,重庆大学为“金桥吹打”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其中“场景再造”用户体验版块运用增强现实技术,使用户能以现实环境作为展示舞台,通过选择不同的场景、乐器、曲牌、传承人等虚拟模型,在现实空间中实现吹打场景可视化、立体化展示。此种以用户参与为目标的场景构建,主要通过视觉设计和互动为用户营造一种“在场”的感受,使用户能够对音乐非遗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产生全面深刻的感知。

  数字时代,新媒介的崛起为音乐类非遗传播的转型提供了契机。陕西秦腔是元明之际流传于关中一带的民间音乐与当地方言结合形成的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然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秦腔发展遭遇了传播形式单一、传播时效受限、传播范围狭窄等困境。近年来,多部影视作品将秦腔音乐融入内容叙事,做出有益尝试。除电影艺术外,将非遗音乐元素融入数字游戏,同样能够打破传统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壁垒,极大提升音乐非遗的数字化传播能力。游戏《王者荣耀》在部分人物角色的展示中,将昆曲、京剧等戏曲元素运用到服饰设计和背景音乐里,还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魏春荣用昆曲韵白为角色配音,这种跨界融合丰富了大众对传统戏曲的认识,既让游戏本身具有了独特的民族身份标识,也帮助传统文化符号在时尚化、年轻化转译的同时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数字化传承: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

  教育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非遗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22年6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非遗馆里话非遗——文化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与教育”线上论坛为非遗数字化传承探索了新的方向与可能。

  在学校教育中,将音乐类非遗与学校数字化教学建设相结合,有利于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打破非遗传承中的断代现象。《教育部2022年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在此背景下,需要探索具有音乐非遗特色的网络传习方式。如通过整合艺术学、档案学、文化遗产学等领域与非遗相关的学术教学资源,打造一个智慧化、系统化、全链式的线上教学空间。同时,引导传承人参与到音乐非遗的数字化运作环节,借助现代技术动态展示传承人的技艺,以满足音乐类非遗的特定艺术形象、语言表达、意蕴旨趣等要求。在线教育能够将音乐类非遗的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技能教学的相关资源整合在云端,以多元性、跨时空、边际成本低的特点与线下教学共同促进,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建立有机联结,支持并满足不同学习阶段学习者的需求。

  在学校教育外,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机构提供的音乐非遗数字展演也成为有效的传承途径。河南博物院对中原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开展了多样的实践探索,组建了一个集展、演、研、教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华夏古乐团。在展演方式上,华夏古乐团追求多样与创新,在数字馆这样的互动空间中加入“动”的元素,如通过场景复原、VR或AR等呈现方式让文物的原型切换成华夏古乐团的演奏员,以现实与虚拟媒介交叠的方式为观众提供沉浸体验,协助观众理解展览的文化内涵。在创建的22年里,华夏古乐团以年均600场日常展演、20场左右的讲座、5场进校园演出持续、稳定地提供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活动,使许多濒临消失的音乐非遗重获生命力,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扩大传承群体、拓展传承渠道。

  数字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既为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创造了机遇,也为音乐类非遗艺术形态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更多途径。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指导下,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手段有效融合,赋予音乐类非遗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表达形式,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发展相适应、与社会进步相协调,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奏响中国音乐艺术的华彩篇章。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文化旅游产业与数字科技融合的模式研究”(20YTA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齐悦 张一帆


文章推荐

相关阅读

  • 我市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典型创建

  • 2022年12月28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全市围绕基层组织、乡风文明、平安乡村、村民自治等方面,共培育打造6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3个省
  • 基于元宇宙的新媒体传播趋势分析

  • 作者:陈永东(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高级专家委员)来源:《青年记者》202
  • 2022 年美国音乐奖的5个最引人注目的造型

  • 多年来,全美音乐奖不乏前卫且经常冒险的红地毯时尚选择。今年的颁奖典礼也不例外。在洛杉矶的微软剧院举行,一些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尝试了各种风格和趋势。虽然有些人回头并超出
  • 中华文化闪耀文博会

  • 文博会上数字画作引关注。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杨少昆 摄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官方标识和吉祥物形象——兔圆圆。正在火热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加快数字时代音乐类非遗有序传承

  •   截至2022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含有3610个子项,其中音乐类(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曲艺在内)共1117项,占非遗总数的30.9%。音乐类非遗作为非
  • 新冠“乙类乙管”后医保报销新政将出

  •   第一财经消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回归“乙类乙管”,新冠感染者的医疗保障政策也面临新的调整。  近日,针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多地出台了
  • 突破300000000吨!

  • 千万标箱、东方大港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大关圆满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迈上一个新亿吨级台阶据统计,2022年连云港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0019.03万吨,
  • 九原公安分局:迎新春,禁毒宣传不放松!

  • 2023年春节临近,为进一步提升禁毒宣传效果,推动禁毒宣传全覆盖,近日,包头市九原区公安分局充分利用春节将至学生放假、外出务工、经商、探亲人员集中返乡的
  • 同样是红茶,金骏眉凭什么卖五位数?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时间一晃,就快过年了。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快递截止前,疯狂买买买的时候。然而,今年格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