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男孩邀同学吃自己的“席”,从小接受死亡教育的孩子有多强大?

日期: 来源:凌晨妈妈育儿收集编辑:凌晨妈妈育儿

这段时间,很多人都被疾病困扰,大家的聊天也都变成交流变“小阳人”的各种症状。虽然被病痛折磨,但还是有很多幽默又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8岁的小男孩,在自己变阳后,给同学发消息表示:“记得给我埋葬,来我家吃席。”妈妈觉得好笑,便把这一幕录了下来。

妈妈王女士介绍说,孩子平时挺幽默,在高烧状态可能觉得自己要“去了”,便给同学发了这条信息。后来家人告诉他不让摆酒席,男孩还很失望。

小男孩的举动,在中国这个谈“死亡”就色变的国度,显得可爱、好笑,又非常勇敢。同样勇敢地还有他的父母,他们并没有责怪孩子谈起死亡,甚至让别人来吃自己的席,而是接纳孩子的举动,还认真地告诉他现在不让“摆席”。

虽然这是男孩成长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在8岁生病的过程中,他“有幸接近死亡”,了解“死亡”,这一点要强于大多数的孩子。

可能有人在看到这篇文章时,内心会有不认同的想法,认为:谈什么死亡,多么不吉利。死亡有什么可以宣传的意义?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想法的人,所以一直以来,死亡在我们国家都是“稀缺教育产品”。

我同学晓玲曾经在小的时候捏泥巴,她用泥巴捏了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还有自己,并且把这些泥巴放进土坑里。结果被妈妈得知后,狠狠地揍了一顿,至今30有余,都不敢在妈妈起“死亡”相关的话题。

小孩子随意玩泥巴,发展的不仅是智力,动手能力,还有想象力,创造力。可大人对于“死亡”地忌惮,会硬生生阻断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从晓玲的事件来看,缺乏死亡教育不仅是她自己,还包括她的父母,甚至还可以往上延伸好几代。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起,死亡教育已经在美国兴起,到了60年代已经传到了西方各国。然而中国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开始有了一点死亡教育的思想。直到现在,死亡教育课程,在各大高校都是稀缺课程,包括医护专业。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安宁疗护专家、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曾说:目前中国对医护人员的死亡课程开展不足,从学校到临川之间有很大空白。就连医护人员对于“死亡教育”的课程都少之又少,更别提其他普通学校了。

然而,正是因为一直以来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对于儿童“死亡教育”的稀缺,导致如今有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不拿生命当回事。有数据显示,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就是自杀,且呈现上升趋势低龄化严重

我曾与一位年龄35+的朋友聊起,关于青少年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杀现象,他坚定的表示:怎么可能有小孩子会自杀?我就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对于不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很多人来说,这是很真实的想法。

可事实上,关于青少年轻易就放弃生命的事件,光2022年就要10万数据。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经过各项数据调查所得。为什么会有这么庞大的数据?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死亡教育课程。

各位爸爸妈妈总是把对孩子,大部分的关注点放在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对于心智不全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不懂生命意义,因此将“死亡”视为随随便便的事情。

可对于父母来说,十月怀胎孕育一个生命,含辛茹苦教育孩子成长,若孩子随便就舍弃生命,试问哪个父母能够承受得住?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当务之急就是重视儿童的死亡教育。

“死亡”这个词汇,在中国是不吉利,怎么能随便跟孩子谈死亡?关于这一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王岳教授认为,家庭应该是死亡教育第一课堂,重视死亡教育应该从家庭中的父母开始改变。

这就意味着,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父母的做法、认知非常关键!其实死亡教育并没有那么难以启齿,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关于死亡的话题。

1、4岁对于死亡的探知

中国的父母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总是将孩子保护的很好,觉得让孩子过早接触死亡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可是,儿童对于死亡的认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大约从4、5岁开始就对死亡有认知

细心一点的家长会发现,大概在4-5岁的时候,宝贝就会问一些:死了以后去哪里,,或者爸爸妈妈不要死等之类的话题。这个时候,爸妈不用选择回避,是关于死亡教育一个很好的契机。

2、身边人或动植物离开

关于死亡教育,日本有这样一堂课:学校让学生从小到大养育两头猪,养大宰杀后让学生食用。这种死亡教育的方式非常残忍,却能够让学生更早地认知到生命的意义。

其实日常生活中,并不一定要自己的亲人离开才算是接触到死亡教育。一朵花,一片叶,一只蚂蚁,一只毛虫的离开,都可以对宝贝展开一场关于“死亡”的教育。

死亡从来不是成年人的专利,是每个阶段每个人都有权利了解死亡的真相。给孩子上死亡教育课,与吉不吉利没有关系,而是让孩子能够从小明白:生命只有一次!只有真正的了解死亡,才能够明白生命珍贵的意义!

凌晨妈妈来叨叨:

我希望孩子能够更早地接触到死亡教育,这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完全可以像上文那个8岁小男孩一样,轻松地面对“死亡”,参与“死亡”。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明白生与死的意义,才能更加珍惜生命,这样的孩子,才算得上真的强大!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1:“望子”是很难“成龙”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才是教育的王道

相关链接2:天天给孙子讲故事的退休教师,孙子变化很大,邻居个个都来取经

相关链接3:家庭教育“黄金阶段”:父母用好晚上3小时,拉开孩子间的差距!

文章推荐

相关阅读

  •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 红色园丁名班主任工作室 付跃广 近段时间,读了美国作家简·尼尔森著,玉冰翻译的《正面管教》一书,收获颇丰。 从书中得知,正面教育是一种既不
  • 《正面管教》读书体会

  • 红色园丁名班主任工作室 郑旭 最近,读了《正面管教》,深有感触。 《正面管教》是一本如何从孩子的心理情绪方面去管教孩子的书。这本书
  • 让孩子参与进来 ——《正面管教》读后感

  • 红色园丁名班主任工作室 杨改静 作为父母,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为学生负责。然而越爱自己的孩子,越想为自己的学生负责,却往往因为和孩子、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小寒节气暖如春分 最高气温直冲20℃

  • 二十四节气 小寒 寒 今天(1月5日)我国进入小寒节气。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正值三九前后,天寒地冻冷到抖,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段就此开启。 不过,未来一周,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