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路,一生援疆情。2021年10月,怀揣着满腔热忱,王蒙作为济宁市援疆指挥部柔性人才来到新疆喀什英吉沙县。在疆期间他担任民生组副组长、乡村振兴与就业援疆专班副组长,主要负责民生组日常工作和就业援疆工作。他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功夫,坚持强化责任担当,密切对接沟通,帮助英吉沙县打造高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问渠那得清如许,引得后方活水来
王蒙深知,援疆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身后的派出单位是他坚实的后盾和力量源泉。为了鼓励支持当地群众就业创业,他协调派出单位,帮助受援地共享“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优质网络资源、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课程,为创业初期的英吉沙群众提供企业注册、创业指导、政策咨询、财税辅导、法律服务、金融扶持、人力资源管理、线上培训、就业帮扶等优质免费服务,实现“线下创业,线上护航”的跨时空帮扶模式。2021年以来,累计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17 场次,线下通过协调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建立就业创业实训基地,邀请山东诚祥、百誉农业、鲁盛源畜牧业公司等援疆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帮助群众找到满意的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授人以渔传技术,支援要从根子抓
援疆工作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扶持和人员力量的支援,王蒙有更深的思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想做的是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就业技能的不断培养作为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的金钥匙。
他用心用情助力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建设提升项目,强化硬件设施,全方位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项目总投资1.2亿元,新建综合实训楼、培训餐厅、高科技温室、标本馆各1栋、高标准果园15亩;改造50间培训教室、学术报告厅、培训公寓8栋、消防改造实训车间3座,学校目前实训场地面积比援建前翻了三番。精心选派师资,充分发挥济宁市职业教育优势,引进济宁市职教援疆教师13人,持续提高学校师资力量水平,指导学校专业学科建设,打造英吉沙小刀、土陶非遗实训车间,开设“土陶”和“小刀”非遗传承专业,培养技术学员60余名。他发现学校书籍被学生翻得都烂了,帮助价值10万元“中慈爱心图书室”项目落地学校,捐赠3700册图书,解决全校师生阅读需求。深化开展校企合作,同西荣、卓驰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多渠道培养促进毕业生就近就业。持续帮助英吉沙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推进英吉沙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为英吉沙县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搭建校企联络桥,就业供需巧做媒
他把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就业创业作为就业援疆重点工作,时刻放在心上。联合人社局通过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会、供需洽谈会,通过在企业设立校企合作基地、在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设置订单式培养教学科目等方式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搭起“鹊桥”,促进稳定就近就业。
他对就业生情况充分了解,对学生年龄、学历、专业特长、求职意向以及相关企业的用工需求等如数家珍,不断从中寻找“双向奔赴”的机会。在组织校园就业推介会时,如果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技能与掌握的企业用人需求相匹配的,他当场向学生介绍岗位信息,并对接后续的面试流程。一年多来,共组织开展常态化“春风行动”“建筑领域”等专场招聘活动21场次,近200家企业提供近岗位6000余个。2022年9月,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就读学生克尤木,其家人介绍去湖北打工,受各种因素影响没挣到钱,在家休息了半年。了解情况后,王蒙对接援疆企业山东新淼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给克尤木介绍岗位,现在其月收入3500元。
以文化人连心桥,成风化雨润心田
王蒙深知,没有真切的文化认同,就不会有心灵的润通,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他联系后方单位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协调中华慈善总会善心帮助,为英吉沙县中小学捐赠100万元爱心图书,建立10所“中慈爱心图书室”,共捐赠3.7万册图书。2022年3月在英吉沙县乌恰镇第二小学举办图书捐赠暨“中慈爱心图书室”授牌仪式,是英吉沙县图书捐赠规模最大的,也是价值最高的。解决了英吉沙县中小学校教辅教材、课外读物、书刊种类短缺的问题。“这次捐赠图书为我们孩子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提升解决了燃眉之急,为我们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心教育课,为孩子们送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乌恰镇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王志乔说。
返乡不减援疆志,心系责任勤奔忙
援疆不仅要讲奉献,更要有思路、有创新,传帮带不仅要有激情,更要讲策略。2022年春节,王蒙休假探亲。本该珍惜短暂的假期好好陪伴家人的他,却依然心系援疆工作,思考着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做好援助文章。他争取派出单位领导支持,帮助对接资源,积极贡献金点子。经过和同事共同筹备,由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济宁市援疆指挥部开展的“济宁市军创企业对口支援新疆英吉沙县对接洽谈会”在济宁泡宝产业园成功举办。20余家军创企业详细咨询了英吉沙县产业情况、投资优势和优惠政策,集中招引一批济宁市军创企业投资英吉沙纺织服装、畜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济宁军创企业联合会与英吉沙县招商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下步拟在英吉沙县投资建设军创产业园。
总有人好奇地问王蒙“援疆工作苦不苦”,他笑着说:“党的干部就是要越是艰难越担当”。新疆之行,于他而言更多的是收获,收获的是精彩的人生阅历,是纯真的战友情谊,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是升华的殷殷切切爱国心。
记者:马文青
责编:李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