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深圳:依托科技力量 为残障人士“智”创未来

日期: 来源:中国商报收集编辑: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屈文琳 记者 智文学)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捕捉面部动作,辅助肢体残疾人群实现网络交流的无障碍控制;通过采集与解码脑信号实现AI智控轮椅;骨传导助听器通过直接震动颅骨使声音传递到听障人士的内耳……近日,在全国首个示范性无障碍孵化空间——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一场以“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智能辅具体验活动,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到AI技术、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正加速影响残疾人无障碍生活、无差异工作进程,为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出行带来巨大改变。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辅具产品。王汇欣/图

数字科技不仅丰富了残疾人信息获取渠道,还拓宽了就业资源。 屈文琳/图

创新驱动

孵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辅具是残疾人改善身体功能、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辅具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质量。”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相关负责人裴晓飞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孵化培育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产品,为改善优化残疾人生活工作现状而助力。”

近年来,《深圳市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施方案》《关于建设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产业园)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粤港澳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落户深圳,深圳市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园、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等空间载体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研发、智能制造、检测配置服务等优质项目汇聚深圳,全力打造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集聚新高地,为高水平推动科技助残事业发展增活力、添动能。

2022年,深圳市残联率先修订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办法,将原有辅助器具实物适配改为资金补贴形式,推行辅具服务模式的市场化改革。至此,深圳市辅具产业不仅在顶层设计方面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范畴,还快速形成了“辅具创意设计大赛—种子期孵化—产业园加速—辅具目录推广—辅具适配应用”的全链条辅具产业扶持、全周期残疾人普惠体系,科技助残再上新台阶。

“我们团队是通过辅具创意设计大赛获得残联关注后进驻孵化空间的,残联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政策帮扶、空间支持,还在研发资金、培训交流、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入驻项目“面面俱控”负责人、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博士杨秀芷表示,无障碍孵化空间是“面面俱控”项目成长的提速器,项目依托人脸识别技术可精准捕捉面部动作,帮助使用者在不通过手部操控鼠标的情况下完成线上交流互动、信息无障碍传递。这里不仅可以与残疾人朋友面对面沟通、深入交流,及时获取一手需求反馈,还能与众多辅助研发制造产业的同路人资源互通、共克难关,加速成长。

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市残联较早引入无障碍孵化空间的企业,团队主要围绕残疾人家庭生活场景中大小便、洗澡、吃饭等6项基本护理需求,研发系列智能护理设备。如今,公司研发生产的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洗浴机器人、移位机先后被纳入《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目录》,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和经济效应。目前,公司产品还在持续迭代优化,并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像“面面俱控”、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入驻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的项目团队共有36个,推出产品22个,已申报完成104项专利成果,涉及智能脑控、残健融合运动无障碍、智能化辅助呼吸等多个领域,它们为区域辅具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助残蓄势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方合力

打破残疾人发展壁垒

如何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也是科技助残的重要目标。

残疾人小凯(化名)认为,学习提升实力,工作增加底气。残疾人幸福感、安全感、成就感的提升,离不开自身变强大和社会的接纳程度。

据悉,2023年,深圳市举办第三届残健共融残疾人创业创新大赛,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其中,锦绣工坊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获评全国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和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大爱艺术入选全国首批“美丽工坊”;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举办“就业助残”招聘会、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活动,全年新增就业2817人,全市实现残疾人就业1.2万人,就业率位居广东省第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实现和保障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日前,在2024年深圳市“就业助残”招聘会现场,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呼吁更多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也希望残疾人求职者抓住机遇、积极应聘,实现就业梦想。

招聘会现场特设国企、百强上市、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招聘专区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税费优惠政策咨询、深圳人社生态平台、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等宣传咨询服务区,凝聚多方力量,共同为残疾人突破发展瓶颈,获得高质量成长助力。

与往年相比,在本次招聘会推出的1500多个招聘信息中,研发、编程、建模工程师等科技含量高的岗位以及直播导购、辅具体验官等新兴职位明显增多,颇为亮眼。

罗仁娟曾是国家队坐式排球运动员,现任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的辅具体验官。她说:“辅具体验官是一个全新的职业,也是精准对接辅具研发、市场需求的工作,辅具体验官大多具备‘以残助残’的共同点,也抢抓到了‘云端经济’机遇,主动拥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先行先试的受益者。”走进罗仁娟工作的辅具展示中心,体验官正通过线上直播,分享辅具的功能、作用及使用感受,促进智能辅具被大众熟知,以精准传播触达有需求的受众。

据深圳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就业促进部负责人言洁介绍,目前深圳类似辅具体验官这样的科技助残岗呈增长趋势。同时,伴随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直播主播、数控人员等也成为残疾人关注的热点职业。今年,深圳市残联除开设“非遗麦金画”“整理收纳”等传统助残就业培训课程外,特别开设了“无人机操控”课程,希望帮助残疾人获得一技之长,拓宽其融入社会的路径。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户籍残疾人的就业率位居广东省第一。接下来,深圳将根据《“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要求,持续深化科技助残行动,加快促进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科学技术在残疾人服务中示范应用,扶持智能化康复辅具、康复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推广应用,撬动就业机会,“智”创未来,厚植残疾人幸福底色。


相关阅读

  • 城市英雄 57期 | 救助他人,方显凡人微光

  • 天刚亮,深圳市救助管理站驻点医院的龙景文已经将准备好的护理用品和餐食送到病房,同时做好了护工安排。喂食前,他麻利地先帮患者翻身、擦身、端尿、按摩拍背,再将食物一勺勺送入
  • 北京129家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残疾人

  •   定向招聘现场咨询会上,129家事业单位展位迎来众多残疾人求职者咨询。  129家事业单位拿出138个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昨天,市人力社保局、市残联联合举办残疾人定向招聘
  • 全国最小胎龄宝宝眼底闯关日记

  • 肉肉小朋友虽然只有半岁大,但已经是个网红小宝宝——他是全国胎龄最小的(21周+4天)早产儿,他的出生接近人类的存活极限(世界纪录是21周+1天)。通常早产儿都会遭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
  • 中国残联调研湖南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等工作

  • 5月21日,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钟秀明一行赴湖南调研基层残联组织建设、高效办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和残联干部直接联系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专项工作。调研组深入长沙
  • 日本驻华首席公使到访中国残联

  • 5月17日,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尤亮在京会见日本驻华首席公使横地晃一行。尤亮代表中国残联对横地晃公使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他表示,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深圳:依托科技力量 为残障人士“智”创未来

  • 中国商报(屈文琳 记者 智文学)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捕捉面部动作,辅助肢体残疾人群实现网络交流的无障碍控制;通过采集与解码脑信号实现AI智控轮椅;骨传导助听器通过直接震动颅骨使声
  • 调研基层工作 听取意见建议

  • 中社联第四调研组王谦副会长一行赴河南调研社会工作根据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的统一部署,5月13日-18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王谦率调研组成员张周、贾云竹、魏雷东、林平光
  • “秦俑”从这里漂洋过海

  • “这些兵马俑工艺品将漂洋过海发往荷兰。”日前,记者走进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俑村,看到51岁的杨晓娟正忙着为发往海外的货物打包装箱。从事兵马俑工艺品制作工作近20年,杨晓娟
  • 滂沱大雨中,路过的巡特警队员背起了伤者……

  • 5月27日中午,天像被捅了个窟窿似的,大雨如注。途经宁波余姚城东路去低塘街道巡逻检查的余姚市公安局巡特警队员路遇一起车祸,义无反顾地伸出了援手。车祸发生在城东路上的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