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预见2023!2023年房价会不会涨?

日期: 来源:中国小康网收集编辑:中国小康网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楼市政策趋于宽松已成共识,尤其是在需求端,有机构预测,将出现三大调整:一是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扩大,“认房又认贷”政策将松动,大概率会取消“双认”;二是下调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三是取消限购,除一线城市外,2023年限购或将全面松动。

  

  定基调 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房地产政策保稳、保住、防险的三大基调。摄影/宁颖

  “北京楼市:明年不悲不喜,买对赚,买错跌,会买是关键!”

  2022年的最后一天,北京丰台区我爱我家一处分店的销售经理发了关于“明年楼市”的朋友圈。在这一天,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自己微信朋友圈里来自我爱我家、链家、安居客等房地产销售机构的销售经理都开始发出“看好2023年楼市”的文章、信息。

  稳步地发展 恢复性增长

  2023年,房价会不会涨?该不该买房?该买哪里的房?……新年伊始,关于“房”的问题依旧是老百姓心头最关注的问题之一。2023年楼市走势究竟如何?会有哪些变化?无论是购房者、业界专家,还是从业人员,都紧紧关注着“2023年楼市”的动态。

  回望2022年,从上半年多地松绑楼市调控,到下半年保交楼纾困基金、“金融16条”、“三箭齐发”等等,政策面的宽松趋势已经十分明确。

  而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释放出关于楼市发展的重要信号。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房地产政策保稳、保住、防险的三大基调。展望2023年,“政策层面的宽松趋势有望延续并有所加码,楼市在稳中上升”这是大部分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所认为的最有可能的走势。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中国楼市也进入了一个比较低谷的时期。但是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拼经济促发展的高潮,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经济与楼市是互相影响的。”深圳大学副教授马春辉表示,经济发展有利于楼市的稳定和发展,楼市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了解决中国楼市的结构性问题,国家在宏观经济层面出台了很多支持稳住楼市发展的政策,可以预计到2023年上半年,楼市的宏观政策效应会显现出来。楼市在支持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大盘中仍然会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因此,2023年中国楼市总体上的一个趋势是稳步地发展,恢复性增长。”

  在供给端方面,房企融资链条有望进一步畅通。贝壳研究院认为,2023年市场供应端基调以盘活存量去库存为主。影响供给侧的关键变量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化。

  贝壳研究院的报告指出,新房供应逻辑由“投资推动”转为“需求拉动”。过去行业逻辑为高杠杆驱动规模增长,投资拿地受市场景气度影响较小,因此供应端往往领先需求端变化。现在逻辑反转,企业投资需要高度依赖经营现金流,依赖销售回款,需求变化领先供给调整。

  报告显示,二手房供应量稳定增长。贝壳研究院监测的重点50城的当前库存房源量较2021年末上升14%,2021年末较2020年末上升13%,二手房库存供应量变化基本稳定。受整体市场景气度影响,2022年二手房流通速度减慢,新增房源量较2021年同样有所下降。原因是价格下跌下消费者预期不强,购房意愿减弱,以换房为主导的市场,不买也就意味着不卖,所以新增库存变化幅度相对平稳。

  贝壳研究院的报告还给出了供应价格预计先降后稳的预测。由于项目滞销、土拍热度不高等因素,各地对新房项目备案价下调幅度的容忍度提高。随着政策对房企支持力度的增加,企业在项目定价的自主权提高,这会使得滞销盘或库存项目有更灵活的定价空间。企业要改善资产负债表,外部融资支持固然重要,但现金回款仍处首要地位。2023年需求面尚未完全企稳之前,企业依然有以价换量的动力,新房供应价格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重拾购房信心

  需求端的恢复将是楼市好转的核心关键。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需求端的相关政策在2023年有望加大力度。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当前商品房市场需求端比较疲弱,对于解决供给端保交楼、风险处置是不利的。毕竟,想让外部资金来输血,首先得恢复市场和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否则外部资金是不愿意进入的。所以,市场需求端需要保持一定的活跃度。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报告提出,2023年各地需求端的政策宽松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一是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扩大,“认房又认贷”政策将松动,大概率会取消“双认”;二是下调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三是取消限购,除一线城市外,2023年限购或将全面松动。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随着政策不断加大对优质房企的信用注入,房企的融资能力重新建立起来。虽然2023年部分房企的压力还不能排除,但消费者对交付违约的担忧将会降低。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但要想让楼市真正走出低谷、步入良性循环,还需要购房者重拾购房信心。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奠定了2023年房地产复苏的基础。

  “随着国内疫后经济重启,居民收入有稳步增长的趋势,大家的购房意愿也有所回调。”深圳从事房地产金融工作的梁小碧说道。

  贝壳研究院2022年Q4消费者置业信心调研数据显示,计划在未来半年内购房的比例显著回升。其中,二线城市半年内有购房计划的比例达到21%,比三季度明显提升。一线城市从三季度开始持续回升,目前该比例已经超过二季度水平。

  “2023年要不要买房?”“2023年的房租会不会涨?”不少在一线城市居住的“无房人士”,持续关注着关于房价的每一个动态。“希望新的一年,能圆一个住房梦。”

  房价方面,许小乐认为,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入市,预计2023年市场交易量价迎来温和修复,上半年房价将逐步企稳回升。但是在“房住不炒”政策框架下,并不会出现报复式大涨。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报告认为,2023年一线城市率先复苏,核心城市、核心商圈成交比重上升。高能级城市人口聚集效应不断放大,房价中长期可期;三四五线城市不及中心城市,中长期房价上涨动力不足。

  据贝壳研究院测算,尽管2022年几乎所有城市房价都出现普遍下跌,但一线城市、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都市圈这些好的区域与3年前相比,房价依然在稳定上涨。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2月上旬刊


相关阅读

  • 热点 | 真金白银!多地出台生育支持政策

  • 今年以来,已有多地陆续推进一系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如发放生育津贴和育儿补贴,加强住房保障支持等。其中,云南、山东济南、湖南长沙、辽宁沈阳、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发放“真金白
  • 官庄镇:“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添油助力”

  • 为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去年以来,官庄镇积极做好惠企政策公开、公开平台搭建等工作,全力推动辖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政府开放日”为抓手,打造政企交流“零距离”。为充分发
  • “三张清单”精准匹配让志愿服务更高效

  • 据央视《焦点访谈》2月20日报道 社区是我们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门口的环境美不美,邻居间的关系融洽否,碰到困难能不能有人帮忙,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关系到我们每天
  • 扬州楼市政策调整 取消二手房限售

  •   本报记者 李 正  据“扬州发布”2月20日消息,江苏省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台了《关于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共有8条措施,对放
  • 四川新闻联播丨36条措施落地 促消费回暖升级

  • 当下,围绕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加快落地实施。本月,我省出台《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36条重要举措,稳住经济大盘。我省各
  • 二手房限售取消 扬州房地产政策现重大调整

  • 本报记者 李正据“扬州发布”2月20日消息,江苏省扬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台了《关于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共有8条措施,对放宽新房购买
  • 张店:“政策答疑群”确保税收政策早知道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谭壮飞 通讯员宋文新“通过答疑群税务工作人员的讲解,我对新政策有了详细的了解,对于后期涉税业务如何办理有了清晰的认知。”近日,淄博岱腾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预见2023!2023年房价会不会涨?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楼市政策趋于宽松已成共识,尤其是在需求端,有机构预测,将出现三大调整:一是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扩大,“认房又
  • 福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省委书记周祖翼调研讲话精神  研究我市科创平台建设和支持光电产业发展的措施  2月20日,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主持召开
  • 来江阳,感受“花”一般的幸福

  • “宝贝,你站在花旁边,我给你拍张照。”春回人间,草木先知。2月18日,江阳区董允坝的甘蓝和梅花陆续开放,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踏青游玩,在灿烂的春花中,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走进董允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