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承接产业转移的酒泉探索与实践

日期: 来源:云上酒泉收集编辑:云上酒泉


话发展·看亮点——重点项目进行时|淬炼“工业筋骨” 强健“发展体格”

——承接产业转移的酒泉探索与实践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基础扎实,头部企业集结,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备“硬件”。当产业转移的发展命题与酒泉的产业基因融为一体,产生的能量淬炼了酒泉的“工业筋骨”,强健了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体格”,也探索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酒泉经验。

发挥优势 招大引强

在酒泉正泰年产2GW高效晶硅电池生产线无尘车间,全自动光伏组件生产设备一应俱全,蓝色的太阳能电池片在流水线上逐渐成型。与忙碌的机械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间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他们轻点仪器按键,即可操控全自动设备有序生产。

10月13日,酒泉正泰年产2GW高效晶硅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酒泉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酒泉落地的光伏组件生产二期项目。投资额达60亿元的三期10GW高效晶硅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也已签约。

“‘十四五’期间,我们在酒泉总投资计划近100亿元。电站建设方面,已在阿克塞县建设了300兆瓦的光伏电站,完成投资20亿元,接下来计划完成50亿元的光热项目建设。”酒泉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伟说。

▲酒泉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正在车间内组装光伏发电板

酒泉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酒泉市承接产业转移之初落地的首批企业之一。其总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内民营光伏发电领军企业,光伏组件出货量在全国排名前列。

2012年3月,酒泉市印发了《酒泉市加快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方案》,开启了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度”。

11年来,酒泉市持续出台相关利好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如今,落地的企业都已实现了较好较快发展。“最先承接的主要有酒泉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新能源(酒泉)装备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和甘肃三新硅业有限公司、瓜州县腾飞矿业有限公司等矿产加工企业。”酒泉市工信局投资规划科科长孙睿说。

“酒泉很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风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发展思路、产业规划及扶持政策等方面都考虑得非常全面。因此,我们把酒泉作为迈出浙江布点的投资首选。”日月重工(甘肃)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韩松说,随着风电产业在酒泉乃至西北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产品市场将越来越大,公司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强强联手 共谋发展

“今年1月至10月,全市签约工业项目224个,引进到位资金236.65亿元。签约项目中,省外项目150个。”酒泉市工信局副局长李霞说。

近年来,像正泰新能源、日月重工,从其他城市转移到酒泉市安营扎寨、加速布局的行业“重量级”企业还有华锐风电、巨化新材料、金刚光伏、南都电源、鸿合新能源、南高齿等。作为酒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酒泉经开区对产业转移东风吹来的“满园春色”感受明显。

▲酒泉经开区企业无尘车间

“转移企业给经开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激活效应。至目前,酒泉经开区落地各类装备制造企业52家,其中行业头部企业28家;培育形成产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6家,其中年产值20亿元以上1家。酒泉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9年的42.2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40.7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从2019年的21.3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前10个月,酒泉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分别实现149.1亿元和122.8亿元,同比增长49.2%和70.4%。”酒泉经开区经济发展部部长赵红波说。此外,转移企业在人才、科技、税收、就业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目前,正泰新能源一期和二期项目年产值预计达25亿元,上缴税金约3000万元。项目三期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将达70亿元。”酒泉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伟说。

“项目二期建成后,可为酒泉创造2亿元的税收,解决800人的就业问题。”酒泉绿能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细龙说。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酒泉市并非照单全收,而是超前谋划、“招商选资”、招大引强,实现“强强联手”、共谋发展的最终目标。

“我们准确把握产业转移这一重大机遇,深度了解国家政策、需要承接地提供什么等,才能在招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酒泉市工信局副局长李霞说。

为摸索适合酒泉实际的承接产业转移之路,酒泉市对照工信部发布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围绕酒泉市委、市政府印发的《“6+2”产业链招商“作战图”实施方案》《产业链招商图谱》等,瞄准四大主导产业方向设计规划产业集群,做好科学布局。

“在具体选择过程中,坚守环保门槛,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影响长远发展的项目和落后淘汰生产工艺,坚决拒之门外。”孙睿说。

立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酒泉市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工业四大主导产业之首,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酒泉经开区聚焦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持续强龙头、补链条。风电产业链核心关键部件制造基本完备并实现本地化生产制造,光伏产业链实现上下游贯通,储能产业链不同技术路线项目开始落地,氢能、电网装备产业链实现零突破,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孵化”的共生共赢生态。发展新动能持续涌动,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支撑”,酒泉经开区都为承接更大的产业转移做好了充足准备。

增强竞争力 提高承接力

“华锐风电在酒泉落地14年以来,酒泉市委、市政府在人才引进、税收政策项目、审批办理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酒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项目经理马海说。扎根酒泉发展以来,华锐风电不断扩规升级,今年启动建设的酒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项目,填补了西北地区大型风电轴承产业的空白。

酒泉南都电源有限公司7月在酒泉注册成立,目前一条生产线已安装完毕,二号厂房(电芯车间)正在进行洁净化车间的二次装修,计划明年5月试生产。

多年来,酒泉经开区聚焦项目审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优化项目前期服务、并联审批用地规划、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等六个方面,制定20条优化措施,不断提升项目审批服务效能。推行上门帮代、全程帮代、重点帮代制度和“拿地即开工+承诺制+帮代办制”机制,全力落实国家及省上延续和优化的减税降费及纾困惠企政策措施,还通过帮企业介绍订单、招引人才、提供优质低价“绿电”等方式,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酒泉绿能科技装备公司车间

“我们2022年7月建设生产基地,总投资5.1亿元。试生产期间,通过政府政策,拿到了1.8亿元的电线电缆订单。通过酒泉经开区介绍,后期一些企业建设工程的配套电线电缆,都来找我们购买。”酒泉绿能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细龙说。

酒泉市新能源产业基础扎实,新能源累计装机2202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85%,总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绿电能源正成为酒泉市引育项目、发展产业的“金字招牌”。酒泉市将积极推进绿电体系建设,全力将绿电能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区为目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奋力打造产业承接新高地。(酒泉融媒记者 张 花 钱 霄)

责任编辑:赵瑾

相关阅读

  • “红蓝配”为妇女维权注入新力量

  • 今年以来,酒泉市妇联把联系和服务妇女作为工作的生命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眼工作堵点难点,不断创新联系服务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做实维权关爱工作,让广大妇女更有保障。“
  •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3个月回升

  •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11月22日介绍,10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9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1至10月累计38.54万亿元,同比增长6.9%。商品
  • 合肥财政多维赋能养老服务 年均投入约9亿元

  •   城乡特困老人救助供养标准最高提至19779元,为2.6万名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每月100-6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对养老服务人才给予补贴……记者从合肥市财政局了解到,合肥市持续加
  • 合肥新能源产业卯足劲向前冲

  •   11月23日,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476万千瓦,全省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火力全开,产业链上也一片忙碌。初冬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承接产业转移的酒泉探索与实践

  • 话发展·看亮点——重点项目进行时|淬炼“工业筋骨” 强健“发展体格”——承接产业转移的酒泉探索与实践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
  • 潮声丨日渐长大的长三角文博会,魅力何在?

  • 潮新闻 执笔 陈黎明 纪驭亚刚刚过去的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种类繁复的高品质文创产品让人印象深刻。阔别三年,再次开展的长三角文博会,让参展商和观众惊喜连连。惊喜来自令人丰
  • 全面开展安全意识大教育(二)

  • 市邮政管理局:提高防范能力 确保寄递渠道安全为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近日,市邮政管理局召开会议,传达了省邮政管理局、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
  • “五步骤”化解邻里纠纷

  • 原标题:近年来,方山县积翠司法所共调解邻里纠纷案件68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五步骤”化解邻里纠纷□ 本报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王佩近年来,方山县积翠司法所始终坚持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