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眼界·站位·情怀 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创作谈①

日期: 来源:全媒体探索收集编辑:全媒体探索

作者:田巧萍,长江日报社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3年10月号

导读:11月6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获奖作品,回答了“什么是好新闻”“什么是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新闻”的时代命题。

日前,《全媒体探索》邀约部分一等奖作品主创人员,谈一谈创作经历和感受,希冀为媒体同仁提供参考和借鉴。该系列文章将陆续通过“全媒体探索”微信公众号及杂志刊发。

今天刊发第一篇,来自长江日报高级记者田巧萍。由她和同事创作的通讯作品《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23年11月6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长江日报作品《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获通讯一等奖。作为作者,我对这个结果感到有些意外,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意外的是,中国新闻奖将一等奖授予了这个当初被认定为“小众”的选题,情理之中的是中国新闻奖评选坚持一以贯之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舆论支持”的宗旨。

有力的舆论支持,包括像《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这样发现社会新问题并推动问题解决的新闻。这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媒体应担负起的社会责任之一。

记者要有深刻观察社会的能力

《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这个线索得到非常偶然。

2022年春节,作者像往年一样给在自己主持《田巧萍导医》专栏时给予很大帮助的专家电话拜年,告诉他们自己换部门了,到了长江日报特稿中心,顺便恳请他们“有比较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跟我说一声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生郭晓东教授当即就说:“我正好完成了一项研究,发现舞蹈中的下腰动作现在是导致中国儿童瘫痪的第一位原因。”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专家郭晓东教授正在讲解下腰瘫的发病原因。(来源:“长江日报”公众号)

这件事太大了!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高速发展,不仅给人民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还带来了家庭结构、教育方式、审美观念的巨大变化。送幼小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去学习舞蹈,家长们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希望孩子成为专业舞者,而是希望能提高孩子外在形态美。舞蹈训练成为现代年轻家长培养女孩的一个标配。同时,2021年,国家实行“双减”政策,非学科类的舞蹈培训机构因需求推动而大量涌现。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下腰瘫”这个问题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从传统的“文字+图片”,到现在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N”,不管传播方式如何升级迭代,内容仍然是居于首位的。记者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发现新闻的能力。记者是在变化的社会中寻找有价值报道的人,记者对社会深刻观察的能力是发现有价值新闻的根基。

提升对社会深刻观察的能力,除了深刻学习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还要对选题所处的行业有较深的了解。这种了解,可以通过长期深耕某一个领域获得,也可以在进行选题操作时作一次性的研究。这样为某个选题研究得来的知识,除了报道可用,还可以成为记者的知识积淀,一举两得。

保持对社会深刻观察的能力,要求记者伏下身来,做到“四力”,用真心用真情去观察和体验。

共情是记者基本的能力之一

从“下腰瘫”的选题进入操作层面的时候,作者就知道自己在写一个悲剧,这种悲情贯穿在采访和写作的全过程。

从社会层面来说,幼儿学习舞蹈下腰成为中国儿童截瘫的首因,这是一个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行业管理、规范滞后导致的社会悲剧;从家庭层面来说,原本抱着美好期许送去学习舞蹈的孩子遭遇飞来横祸,这种重大变故对哪个家庭都是不可承受的。

新闻教科书上说: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核心是人,这里的“人”,不仅是被采访对象,也包括记者本人。

截瘫是目前世界医学难题,“下腰瘫”患儿不仅再也站不起来,尿失禁、下肢肌肉萎缩、时不时造访的各种感染等并发症,会带来巨额医疗、护理、康复费用。对于学习舞蹈而截瘫的幼儿,他们漫长的一生被残酷地改变,绝大部分“下腰瘫”孩子的家庭从小康坠入贫困,家庭生活的走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父母亲尤其是母亲陷入深深的自责,很难从孩子的人生遭到毁灭性打击的阴影中走出来。作者在采访中得知,很多“下腰瘫”孩子的母亲曾经试图自杀。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写道:“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下腰瘫”就是现实中发生的悲剧。

见到《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中的清清,是早晨去她家看她妈妈王兰如何送她上学。

一室一厅,摆着一张大床,王兰带着清清和小儿子租住在这里,因为只有这个小区边上的小学肯接收清清上学。

清清长得很漂亮,一双再也没有知觉的腿很长,但肌肉萎缩得厉害。王兰先把清清的书包和轮椅背下楼,再上楼把清清背下来放到轮椅上,推着往学校走去。清清的弟弟沉默地跟在后面。为了照顾清清课间上厕所,或者背清清去四楼上音乐课和电脑课,王兰一天都要留在学校。好心的校长不仅让清清所在班级的教室没有随其他班级每年上调一层楼,还给了王兰一份杂工做。

清清出事前,王兰与丈夫做销售,收入不错。这对年轻夫妇生下两个孩子,打算再奋斗一两年就买个房子在武汉安下家。清清在他们原来居住的商住两用楼的楼下一间少儿舞蹈培训班因下腰导致截瘫,王兰的工作就是照顾清清,先是带清清求医,后来是求学。尽管应王兰的要求,没有拍下她送清清上学的画面,但这个场面只要见过一次,想起来就会锥心地痛。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并相应作出回应的能力。共情能力强的人,希望帮助受伤者,而且觉得自己对周围人的幸福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的共情,不仅是与采访对象的共情,还有与国家的共情。国家不会丢下任何一个残障人士,包括因各种原因导致截瘫的孩子。“下腰瘫”孩子在社会的“家”是残联。只要他们去残联登记,残联就会给这些孩子一些实质性的补助和关爱,这种帮助和关爱会持续终生。

郭晓东教授对中国儿童因舞蹈下腰而导致截瘫的回顾性研究是过去10年的,他从公开发表的医学文献中统计出1000余例“下腰瘫”病例。此外还有医生接诊后没有写成论文的,还有误诊和放弃治疗的,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下腰瘫”的孩子远远不止这个数。

原本健康的“祖国花朵”残败了,国家就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下腰瘫”孩子是从2005年开始逐年增多的。随着少儿非专业舞蹈培训的普及和“双减”政策的落实,可以通过分析预测,如果不及时对少儿非专业舞蹈培训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少儿“下腰瘫”就一直会是社会健康的巨大安全隐患,也是国家健康运行的安全隐患。

记者对国家的共情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家国情怀,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共情能力能帮助记者深刻理解新闻事件所包含意义的深度和广度,能帮助记者采写出深刻鲜活的优秀新闻作品。

长江日报社社长陈光说过:“眼界、站位、情怀,新闻工作者缺任何一项都会跛腿。没眼界,看不见。没站位,把不准。没情怀,写不透。”这给优秀记者画了像,也指出了优秀新闻作品应该具备的特质。

去现场,现场知道答案

《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的采访持续了半个多月。采访对象有医学专家、少儿舞蹈机构负责人、一线少儿舞蹈教师、“下腰瘫”儿童家庭、少儿舞蹈教育研究人员等,涉及20余人。通过对他们的采访,作者全面了解了中国少儿舞蹈非专业培训行业的现状和乱象。

但这还远远不够。年后培训机构开始正常上课后,作者又去探访了设在写字楼、商圈和社区里的少儿舞蹈班。在武汉最繁华的一个商圈,物业告诉作者:“楼里少儿舞蹈培训班越开越多”;在一个大型写字楼,一位白领告诉作者:“喏,隔壁就是去年底才开的,专门教小孩跳舞”;在一个中型社区里,居民告诉作者:“这个少儿舞蹈培训班原来教过书法也教过剑术”。如果不去现场,很难获得这样翔实、直观、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记者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的转述,往往是他们以自己的角度认为是重要或不重要而提炼过的内容,这些内容一是带着采访对象的主观意向和他们自己的判断,有可能这种判断因为他们所处的地位和认知局限而失之偏颇;二是有些内容往往因为他们认为不相关、不重要而有所遗漏;三是通过采访对象的讲述,很难还原具有典型意义的现场。对于调查性报道而言,尤其如此。

因此,记者采访时一定要去现场。现场提供了足够多的细节和结论。现场不仅知道答案,在很多时候,现场的特定氛围还能帮助作者确定未来文章的走向和结构。更多的时候,面对面地采访当事人,他们在被采访时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情绪,其实就是记者写作时的情绪,也是未来新闻作品要表达的情绪。捕捉并感受到这种情绪,是记者专业素养的体现。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的作者一直坚持能去现场就一定要去现场,哪怕去现场获得的素材不一定会在文章中呈现,但现场对采访和写作的意义仍然是巨大的。电话采访、视频采访、邮件采访、资料研究等都只是辅助性的采访方式,最重要的还是去现场。

互联网上有你想找的东西

《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的线索来源于郭晓东教授的一项研究,而他研究的起因是接诊了一个三岁半的脊柱无骨折但脊髓损伤了的小病人。

1960年医学专家在新生儿尸检中发现:儿童脊柱能够延长5-6厘米,而脊髓只能牵拉0.6厘米。受伤儿童在下腰运动过程中,脊柱纵向牵拉损伤脊髓,医学上叫“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受伤孩子的脊柱没有骨折,但包裹在脊柱里的大神经脊髓却断了,导致孩子截瘫。郭晓东教授为舞蹈下腰导致的截瘫取了一个通俗的新名词——“下腰瘫”。

郭晓东教授提供的影像学资料显示,下腰瘫痪后的孩子脊柱弯成了这样。(来源:“长江日报”公众号)

在很多国家,对舞蹈训练下腰这个动作是有严格的年龄限制的,比如,美国严禁6岁以下的孩子做这个动作。郭教授的研究病例来源是全中国,他病房里的“下腰瘫”小病人除了湖北的,也来自周边省市,年龄在3岁到10岁之间。从郭晓东教授查询的医学文献资料来看,“下腰瘫”是对中国家庭、对社会危害极大的新型疾病。

在对少儿舞蹈培教育专家和少儿舞蹈教师的采访中,作者得知,导致“下腰瘫”在中国成为儿童截瘫首要原因的社会因素是快速增长的少儿舞蹈培训的需求,助长这个行业急剧膨大、野蛮恣意生长,而市场监管及行业规范又是缺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腰瘫”是人祸。

由于没有市场监管,这个行业的门槛很低。由于缺乏行业规范,教材、师资良莠不齐,如在国外普遍禁止6岁及以下儿童做的下腰动作,从孩子3岁学习舞蹈就开始训练,下腰也成为中国少儿舞蹈培训班展示自己“教得好”的成果,是用来招生的噱头。甚至有家长质问舞蹈教师:“别的孩子下腰下得那么好,我的孩子怎么还没学会?”很多少儿舞蹈教师和孩子家长对下腰这个舞蹈动作带给孩子的巨大风险一无所知,他们也无处获得相关的知识。

少儿舞蹈培训行业的乱象,仅限于武汉还是全国?作者花了近一周的时间通过网上公开资料进行分析比对。通过搜索网上平台有关少儿培训班的招生广告,作者发现,除了武汉之外,上海、广州、重庆、南京、杭州、长沙、郑州邓城市的少儿舞蹈培训班也是从3岁开始教孩子下腰。

通过企查查,作者查到了武汉从事少儿舞蹈培训的有证机构共166家。这个证有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的,有民政局发的,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许可证》的只有10家。而业内人士介绍,无证机构更多。不管有证无证,都处于监管的真空。

互联网给记者采访和调查提供了便利。如果是过去,需要去相关城市实地看一看,数据也需要去相关部门查询,但现在通过互联网上公开的信息就可以查到。事实上,互联网已成为记者发现线索、查阅资料的便捷方式。各部门的网站、文书网等公开文书、文件的网站成为发现新闻的另一个富矿。需要警惕的是,不能被一些精心包装的广告带了节奏。

跨界合作,促进问题的解决

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是政府决策的智库。从报道者本身和媒体来说,对新出现问题报道的重要意义在于促成问题的最终解决。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某些重大问题经主流媒体报道后,相关部门就会高度重视。但伴随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传播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发表两天后,武汉市社科院成立了一个联合课题组,本文作者被邀请到联合课题组,以“下腰瘫”为切入口,研究“双减”政策下校外非学科类市场的现状和社会治理。

研究发现,当前以导致“下腰瘫”少儿舞蹈培训为代表的校外非学科类培训市场,存在缺乏科学监管、办学不规范等治理失范问题,造成该类培训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鱼龙混杂、野蛮生长的现象,甚至直接危及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结合我国社会素质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强化系统理念,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办学主体、行业协会等专业性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社会素质教育办学体系;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第三部门参与,家校社协同的社会素质教育闭环治理机制,推进社会素质教育行业规范化、现代化治理,刻不容缓。

长江日报关于“下腰瘫”的两篇报道和这个研究成果被课题组送到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分社很快以内参形式呈送国家领导层面。最终,校外非学科类培训的综合治理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

如果说,记者通过《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敏锐地发现了问题,那么在当前的传播环境和条件下,是跨界合作最终实现了报道的目标。

《全媒体探索》杂志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526/G2,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7-048X。2021年8月创刊。

办刊宗旨:聚焦媒体融合前沿,交流实践探索经验,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打造研究沟通平台,助力媒体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主要栏目:特约专稿、一线聚焦、融合转型、传播视点、舆情观察、新闻实务、视听传播、县级融媒、个案解析、智能应用、传媒法治、全媒人才、经营管理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531—85196441


相关阅读

  • 只有5个国家能造!其中有中国

  • 最近,从上海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可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至此,中国具备了同时建造航母、大型液化天
  • 中国雪乡11月10日开园纳客

  • 8日立冬,中国雪乡景区内积雪已达40厘米左右,“雪蘑菇”“雪蛋糕”等独特雪景已初露新颜。记者从龙江森工大海林局公司了解到,中国雪乡景区将于2023年11月10日零时起正式开园迎
  • 外资态度积极,A50ETF(159601)有望迎来年底行情

  • 今日开盘,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震荡上行,截至2023年11月9日9:40,A50 ETF(159601)上涨0.41%,其持仓股隆基绿能、工业富联和中国神华领涨。摩根大通表示,中国经济和企业基本面等
  • 富时中国A50指数,跌幅超0.1%

  • 2023年11月9日,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上一个交易日夜盘收跌0.05%,盘初低开,上下震荡,跌幅超0.10%。以上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富时中国A50指数包含了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公安部在“双11”来临之际公布10起典型案例

  • 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昆仑2023”等专项行动,持续依法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活动。截至日前,共破获相关案件1700余起,集中
  • 全媒体视野讲好吕梁高质量发展故事

  • 原标题:全媒体视野讲好吕梁高质量发展故事——访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刘若轩图为刘若轩。 薛志雄 摄□ 本报记者 罗丽“本次人民日报‘行走黄河看吕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 船长被判“过失杀人罪”

  • 2019年,美国加州一艘潜水船起火事故导致34人死亡,这是加州最致命的海难事故之一。近日,这艘潜水船的船长,Jerry Boylan(70岁)被洛杉矶联邦地区法院陪审团判定为“船员过失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