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靠《时间简史》圈了第一波粉,这套30年的丛书咋样了?

日期: 来源:中国科学报收集编辑:中国科学报

文 | 荆淮侨


近期,随着《三体》《流浪地球2》相继搬上屏幕,引人入胜的“太空电梯”“数字生命”等情节设定,让不少人开始重温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原著小说。从天体物理、牛顿经典物理、理论物理到热力学、生命科学,人们惊叹于刘慈欣能将多个领域的“知识点”合理运用到小说中。


想要创作出这样的科幻作品,离不开海量的科学阅读作支撑。在刘慈欣的众多“参考文献”中,就包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下简称湖南科技社)的“第一推动丛书”。


第一推动:想象力延伸的“生产资料”


“作为一名科幻作家,‘第一推动丛书’让我对科学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对科学之美也有了更为真切和生动的感受。”2022年底,在“第一推动丛书”出版30周年之际,刘慈欣对这套大部头科学读物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第一推动是什么?


时间拨回到1992年。这一年,中国加入了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在公约框架下,湖南科技社与许多国外版权代理公司协商购买版权,并在当年底推出了多本图书,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时间简史》。后来,这些书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推动丛书”。


1992年,“第一推动丛书”第一辑5本出版。


“第一推动丛书”30周年版共62本,分4个系列——“宇宙”“物理”“生命”“综合”。


“对许多科技领域的人而言,可能没有通读过《时间简史》,但也绝不陌生。”湖南科技社编辑吴炜说。吴炜是1995年加入“第一推动丛书”编辑队伍的,可以说是该丛书的“第二代”编辑。据她介绍,霍金的《时间简史》是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最早引进版权的科学著作之一。


在《时间简史》走红后,许多出版社纷纷引进国外科学著作版权,并推出了自己的系列科学丛书。包括“三思文库”“哲人石”“科学人文丛书”“剑桥文丛”等丛书,都创立于那个时期。


正因为这些书籍的传播,才让薛定谔的猫、拉普拉斯妖这些物理学“神兽”广为人知。而一本本科学人文图书,也成为科学当年风行一时的注脚。无论是科幻文学创作还是科学研究,严肃科学读物都是想象力延伸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胡翌霖评价,“第一推动丛书”始终贯彻这个名号的旨趣,涉及的题材都是“大问题”,并涉及“终极关切”,因此,这套书不仅普及科学,也启蒙哲学、启迪思想。


看书:最老派的方式,也最能启迪人心


人类一直在寻找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方式,看书绝对是最老派的方式。


“第一推动丛书”出版的前10年,互联网才刚刚兴起。彼时,纸质书所拥有的能量依然巨大,有着太多“一本书改变人生”的故事。


在丛书出版10周年时,湖南科技社曾做过一个调查。那时的读者中,有的已步入高校院所挑起中国科研的大梁,有的拿起笔杆成为了科普界的主力军,也有的因兴趣结缘成为丛书的译者。


在美国佐治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傅贺,至今仍会想起,2004年在学校图书馆一口气读完《细胞生命的礼赞》的场景:当时是大一的期末,每天各种复习资料看得天昏地暗。无意在书架上发现了这本书,“一下就陷进去了”,对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思路和译者李绍明的文笔都无比佩服。


7年后,傅贺到美国攻读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在读了法国遗传学家弗朗索瓦·雅各布的《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一书后,萌生了翻译这本书的念头:能不能译出一本和《细胞生命的礼赞》一样的作品?


“无论如何,能在读博期间翻译一本书,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傅贺回忆,那段时间,他白天做实验,晚上搞翻译,连回国候机、乘火车的碎片化时间都“在语言的迷宫中穿行”。在即将完成全书翻译的时候,傅贺通过一位豆瓣网友,辗转联系上了湖南科技社,并最终在“第一推动丛书”的旗下出版发行。


“通过《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这本书,我也算是走上了翻译的道路。”如今,傅贺在科研工作之余,依然笔耕不辍,前后翻译了近10本科普著作,包括《消失的微生物》《狂热的追求》《破天机》《端粒》等。


其中《消失的微生物》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傅贺也从一名普通读者成长为该丛书的常驻译者。


出圈:让观众变读者仍有距离


看完科幻电影,你愿意读一本天体物理学的书吗?比《流浪地球2》更早的一部科幻电影其实给出过答案。


电影《星际穿越》中描绘的“卡冈图雅”黑洞令人震撼。能在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公布前就描绘出黑洞的样貌,要归功于影片科学顾问、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参与。这部影片正是根据他的黑洞理论合理演化改编而成,片中许多科学桥段也来自他此前所写的科学读物《黑洞与时间弯曲》。


《星际穿越》引发了大众对黑洞、引力波的关注和讨论,但《黑洞与时间弯曲》这本1999年就被引进国内的硬核科学书,并没能搭上顺风车——或许是因为书太厚,即使在电影大火的2014年,这本“电影创作手册”也没能“出圈”。


“唯一 一次感受到这本书的‘热度’,是在2017年基普·索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续约版权代理价格涨了5倍。”吴炜表示,即使科幻电影再火,让观众变成读者仍有一段距离。


基普·索恩认为,科幻是启发大众科学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此,他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有过多次合作。从《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到《信条》,每部电影上映后都能引发一系列科学讨论,人们津津乐道于电影中的科学设定,并重新找出中学物理的知识点来恶补。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通过科幻电影了解科学已经是极限。


随着深空探测、探月工程、量子计算频频登上热搜,更多人愿意了解遥远、宏大的科学话题,甚至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吴炜表示,“第一推动丛书”出版的30年,是大众对科技关心程度不断提高的30年,也是公众科学素养不断提升的30年。


也是在这30年里,许多热闹一时的科学图书品牌却渐渐淡出大众视野。“现在是科普的黄金时代,却已不再是纸质书的黄金时代。”吴炜坦言,如何“让好内容触及到更多人”,是当下所有出版社都面临的挑战。


纸质书:放下对过去、未来的执着


30年来,“第一推动丛书”的书单越来越长,从1992年的《时间简史》《上帝与物理学》,到如今4个系列共62本的体量,不仅收录了霍金、丘成桐的著作,还包括13位诺贝尔奖作者。其中杜德娜、彭罗斯等人的著作,都是其获得诺奖前就引入丛书。


如今,“第一推动丛书”早已成为湖南科技社的“镇社之宝”,也是不少人提升科学素养的必备之选。


胡翌霖在清华大学教授的主要课程是科技史和技术哲学,他持续向学生推荐丛书中的《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失》和《逻辑的引擎》,因为前者是数学史和数学哲学的入门书,后者是逻辑学史和计算机思想史的重要入门书。


但在“十分钟读完一本书”的当下,深度阅读要面对碎片化带来的冲击,吸引更多的新读者也更难。许多图书品牌已经在30年中相继退场,存活下来的更要“放下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执着”。吴炜表示,展望下一个10年,保持调性依然重要。但她也承认,对于一部科学丛书来说,和读者一起慢慢变老并不是“最浪漫的事”。


“第一推动丛书”也曾尝试以“十分钟读完一本书”的方式吸引读者,却受限于短视频博主“吃不透内容”等原因,依然在求索。


今年1月19日,湖南科技社邀请基普·索恩到抖音直播间。在“诺奖得主现身分享”的话题下,这场直播吸引了数万人观看。作为年初“圈内”最具号召力的科普活动之一,“第一推动丛书”迈出了重要一步。


“对于一个人来说,30岁仍有着无限可能。对一个30年的科学丛书品牌,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节奏,剩下的都交给时间。”吴炜说。


《中国科学报》 (2023-02-24 第3版 读书 原标题为《“第一推动丛书”30年:和读者一起慢慢变老并不是“最浪漫的事”》)


排版 | 志海

相关阅读

  • 喜讯!长沙理工大学12项成果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 (通讯员 伍佩桢 郭媛)2月24日,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表彰了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共有授奖项目(团队、人选)293项,其中杰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奖95项、技术
  • 追“锋”记①|出发!追“锋”少年

  • 湖南望城,雷锋的家乡,10万青少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小锋”,每个“雷小锋”都有一个编号。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7名“雷
  • 阅读活动精彩不断 名家学者齐聚北京图书订货会

  • 除了新书发布,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也为读者准备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名家学者与读者能近距离交流,分享阅读体会。多民族的“碰撞” 助力四川文学创作2月25日下午,四川文艺出
  • 院士、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4日讯(记者陈洁)科技创新需要持久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积累才能久久为功,在2023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开门红”对接活动·汽车与光电子信息(都市圈)专场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6天5晚仅需499元?不合理低价游乱象苗头再显!

  • 旅游业回暖,不合理低价游苗头再显。业内人士指出,打低价牌是旅行社吸引客流的惯常手段,根治这一乱象,需要推动旅游产业链及服务升级。“差一点就上当了!但价格确实很诱人。”2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