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昆明市西山区教育数字化建设先行一步

日期: 来源:昆明教育收集编辑:昆明教育

10年前,大家对教育数字化还有些陌生,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教育数字化已被广泛应用。在昆明,西山区教育数字化建设已先行一步,现已成为昆明乃至云南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示范。




“1+N”互动课堂让师生受益

3月8日10时30分,昆明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昆一中附小”)五年级(4)班数学老师方莹莹,以“1+N”网络远程互动方式,与迪庆州维西县白济汛中心完小杵打分校五年级师生同上一堂课。


间隔约600公里的两所学校,因教育数字化建设,让两所学校距离不再遥远。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有几条棱?”……课堂上,两地师生同步教学、同时上课,师生隔屏交流顺畅。“隔空对话”让课堂氛围更活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白济汛中心完小杵打分校的学生获取了优质的教学资源。



同一时间,在昆一中附小二年级(3)班教室,科学老师钟镇阳,也以“1+N”网络远程互动方式,与西山区海口依兰中心学校二年级师生,通过布片、塑料尺、纸、薄木片、玻璃等工具,共同寻找磁铁吸引物体的秘密。


课堂上,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预测、实验、分享,大家“隔屏”交流,说出了共同的答案:“我们发现,磁铁能隔着布片、塑料尺、纸吸引铁质的小车。”



在科学课互动教学中,老师积极开展科学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外出观察记录校园动植物。尤其是在讲授《制作一顶帽子》时,双方老师准备不同材料的帽子,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帽子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材料的特征,课堂教学效果超出预期效果。


昆一中附小教科室主任吴明霞介绍,2021年9月以来,昆一中附小通过“1+N”网络远程互动课堂,分别与白济汛中心完小杵打分校、海口依兰中心学校,固定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程,现双方老师均能熟练的操作“1+N”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双方老师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同时备课、同时教学。现在,其他两所学校的学生回答问题、举手发言、互动交流等方面都很踊跃,教育教学质量也正稳步提升。



镜头转移到西山区春苑小学。3月3日,昆明市罗蓉名师工作室、西山区“1+N”语文工作室暨春苑小学语文教研组联合教研活动,同样得益于教育数字化建设。


当天,春苑小学四个校点的语文教师,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教研活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俊发城小学王甜甜老师、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明致学校何丽芬老师、盘龙区东华小学王璐琪老师、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小学严丽老师、盘龙区东华小学李蓉老师、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雷琳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把新课标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加强了老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和学习,探讨和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21年9月,西山区完成“1+N”一期项目建设,共有16所学校、44个教学班级参与到实验当中;2022年底,西山区完成了项目二期建设,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均建成了高标准的精品直录播教室,并实现了校际间的互联互通。课堂录制、在线公开课、互动教研等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运用新常态。


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西山区进一步拓宽“1+N”课堂广度,关注到学生的“第二课堂”及课后服务。截至2022年底,西山区“第二课堂”“三点半课堂”共开展45次活动,活动包含音乐、体育、扎染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等内容。


初步构建“互联网+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是“推进教育数字化”首次被写进报告。


 在昆明,西山区教育数字化建设先行一步。西山区电教馆馆长李杰保介绍,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西山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离不开前期西山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从2009年开始进行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到2019年试点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西山区走过了10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之路。



从2020年开始,西山区借云南省教育专网优势,全面开展城乡“1+N”远程互动课堂试点项目,旨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同年8月,该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实验区(简称“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成为云南省两个入选县(市)区其中之一。



同时,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借助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之势,西山区因地制宜建设了区级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平台紧扣时代发展步伐,以数字新媒体为突破口,包含常态化互动课堂、精品直录播教室、在线培训、互动教研、视频会议、5G第二课堂、教育演播、在线访谈等各类直播,以及点播功能为一体的数字运用服务。   



此外,西山区还集成了在线教研及评价、在线教学竞赛、质量监测及考核等各类常规系统,能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学生及教师日常教育教学需求,平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名优教师风采展示的窗口,初步构建起了全方位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身处教育深度变革的时代,教育数字化受到众多关注和期待。下一步,西山区将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尊重区域发展需求,以智慧平台建设为基础,推动区域教育资源数字化管理转型,稳步提高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教学差距。


 记者:杨官荣

摄影:杨官荣

编辑:杨艳萍

审核:廖晶蓉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昆明市西山区教育数字化建设先行一步

  • 10年前,大家对教育数字化还有些陌生,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教育数字化已被广泛应用。在昆明,西山区教育数字化建设已先行一步,现已成为昆明乃至云南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示范。“1+N”
  • 青岛西海岸新区沪商洽谈会在上海举行

  •   鲁网3月9日讯 携手共推进,合作向未来。3月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沪商洽谈会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130余位来自“芯屏”、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谋
  • 持续深化体教融合

  • 近期新华社报道了《足球水平高了,“体”“教”都是赢家》的相关社评,关注全国在校园足球发展上“体教融合”成效显著的几个地区。其中,武汉“体教融合”模式备受关注,学校+
  • 第48届中东(迪拜)国际电力、照明及新能源展

  • 当地时间3月7日-9日,全球最大的电力能源行业国际性展会,第48届中东(迪拜)国际电力、照明及新能源展,在阿联酋迪拜世贸中心隆重召开。天正电气携新能源、电力、建筑等解决方案,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