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之江潮丨休假、轮转、发钱…看浙江各地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关爱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执笔 张苗 丁珊 杨一凡 通讯员 王蕊 朱诗意 吕鼎杰 金佳妮

浙大一院ICU里,医护全力救治重症患者。

“杭州500架无人机点亮夜空致敬白衣战士”的视频在上周刷屏朋友圈,视频很精致,点赞高达5位数,视频下多条高赞评论表达得很一致:来点实惠,发奖金慰问一下;再放一段时间假,让他们恢复疲惫的身体……

网友的留言、点赞背后,是对一线医务人员“飞得累不累”的关心。去年12月29日,浙江出台了七项举措关爱基层党员干部和一线医务人员,包括“科学安排调度力量”,“重视解决一线人员实际困难”,以及“落实一线工作人员补助政策”等。

半个月刚过,这些举措落实到位了吗?有没有解决医护们的实际问题?社会各界还为他们做了些什么?近段时间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持续高强度工作后恢复得如何?

一次“带薪假期”,是她除了产假在家休息最久的一次

“忙”向来是医生护士们的职业标签,更遑论前期有大量涌入的发热病人,当下又是重症高峰平台期,总在拖班的医务人员们怎么保证充足的休息?不同地区多家医院为总是休不满年假的医生们开出了“带薪假期”。

1月9日晚7点,交班结束的刘颖脱下白大褂准备回家。

这是她“带薪假期”后正式上班首日,和“假期”前一样,这位支援到了重症监护室(ICU)的浙大一院全科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拖班了两个小时才能休息。

刘颖在前段时间因新冠导致了肺炎,不得不居家,而医院发出的一则通知——“阳性员工居家休息期间考勤全勤,待遇不减”,让她能安下心养病。“当了12年医生,除了产假,这算我在家休息最久的一次了。”她说。

刘颖从去年12月19日检测阳性后,就被39度多的高烧间断困扰了六天,“烧退后,感觉恢复正常了,就到急诊室支援。”两天后,止不住的咳嗽让刘颖不得不又停下手中的活。更糟糕的是,CT结果显示她得了双下肺病毒性肺炎。

被科室“赶”回了家的刘颖,为自己做起了雾化治疗。医院团委和感染病科党支部联合建立了为新冠感染员工及家属咨询病情和用药指导的钉钉群,在群里专业的用药指导下,刘颖的病情控制得很好。

即便因病休息也算考勤全勤,但刘颖闲不下来,身体状态好的时,她还在家坐诊浙大一院互联网医院,“不用说太多话,打字就能和病人交流。”

每天在家为她烧饭的老公有些感慨,难得的休息日子,妻子还是冲在了最需要她的地方。

“带薪休假”外,怎么在重症高峰尚未渡过时,让一线医护保持充沛体力?各家医院轮转轮休的方法八仙过海,由于需要将整个医院全盘打通、调配医护力量和床位,这非常考验医院的治理水平。

浙江医院的做法是根据前一天发热门诊、急诊、ICU等相关情况,再调整医院相关力量。此外,根据医护健康状况监测,设立3个后备梯队,做好人员保障。

金华市中心医院用医生的增量应对病人的增量——将发热门诊从5间扩容到25间,在这期间,医院持续培训后辈梯队人员,全院调配力量支持发热门诊。

衢州市人民医院则在预约调配机制上做了调整,发热门诊、急诊住院的需求能动态检测,随时可以增派医护人员支援,不同门急诊间的患者也能有序流动。

哪些科室能匀出床位?每天安排多人少人值班?这是一道和时间赛跑的数学题。

“从我们科室能感受到,最艰难的时候在去年12月22日前后那一周,医生护士们陆续阳性。”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住院总医师姚一楠说。

为保证发热门诊、急诊、呼吸、感染、重症病房的正常运转,浙大一院提前统筹、调配全院人力、物力,打通内科外科,打通不同科室病房,打通专家门诊普通门诊,打通中医西医,打通物资,支援重点科室。

以呼吸内科为例,姚一楠负责呼吸内科的门诊和病房人员排班,她表示,医院增设了呼吸综合门诊,由高年资的内科医生经培训后坐诊,分流了部分患者。随着重症及危重症住院患者增加,医院又从其他相对任务较轻的科室抽调医护支援住院区,增加值班人手,减少了每个人的值班频次。

“呼吸内科原有医生不到50名,现在全院抽调来20多人,这样轮转起来,能保证门诊医生工作时间尽量从早上8时到下午5时,病房医生工作时长和值班轮班也基本接近日常。”姚一楠说,高强度的工作时间之外,医护们的休息时间最大限度被保证了。

发热门诊、呼吸内科、急诊、ICU等重点科室是各家医院关注的重点,加人、加床和新冠比速度。浙大邵逸夫医院削减科室任务,腾出的有重症工作经验的医护转到ICU团队;浙江省新华医院设立了呼吸与重症病房,扩容后床位使用率达到116.1%……虽然工作状态依旧紧绷,但总算是有合理的休息时间被安排出来。

一老一小怎么办?

一期免费托管,放寒假的娃有人带了

各地幼儿园、中小学从去年底就陆续放了寒假。孩子们为超长假期开心不已,忙到不着家的双职工医护却担心,谁来带孩子?

半个月前,这就是杭州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戴女士最大的烦恼,老人回了老家,丈夫工作也脱不开身,儿子才小学一年级,一个小鬼在家哪能放心。

没愁几天,儿子所在的杭州市澎博小学专门为医护子女开出了冬令营。

“我们统计出学校里40多个孩子的父母是医务工作者。这个冬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给他们切实解决一些困难。”澎博小学校长告诉记者,2022年底,上城区教育局发起关爱医护人员子女倡议书,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积极申报相关课程。创意手工、奥尔夫音乐、神奇科学、阳光劳动、快乐足球.......几天时间,学校教导处就把课表排出来了。

杭州市澎博小学冬令营

不光冬令营,不少地方推出了托管班、公益课程等,让不少医护人员不用为照看孩子分心。

在温州瑞安,妇联为医护人员子女定制了公益冬令营,不管是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职工的孩子都能参加,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报名很火爆,3个小时就报满了”。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舟山等地的青少年宫则分别推出了面向医护子女的公益免费课程,用声乐、绘画、书法、舞蹈、剪纸等课程充实孩子们的假期。

“一老一小”的另一头,不少医务人员也为家中生病的老人焦虑。

岁末年初,路桥区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护士李芳芳最忙的时候,一通电话让她犯愁:“家里两个老人发烧了,又没有备退烧药?”发烧的是她公公婆婆,都70多岁了,感染后随时可能加重原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丈夫所在单位,年关又异常忙碌,夫妻俩都不能贴身照料,让老人和病毒“硬扛”?

峰江街道白枫桥居委会的江枝蔚,连续两天经过李芳芳家,发现大门紧闭、老人不像往常出门散步,意识到老人可能生病了。江枝蔚主动带着防疫包上门看望,还留下了居委会暖心小分队6名成员的联系卡。老人身体最差那几天,一日三餐都是他送上门。

江枝蔚为医护人员李芳芳家里的老人送药上门

在临海,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织起来,把蔬菜、鱼肉、牛奶、水果等送到一线医护人员家;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对口帮扶有困难的职工及家属,24小时关怀热线协调解决照顾老人小孩等方面的困难诉求100多项……

据了解,浙江省总工会已印发《关于当前做好医务工作人员关心关爱工作的若干举措》,推出待遇落实、服务保障等十项举措。各地工会也陆续跟进,特别要求深入了解、动态掌握医务人员的家庭情况,为生活有困难的医务人员家属提供便利服务。

一线人员补助落实了吗

一条银行短信,抗疫补贴到位了

休息得好不好?补贴发了没?这是网友们对医护最朴素的关切。

1月9日下午5时许,台州市立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道剑刚回到办公室,就听到同事手机“叮叮”的提示音此起彼伏。他的手机屏幕也亮了,这是一条备注为“2022抗疫补贴”的银行短信。

这笔“真金白银”,源于省市两级接连出台的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激励保障政策。

在更早的12月21日,省防控办就发布通知,要求为一线医务人员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也就是发放抗疫补贴。

省里发文的第二天,台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心关爱组便着手研究政策实施细则,最终明确市级7家医院按基准水平20—30%的比例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截至1月9日,市级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已经领到了补贴。

几乎是同时,各地迅速行动,记者采访了杭州、宁波、湖州、金华等地的多位医护,他们都表示已收到抗疫补贴。     

“这场战‘疫’中,你们是最雄壮的‘逆行者’,是最伟大的战士!请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保重好身体!……”这条来自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的短信,重症监护室护士张晓乐(化名)读了又读。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份实在的关爱:去年12月27日,她和同为一线医护的丈夫都收到了一笔抗疫补贴,“觉得自己的付出被认可了!”

抗疫补贴的资金怎么筹措、如何发放,省里相关文件提及,“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当地财政部门视情给予适当补助”,但具体如何执行,各地因地制宜。

考虑到疫情三年来医院普遍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且此次医务人员救治任务繁重,台州市财政划拨专项补助5000万元,并要求“无论是否在编都要享受政策”。比如,作为当地最早发放补贴的医院,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以“财政补助、医院自筹”两大块来筹措资金,最终保证7566名医务人员均领到补贴。

具体分配时,自主权交在了医院手里。金华市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华深认为,“发热门诊、儿科门诊、隔离病房等岗位医务人员风险大、任务重,发放补贴理应向他们倾斜。”据他介绍,包括金华市第二医院在内的多家市级医院按照多档资金梯度来分配,确保相对公平,又符合单位实际。

值得关注的另一项政策是,此次我省专门划拨省管党费2000万元,用于走访慰问坚守在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不少地方想方设法“追加”力度,比如金华市、县两级配套金额达800万元。在东阳,这笔党费已经发挥出了作用——去年12月以来,当地已陆续走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困难群众等370人次,发放慰问金额118万元。


相关阅读

  •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创新服务打造智慧医院

  • 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不懈以开展“两围绕”服务(行政管理科室围绕一线服务,医护人员围绕病人服务)为抓手,要求员工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站在患者
  • 邢台医专二附院:十一年对口帮扶背后的故事

  • 河北日报客户端 派驻医、护等技术人员48人,开展业务培训5078人次,疑难病例科室间会诊2178次……这是过去十一年间河北一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一家县级医院所做的付出和努力。而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微信新规:这些行为将删号!

  • 1月13日晚,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关于账号信息假冒仿冒官方组织的规范》,加强账号信息监管。文中称,为进一步加强账号信息的规范管理,为用户提供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 【新春走基层】全力做好燃气保供工作

  • 华新燃气液化厂“保冬供”天然气反输现场。 本报记者王蕾 通讯员武小渝 赵志阳摄  “大盂首站,你好,我是指挥中心值班调度。现令你站将上游进气流量增加至40万立方米/小时,以
  • 全国首批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近日,由浙江启明承建的全国首批、山东首个平价海上风电——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2022年起,新增海上风电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畴,中国风电行业
  • 郑雁雄任香港中联办主任

  • 人社部网站1月14日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任命郑雁雄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事务顾问。 免去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