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透析21年,49岁男子治病、工作、照顾老人三不误“我和别人没什么不同”

日期: 来源:武汉晚报收集编辑: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3月7日讯 21年前,年仅28岁的顾先生被诊断患上了尿毒症,除了透析和换肾,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在困难面前,短暂的迷茫之后,他选择了坚强。21年过去了,老顾不仅能做到每周两次的透析和日常工作两不误,还能悉心照顾卧床的母亲。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为了鼓励更多血透患者,老顾主动致电长江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初见老顾是在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路院区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49岁的他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20多年病痛的折磨,似乎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老顾红着眼笑着告诉记者,自己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极少有人知道他生病的事实,而他也认为自己和别人并没有什么太大不同,“我的目标是,还想再坚持20年。”

28岁被确诊尿毒症,母亲是他最坚强后盾

2002年初,在广州工作的顾先生突感头晕乏力,去医院一查,被医生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也就是俗称的尿毒症,需要马上透析。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当时年仅28岁的顾先生带来沉重的打击。

事业刚刚步入正轨的顾先生辞职回到武汉,在母亲的陪同下开始接受血透治疗。由于体质较差,每次血透“下机”后他都要休息至少半小时才能勉强站起来。那时,母亲是他最坚强的后盾,陪他去医院治疗风雨无阻。

“那时我不仅要承受病痛的精神压力,还要承受经济的压力。”老顾告诉记者,回汉后全部的生活开支仅靠父母的养老金和自己前几年工作积攒的积蓄支撑着,那时自己一个月的血透费用大概是3000元左右,刚好是父母一个月的养老金。

刚确诊的那两年,因无法接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也不愿父母为了自己将养老金花得一干二净,他终日消沉,也数次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在亲眼看见父母的悲痛与绝望后,老顾决定坦然接受自己生病的现实,振作起来,好好生活。随后,他便开始计划着“生产自救”。“我必须找一份工作挣点钱。”

重新踏入职场,他把自己当成普通人

2008年,34岁的老顾决定找一份自己擅长,又在体力承受范围内的工作——电气维修,用手艺养活自己。他回忆,重回职场的第一个月很是煎熬。因为长时间与社会脱节,要从这个状态中恢复过来,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个很大的挑战。

老顾回忆,有一次血透结束后,赶回单位去值夜班,在天花板半层隔间弯腰作业,结果身体不适,呕吐不止。休息了一会后,还是坚持着把事情做完了。“既然从事了这份工作,就要有责任感。”慢慢地,老顾适应了在吊顶隔间作业,经常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

适应这样的工作强度后,老顾的心态也渐渐发生转变。从开始的自卑恐慌,不愿与同事交流,到慢慢把自己当成普通人,跟同事们打成一片,下班后和大家一起娱乐。他说,那段日子是快乐的,上班做一些专业内的事情,在工作中得到了成就感。工资也能够补贴家用,为家里添置物品了。有一段时间甚至觉得自己的病好了,跟正常人并无两样。

虽然工作忙碌,作息也没有其他病人那么规律,但老顾的病情十分稳定。武汉市第四医院肾病内科副主任医师徐艳梅向记者透露,老顾从开始透析到现在没有因为病情变化住过一次院,除了他一直坚持规范治疗外,跟他的乐观心态也是分不开的。

照顾卧床母亲近十年,他流泪过后眼带笑意

就在老顾的生活步入正轨不久后,这个家再次遭遇打击。

2014年,老顾年近七旬的母亲因脑梗住进武汉市第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病情十分危急。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老人转危为安。母亲无法下床,需要有人贴身照顾,父亲身体也不好,老顾决定亲自照料母亲。

他总是在工作结束后先赶去医院透析。有预约时,他是同一批预约病人中最早到的,上午在医院做完透析,中午就赶回家给父母做饭。徐艳梅说,每次她们都会根据老顾的休息时间为他安排透析。有时候赶时间,老顾会在下了夜班后的一大早赶来透析。“知道我没吃早饭,怕我在透析时低血糖,血透室的医护们会把自己的早餐分给我一些。”说起这些暖心的小事,老顾眼圈微红。

每周2次的血透治疗,顾先生坚持了21年。

“不少病人透析,至少有一位家属陪同,只有老顾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透析完还要赶回家照顾母亲。”在老顾照顾母亲的近十年时间里,医护人员对他的孝顺赞不绝口。察觉到老顾的压力大,医护人员们会主动跟他聊聊天、说说话,帮他排解心中的烦忧。“也许我们帮不了他什么,但是有个人能听他诉说,估计他心里会舒坦点。”徐艳梅说。

带有悲愁色彩的血透室,对很多肾衰患者来说,就像是一个生命的支点。就像老顾,流过泪后,转眼又眼带笑意,“我还有梦想,也还有机会实现。”

“元老级”血透患者,他坚持规律治疗21年

“肾内科和透析室里的不少医生护士,我都是看着他们恋爱、结婚、生孩子的,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21年过去了,老顾和很多医护人员都成了老朋友。

护士正在查看顾先生是否有身体不适。

“规律的透析,对于尿毒症病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徐艳梅称,老顾算是“元老级”血透患者,像他这样坚持血透20余年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的患者更是少之又少。她说,很多人都认为得了尿毒症就是被判了死刑,这其实是个错误的认识。尿毒症患者虽然肾脏代谢出现异常,但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方案坚持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不随意停止透析或更改透析周期,调控血压,饮食上控制高钾、高磷的摄入,一样能够活得像正常人。

“近几年,到血透室的患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徐艳梅痛心地说,不良的生活作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都在慢慢侵蚀着年轻人的身体。从肾病到尿毒症,一般需要十年。这期间只要做一次相关检查并提前干预,就不会这么早做透析,遗憾的是,很多人得了慢性肾病后没什么症状,等到出现不适再去检查,就已经发展为尿毒症。她建议大家每年体检时重点查一下尿常规、肾功能和肾B超,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洪芷瑄 荆彤)

【编辑:余丽娜】


相关阅读

  • 看!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未来生活图景

  • 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9句话,将影响你的生活↓↓来源:人民日报
  •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啥好政策?

  • 大家都在看☞动海报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河南贡献☞河南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一图速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这些重点值得关注!☞Hey!两会丨霄霄访豫记① “想把公
  • 升,升,升 ↑ 降,降,降 ↓

  • 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成就一组海报一起看五年来的“升”与“降”大家都在看☞动海报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河南贡献☞河南代表团
  • 关于银行信贷,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哪些信号?

  • ‍3月5日出炉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9次提及“金融”,也释放了下一步金融工作的重点任务和要求。银行是金融行业的主力军。关于货币政策和银行信贷,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哪些信号
  • 【求职】求职听谁的靠谱

  • 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找到准确的职业定位,才能够找到生活和工作的真正快乐。90后小金,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性格活泼开朗的她,毕业时遵从了父母的意愿,去地铁公司当了一名售票员,她说
  • “烹”然心动 不负三月好“食”光

  • 阳春三月春意暖,巾帼奕奕展风采。3月6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驻尚楼村工作队在单县高老家乡尚楼村开展“三八”妇女节厨艺大比拼活动。比赛在欢声笑语中有序进行。参赛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低调到0攻略的避世天堂,美到让我舍不得分享

  • 这是我们的一个新专题,和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一起做的。今年阿里巴巴公益发布的热土计划中将打造10个乡村旅游标杆县,将景点、酒店、旅游路线等搬到线上,策划营销活动。这其中
  • 中国大黄鱼之乡,有美食有美景更有爆款好酒店

  • 嬉游君是国宾馆专业户,就喜欢各种给大家推荐国宾馆。这是个人的喜好,对国宾馆我是爱爱爱不完,可以天天月月年年到永远。同时也是因为国宾馆是真好。位置好、餐饮好、服务好,关键
  • 最后捡漏,好多好多国庆不加价

  • 最近有一个趋势,就是旅行的决策周期越来越短了。哪怕你是节假日出行,往往也就只提前个3-7天安排行程。没办法啊,提前太久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临近一些再决定相对安全。目前国庆
  • IHG旗下亚龙湾新开酒店,两晚套房含每日早午餐1099

  • 今年的6月30日,亚龙湾新开了一家酒店,是IHG(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三亚亚龙湾星华套房假日酒店。终于,IHG在亚龙湾也有酒店了。但这家运气似乎不太好,还都没完全磨合好呢,就碰到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