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热门景区门票咋就预约不上?北京“不缺游客缺门票”如何解

日期: 来源:济南时报收集编辑:济南时报

7月8日,游客进入故宫参观。新华社 图

炎炎暑热挡不住人们出游的脚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预测,今年有望迎来近5年最热旅游“暑期档”。在众多目的地中,北京的热度一直很高,今夏尤甚。平台数据显示,暑期抵京机票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三成,酒店预订量增长6倍;还有消息称,目前北京日均接待旅游团数量已达1200个。

市场热度回归,带来了旅游消费增长,也出现新的难题:不缺游客缺门票。最近很多人惊讶地发现,想到北京旅游并不容易,传统热门景区的门票要靠抢。“机票、酒店都搞定了,就是行程敲不定,抢上了故宫的票,国博的票又没了”,这成为很多游客的“烦心事”。旅行社很无奈,好不容易盼来旅游旺季,不缺游客但缺门票。据了解,有的景区门票需要提前1周抢,有的需要提前5天,放票时间分别在下午5点、晚上8点、夜里12点。眼下,北京热门景区门票预约难已经在多个社交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

先预约、后出行,门票预约制在全国景区迅速推广。作为常态化手段,实行预约制的好处有很多。从管理角度看,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景区客流因过于集中而出现安全隐患,降低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因到访人员过多而损害历史遗迹的风险,也可有效防止“黄牛”倒票等行为;从服务上来说,预约制能让游客提前规划行程,错峰出游,减少等候时间,改善游览体验。

今年夏天北京热门景区的门票预约之所以引发大量吐槽,主要有两点:一是游客对优质旅游资源的需求和票源不匹配,暑期旺季出游人数爆发式增长,景区可预约的门票数量却有限,这让抢票难格外突出;二是各大景区的预约渠道与放票时间皆不相同,有的甚至在深夜。

游客不满意,说明旅游管理和服务还有很多优化空间。就事论事,暑期游客集中出行的需求改变不了,相关部门、景区能否重新评估市场变化,在景区实际承载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旺季门票的供给?旺季刚刚来临,一些必要的调整仍为时不晚。最近,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已表示,颐和园、天坛等市属公园将动态调整放票量,并及时将退票、爽约票回填票池。一些有条件的景区可在旺季延长开放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错峰满足部分游客的游览需求,同时点亮夜经济增加景区收入。预约渠道与放票时间也可以探讨多种解决方案。实行预约制应当本着便利的原则,能不能拉长旺季门票预约周期、把放票时间集中在白天、更好对接团队游客和散客的不同需求?解决这些问题虽困难不少,但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出游旺季,不只北京,很多目的地的热门景区都会不同程度出现门票紧张,如何更好承接旅游热度是一个需要长期考量的问题。地标式景区毕竟数量有限,即使放出再多门票,也无法承载全部游览需求。其实除了传统热门线路,各地应该深度挖掘其他旅游资源。比如北京,不仅有故宫、长城、颐和园,还有星罗棋布的胡同,大量的名人故居、历史遗迹、文化会馆、美食咖啡馆遍布其中,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漫步胡同,不经意间发现历史、邂逅文艺也是一场惊喜之旅。研究不同游客需求,根据自身资源特色,推出更丰富的线路选择,不失为旺季引流、分流游客,探索更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俞丹

相关阅读

  • 【提醒】武汉交警:近期这些路段易堵

  • 近日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下周交通态势预判天气预测下周二至周五(7月11日至14日)可能有一次中等强度降水过程,预计出行受天气影响,早晚高峰可能出现拥堵加剧现象,需提前
  • 鄂尔多斯10个!内蒙古100个夏季网红打卡地发布→

  • 7月8日,内蒙古文旅厅发布了100个适宜夏季打卡的网红打卡地,这些打卡地包括自然景区、人文景观、乡村(牧区)旅游、房车露营和时尚街区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内蒙古夏季旖旎的
  • 一周旅讯丨2023年第24期

  • 夏季旅游“热”度高 做好防护要记牢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据了解,当天,他在高温下讲解2个多小时,身体出现不适后仍然坚
  • 北大清华,开放参观

  • 北大清华对社会公众开放参观

    为满足暑期公众参观需求,8日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提前预约的游客开放参观。
    北大规定,游客可提前7日通过“参观北大”微信小程序或扫描微信小
  • 美丽的日照等你来|打卡东夷小镇 享受惬意时光

  • 直播日照7月9日讯 眼下,我市的旅游市场进入旅游旺季。网红打卡景点东夷小镇敞开怀抱,迎接着八方来客。这个周末,虽说气温有点高,但丝毫挡不住游客游玩的热情,上午9点多,小镇里就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酷暑,难抵龙舟“劈波斩浪”

  • 视频:胡龙召7月9日早晨,“迎亚运 享健康”2023年宁波市全民龙舟联赛(鄞州区云龙站)暨“宁波园林杯”云龙镇龙舟联赛鸣锣开赛。除了来自云龙镇机关、各村社的17支常驻队伍之外,17
  • 重视锻炼却刷手机到深夜?健康状况恐难如愿

  • 不少人非常重视健康,会抽出时间健身或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但一到晚上就不睡觉,常常玩手机到深夜。英国一项研究显示,人到五六十岁时,尽管体育锻炼可以延缓大脑的认知退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