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山与城丨相隔万里,中国白鹤梁+埃及尼罗尺,为何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日期: 来源:重庆发布收集编辑:重庆发布

日前,2023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透露,中国白鹤梁题刻-埃及尼罗河水尺(即“尼罗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已启动。

中国白鹤梁题刻和埃及尼罗尺都有哪些相似之处?为何相距万里的两处水文遗址能携手申遗?目前联合申遗工作进展如何?《山与城》126期,小布丁对话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杨邦德等专家,为你揭秘。

中国白鹤梁+埃及尼罗尺

都记录了诸多世界级的珍贵水文资料

“两处遗址虽相隔万里,其功能却非常相似,有着极其紧密的内在联系。”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杨邦德介绍,“白鹤梁是长江母亲河的一颗璀璨明珠,埃及的尼罗尺同样也是世界水文遗产的典型代表。”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的长江中,它是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上面记载了自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以来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古埃及时代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水位观测的流域之一,尼罗河水位测量历史超5000年,记载下来的有1300多年。早在公元前,埃及人就发明了一种水位测量标尺,作为测量尼罗河水位的工具——即尼罗尺。

“尼罗河上至少曾有20个尼罗尺,主要位于尼罗河的上游及下游,呈多点分布特征。本次与白鹤梁联合申遗的是罗达岛(Roda island)上的尼罗尺。”杨邦德介绍,这些尼罗尺沿河间隔设置,水位记录被保存在当地宫殿和神庙的档案里。

“尼罗河是古埃及的生命线。”杨邦德介绍,尼罗河不仅是两岸土地的重要灌溉水源,也被用作运输通道,“几千年来,尼罗尺一直被用来在每年的汛期测量尼罗河的水位,用来预测年度的收成,同时也会根据此决定要征收的税收等,重要性显而易见。

“白鹤梁和尼罗尺,都记录了诸多世界级的珍贵水文资料。”杨邦德表示,白鹤梁题刻和尼罗尺都是农耕文明测水用水的早期智慧,也都为几千年气候变化提供了详实的科学资料。

罗达岛尼罗尺 受访者供图

两处文物遗存相隔甚远

为何会联合申遗?

“两处文物遗存相隔甚远,为何会联合申遗?”就这个问题,杨邦德表示,长江与尼罗河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发祥地,两处文物遗存亦分别展示了亚、非大陆两种不同农业文明与江河水资源之间的密切关系,两者都以水文变化揭示出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的变化,反映出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1年起,我们和埃及方面经过沟通后,一拍即合。”杨邦德介绍,涪陵白鹤梁与罗达岛尼罗尺联手,取决于两处遗存都已进入预备名录,这是一道申遗的“门槛”。白鹤梁于2008年进入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罗达岛尼罗尺也早在2004年就已经进入预备名录,两处遗存都拥有联合申遗的必备条件。

涪陵区文化旅游委资料显示,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涪陵区积极探索中埃联合申遗路径、策略和方法。2021年,委托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研究与培训中心等机构开展了联合申遗可行性论证研究。专家认为,将这两处保存较好的大河流域水文遗存联合申遗,可有效填补目前世界遗产名录在水文遗产方面的空白,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的文明交流互鉴。

背后不仅是古人的农业智慧

一直到近代,它们都在“发挥余热”

刻鱼为尺、设标记水。如果“石鱼”出水,意味着该年份往往雨水充沛,农业生产能够得到保障——这是白鹤梁,背后是古人的农业智慧。所谓“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

“尼罗尺的作用同样如此。”杨邦德向小布丁展示了这次与白鹤梁联合申遗的罗达岛上的尼罗尺,其外观为一根垂直淹没在河水里的柱子,柱子上有刻度指示水量。

“该尼罗尺上有18个刻度,资料显示,古人会通过水位到达刻度的位置来预测收成。”杨邦德举例说明,“当水位低于某个刻度,就意味着那一年的水量不够,对农业生产不利,超过某个刻度又意味着有洪灾危险,需要防灾,而如果在16-18刻度间,往往就是水量正好,有丰年征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近代,白鹤梁与尼罗尺都还在“发挥余热”,记录下诸多历史人文故事。

“上世纪初期,长江水路一直是重要的客货运通道。然而川江滩多水急,航道条件差。”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工作人员李艳介绍,当时的民生轮船公司负责人卢作孚派出了一个河床考察团,即渝万河床考察团,由经验丰富的船长和安全技术人员组成,对川江各处险滩河道进行了实地勘测并绘制图示。

“1937年3月13日,河床考察团到达白鹤梁时,也在上面留下一段珍贵题刻。”李艳介绍,民生轮船公司根据该次考察的情况,将渝宜航线分为三段航行。依据航道条件不同,选择不同马力和尺度的船只行驶,成功改变航运环境。这段考察也为后来著名的宜昌大撤退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在那场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两个多月内完成了人员和数万吨军工器材、民用设备的大抢运,直接影响了日后的抗战进程。

“同样,尼罗尺也不仅是为古人所用。资料显示,尼罗河洪水水位征税的记录持续到20世纪中叶。”杨邦德介绍,一直到阿斯旺高坝的建成投用,尼罗水尺才逐步走向幕后,“尽管尼罗水尺不再发挥其原始功能,但它们并没有被放弃。如现在的罗达岛尼罗尺,已经作为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焕发新生。”

探讨跨洲际联合申遗新模式

即将启动联合申遗文本编写工作

10月13日,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开幕。在文化节交流活动环节中,白鹤梁和尼罗尺的展览专区也亮相现场,通过图片、模型等,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两处遗存和背后故事。

文化节展览现场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供图

“11月15日,中埃联合申遗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将在涪陵举行。”涪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靖开媛介绍,研讨会将邀请包括埃及最高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亚太地区水文遗产专家,埃及水文遗产专家在内的国际专家,与国内相关专家一起,对白鹤梁题刻开展跨学科、多领域综合研讨,共同探讨跨洲际联合申遗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新模式。

白鹤梁水下题刻 吴汪洋 摄

目前联合申遗工作进展如何?杨邦德介绍,前期考察工作已近尾声,白鹤梁正在建立与埃及民间和官方联合申遗的工作机制,接下来将持续完善“白鹤梁题刻申遗文本”,并根据与埃及方沟通对接情况,即将启动“中国白鹤梁题刻-埃及尼罗河水尺联合申遗文本”编写工作。

古人题刻 吴汪洋 摄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资料显示,当前全球各国都对水下文化遗产更加重视,包括埃及、希腊、墨西哥都在规划建设水下博物馆。

作为世界首座水下题刻博物馆,白鹤梁水下遗产的保护利用经验,为水下遗产保护打开了新的视角。

相关阅读

  • 埃及拒绝美国:要想撤离美公民,除非……

  • 新一轮巴以冲突进入第9天,截至目前,加沙地带已有近100万人流离失所,美国从加沙撤离美国公民的外交努力也陷入停滞。据《华尔街日报》14日报道,埃及官员表示,只有当水、食物、医疗
  • 以色列同意加沙地带的外国人离开

  • 据《以色列时报》14日援引两位埃及官员的消息称,埃及、以色列和美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位于加沙地带的外国人通过拉法边境口岸进入埃及。据拉法过境口岸的一位埃及官员称,他们
  • 最新!“埃及、以色列、美国达成一致”

  • 据《以色列时报》当地时间14日援引两名埃及官员的消息报道称,埃及、以色列和美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位于加沙地带的外国人通过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接壤的拉法边境口岸进入埃及
  • 我国发现最早的“蜻蜓眼​”

  • “唰”地一声,军绿色的帐篷被拉开,冬日早晨刺骨的空气一下子涌了进来,冻得人忍不住一激灵,工作人员起身走向发掘区,被白霜覆盖的地上延伸出一串褐色的脚印。这是早上七点半,2018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喜迎妇女十三大|动漫:一分钟了解妇联

  • 她是妇女的“娘家”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她的身影在全国、在地方在城市、在乡村当你需要的时候她总会在你身边切实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她是谁?跟小编一起去认识下她
  • 太仓重阳糕哪里买?这5家看过来!

  • 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对于太仓人来说最难忘的便是那一口软糯香甜的重阳糕除了沙溪老街有名的阿四马、陆家糕团等这一次,“整天吃”搜罗了5家太仓市区卖重阳糕的店铺大家不用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