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助力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新平台

日期: 来源:云上胶州收集编辑:云上胶州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在立春的和风中,在广阔的大海边,加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上合示范区再次迎来高光时刻。2月17日,在青岛市举行的“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能源合作分论坛上,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运营,这是全省统一的能源现货交易平台,将进一步整合山东省内各类油气资源,健全能源化工全产业链生态,助力上合示范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深度推动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是现代化上合新区“8696”工作路径中重点打造的八大平台之一,其建成启用是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有益探索,是“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的具体实践,必将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注入强劲动能。

据悉,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由上合示范区管委与山东港口集团共同建设,围绕能源交易、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服务三大主线,整合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国北方油气中心等平台资源,建成全省统一的能源现货交易平台,开展石油、天然气、LPG、燃料油等能源化工类品种线上交易。并与期货市场功能互补,共建多层次交易市场体系,为国内国际能源产业链企业提供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交易场景和产品,建设能源要素资源配置中心,进一步健全能源化工全产业链生态。

“国之重任”的必然要求

如何用好上合示范区“金字招牌”,深化与中亚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能源合作是应有之义,这是维护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本要求。

建设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也是国家、省、青岛市赋予的重要任务。2019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建设能源及原材料大宗商品平台,为有条件的企业在上合组织国家因地制宜开展家电、油气、矿产、环保等领域合作提供优质服务”。2020年8月,商务部批复支持上合示范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推动有条件企业开展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保税燃油供应链服务等业务,促进国际油品贸易发展。在《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部分,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和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到,“推进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运营”。在《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提出建设上合示范区要“开放发展油气全产业链,创新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准入等贸易机制,发展进口和面向日韩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转口贸易”。

这些要求,既显示出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在助力上合示范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作用,也为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提供了强大推力和坚实支撑,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双向互动的共赢之举

当前,世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能源安全受到高度关注,中国与中亚五国能源领域合作将迎来许多新机遇,释放大量新潜能。

能源合作是中国同中亚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双边友好关系的“压舱石”“稳定器”。而且,中亚国家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其能源丰富、品种齐全,蕴藏量大。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例如,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资源大国,拥有元素周期表105种元素中的99种。土库曼斯坦是中国最大的、通过管道运输的天然气出口国。中国同中亚经济资源互补性强,无论是传统能源领域,还是新能源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和潜力。

从山东和青岛从面来看,山东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气对外贸易基地,山东省港口卸货运输我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原油贸易的60%-70%。青岛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节点城市”。青岛在国际能源合作中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潜力,具备完整先进的油品进口设施网络,具有管道、水路、铁路、公路等多种输送方式;总部设在青岛的山东省港口集团,进口原油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3;青岛港拥有山东唯一建成运营的LNG泊位,年接转能力600万吨、计划扩建到1100万吨。

依托上合示范区建设的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作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辐射“一带一路”和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能源交易平台,将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最重要的能源交易中心,为国内国际能源产业链企业提供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交易场景和产品,必将为中国同中亚国家、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国家在能源合作中实现双赢。

降本增效的平台效应

反映供求状况,实现节本增效,谋求多元共赢,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运营的目标。

“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试运营以来,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加速集聚,提升交易和流通效率,降低交易和物流成本,初步形成规模效应。”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栋介绍,截至2022年底,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会员企业累计开户61家,东明石化、青港实华、港航新能源、致尚云锦等7家能源企业入驻交易中心并开展相关业务。

上合示范区具有国际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以物流运输为例,上合示范区打造“海陆空铁邮”上合国际枢纽港,可从事原油、成品油、LNG等20多个货种的装卸、中转、储存、输送业务。2023年胶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做大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力争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利用上合示范区开放优势,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围绕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将吸引各国油气资源商、贸易商、炼化商、储备商入市交易,成为上合示范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冯益朋说。

聚焦“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上合示范区坚持“一核引领、全域联动”,以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为支撑和载体,锚定产业链接动力主轴,坚持经贸合作平台“硬联通”和经贸示范模式“软联通”两手抓,与中亚国家在人文、投资、贸易等领域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例如,物流合作脉脉相通,上合示范区畅通班列运输通道,常态化开行上合示范区至阿拉木图、塔什干、比什凯克等城市点对点班列及中亚五国散列班列,2022年开行“上合快线”508列,占总开行量的72%,“上合快线”到中亚已开通上合示范区至塔什干、阿拉木图、杜尚别、撒马尔罕、比什凯克等线路。贸易往来日渐频繁,上合示范区持续深化同中亚国家国际贸易合作,2021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原料交易所在青岛揭牌,通过搭建中乌两国间能源、大宗商品、工业原料等领域一体化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展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互动交流;上合示范区与乌兹别克斯坦等重点产区建立国际直采合作,建设上合坚果交易中心,2022年全年实现贸易额达到1.4亿元,为中亚国家坚果进入中国市场搭建快速通道。

互动耦合的广阔前景

上合示范区具有与中亚、上合组织国家开展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

青岛国际能源中心将释放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效应,吸引各国油气资源商、贸易商、炼化商、储备商入市交易,参与搭建能源产业生态,在勘探开发和生产炼化投资、推进贸易交易便利化等环节深化合作,成为上合示范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重要载体。

论坛上,发布了首批原油罐容、石油焦、管道天然气、山东港口贸易集团油品报价专区等产品,将促进全省各类油气产业资源加速互动耦合,并通过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等举措,进一步丰富平台业态。

上合示范区发布了《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支持政策》,将从行政审批服务、配套基础设施、放大交易规模、人才支持等7个方面,全力支持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深度推动与中亚国家、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

共谋合作,共赢未来。上合示范区将以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平台功能,通过能源交易的规模化集成化发展,建设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性能源交易中心、东北亚油气人民币定价中心、能源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国际能源信息和服务集成平台。同时,以能源交易为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大宗商品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深化与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向着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新征程阔步前行。

记者 任献文 王辉

相关阅读

  •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北方生产基地项目开工

  • 河北日报客户端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2月16日,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北方生产基地项目在邯郸经开区开工建设。今年1月9日,邯郸经开区与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
  • 井研柑橘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

  • 近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定了2022年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井研柑橘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功获批,成为此次全省获批筹建的2家示范区之一。据了解,四川省
  • “老”吉利玩不转新能源

  • 新年伊始,吉利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展现出既有欢喜也有忧的两面性。除了新的中高端品牌吉利银河亮相外,极氪在前不久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其中有宁德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