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第九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 来源:中国戏曲学院收集编辑:中国戏曲学院

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东方艺空间联合承办的第九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于日前在天宁1号东方艺空间小剧场召开。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戏曲行业发展”。来自学界、业界的海内外专家围绕“文艺方针与戏曲政策”“戏曲院团管理”“戏曲演出与市场发展”“戏曲受众培养与拓展”“戏曲文化传播与交流”五个分论题展开讨论,为新时代背景下戏曲艺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凝聚新力量、探究新路径。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尹晓东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伴随中国戏曲推进过程中的永恒课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在尊重戏曲艺术本体、遵循戏曲艺术发展规律的同时,积极应对新时代的社会审美变化、适应新科技引领下的全媒体格局成为戏曲工作者探索戏曲协同发展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解决的课题。新的时代呈现新的演艺景观,剧院、院团、演艺机构、艺术院校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演艺破圈突围,新型业态向常态进发,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演艺事业斑斓多姿千帆竞秀的流动景观。他认为,展望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壮观伟业,感知新时代赋予戏曲新的生命意义,新时代的戏曲人更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为提升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更多贡献。中国戏曲学院作为培养戏曲艺术高端人才的最高学府,要充分利用阵地资源和品牌优势,探索追求新时代背景下戏曲行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突破口。

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原主任段周武在开幕致辞中阐述了国际传播概念和其演变历程。他指出,推进戏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对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戏曲文化要重视国际化发展,重视国际交流,把握国际市场的发展机会,才能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目标与宏伟愿景。他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艺术国际传播要遵循的五个原则:一是故事或作品要坚持双向共享原则;二是故事或作品应主题鲜明,避免繁复;三是故事或作品要真实可信,不宜过度包装;四是故事要突出民众生活,用情感人,以艺通心;五是中国故事要人人讲。中国戏曲学院具有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的先天优势,要推动中国戏曲国际化传播,就要秉持共享理念,采用全球化的表达,见人、见事、见真情,积极主动承担推广戏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责任。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在开幕致辞中提到,戏曲艺术中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内涵,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戏曲艺术正面临新机遇和挑战。戏曲艺术工作者通过数字化探索戏曲艺术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积极适应新时代观众需求,推动戏曲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繁荣,使全社会都受益匪浅。在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与中国戏曲学院进一步深入合作,力争打造校企合作样板工程,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贡献力量。

在第一阶段的主旨发言中,与会的七位专家围绕“文艺方针与戏曲政策”和“戏曲院团管理”两个论题展开讨论。

国东方演艺集团北京东方新大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一鸣在《传统文化的年轻化传播》发言中,以东方演艺集团原创音乐剧《将进酒》为例,展示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传统文化年轻化当代表达层面的优秀实践成果和文化符号,探究了传统文化的年轻化市场探索的可行路径。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规划处干部、博士、助理研究员马明凯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戏曲艺术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中,介绍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背景、发展历史和资助范围,分析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戏曲项目情况,提出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意见建议。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教授梁宝华在《香港粤剧发展政策回顾与展望》的发言中梳理了香港粤剧的发展历史、政策支持、传承传播现状,并提出进一步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旅游演艺项目孵化、拓展香港粤剧受众等举措建议。北京演艺集团原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珏在《机遇与挑战下的戏曲院团管理》的发言中指出,新时期的戏曲剧院团管理要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大众审美取向需求变化的趋势,在做到双效统一、树立自身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保障创新、保障激励机制、保障制度建设,同时明确自身定位、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关注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才能顺利实现剧目、人才、传播、营销的有效发展。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花利红在《戏曲院团管理如何当好家》的发言中结合广州粤剧院的管理实例,分享广州粤剧院在粤剧文化传承上的四个关键,即坚守粤剧生态语境阵地、强化粤剧文化政策保障、推动剧院建设、重视人才培养。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社长、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在题目为《百年易俗社·古调谱新篇——浅谈百年易俗社的管理与创新》的发言中介绍了易俗社保护传承秦腔文化的三条宗旨,即聚焦精品剧目打造,聚力非遗文化保护;完善组织架构框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坚持文化下乡惠民,赋能文旅创新融合。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团长张志辉以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为例,从院团管理、艺术生产、品牌创建、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戏曲院团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在第二阶段的主旨发言中,七位专家围绕“戏曲演出与市场发展”和“戏曲受众培养与拓展”两个论题发表了观点。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文化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修芹以2015年张火丁访美演出为案例,详细分析了此次演出之所以获得成功,就在于中国故事、美式表达,中国明星、美式推广,注重营销、票房大卖等独特做法。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在题为《新时代戏曲受众培养与拓展》的发言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也要坚定戏曲自信;将“繁荣发展戏曲事业的关键在人”的“人”解读为传承人、学戏人、传播人、看戏人四类,提出新时代戏曲受众培养的思考,即谁来培养戏曲受众、新时代戏曲受众需求以及通过创新戏曲讲故事的方法、创新戏曲演出形式等实现对戏曲受众的广泛影响。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中心主任、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会长张海君在《艺术院校创演实践品牌的建设与思考——以2023北舞展演为例》的发言中,结合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围绕自信不自闭、出圈要破圈、创新要守正三个方面带来对戏曲艺术创新的思考,并结合“北舞展演季”探讨艺术院校品牌建设举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红侠在发言指出,戏曲艺术的市场化道阻且长,戏曲传承者和传播者要通过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效率、减少内耗、减少社会成本等方式努力克服行业发展问题。正乙祠戏楼总经理张鹏结合正乙祠戏楼目前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戏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要注重挖掘戏曲文化价值,要加强戏曲文化整理工作,要借助新媒介、新平台、新技术进行戏曲推广。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副研究馆员梁丽珍在题为《新潮跨界:引导戏曲观众审美意识重构》的发言中,结合广州大剧院戏曲观众拓展实践案例,指出戏曲文化的受众拓展要用更符合现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方式吸引观众,以戏曲为根本,让观众在体验中了解戏曲的传统美学,从而重构观众戏曲审美意识。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助理教授钟明恩在《现代科技与粤剧的观众拓展》的发言中介绍了香港粤剧对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并阐述了她对科学技术赋能戏曲受众拓展的思考。

在主旨发言第三阶段,七位专家围绕“戏曲文化传播与交流”这一论题进行了探索和交流。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廷信在题为《从传承与传播看戏曲作为艺术种类的未来发展》的发言中指出,戏曲文化的未来发展要不断树立社会对戏曲艺术的关注,要不断扩大戏曲演出的影响人群,要让戏曲艺术其他社会领域发生关联。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谭慧在题为《全球传播生态新语境下的中国戏曲文化传播》的发言中指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戏曲文化传播者要努力去透视人文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供需共生关系,更新戏曲文化传播媒介与方式,拓展戏曲观演关系,把握“戏曲+”的戏曲传播重要阵地,适应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和现代话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丽娟在题为《1935 年梅兰芳剧团在苏联传播戏曲文化的路径和方式》发言中用详实的资料分析了梅兰芳1935年访苏时的具体行程、媒体报道、社会反响、后世评价,指出当代戏曲文化海外传播要采用演出、讲座、研讨、发表文章、开展研讨等多种路径提升影响力。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权晓芳在题为《新时期少儿京剧的对外传播与交流——以北京戏校三次赴日演出为例》的发言中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三次赴日演出为例,分析了在戏曲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如何发挥少儿京剧的魅力与作用,在交流中实现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影响。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张晴在题为《数字技术助力戏曲文化传播交流——科艺融合实践案例分享》的发言中,通过一系列数字技术和戏曲文化相结合的互动体验案例,展示了戏曲数字化在教学、展览、传播互动中的新应用和新场景。纽约大学佛罗伦萨分校阿克顿故居经理Francesca在题为《艺术的理想综合体——哈罗德·阿克顿邂逅京剧》的发言中,介绍了意大利收藏家阿克顿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热爱以及其故居中丰富的戏曲文化藏品,展示了戏曲文化藏品在海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现状。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戏剧与舞蹈系博士生导师Ashely在题为《在英国大学教授中国京剧优点和缺点》中介绍了自己在中国大学学习京剧文化和在英国高校教授京剧的经历,并向国内戏曲文化传播者提出出版英语京剧教材和录制线上戏曲教学视频的建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主任于建刚主持。他梳理了历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的会议主题以及发展脉络,并指出将2023年的研讨会主题定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戏曲行业发展”,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戏曲行业发生的新变化、产生的新业态、出现的新声音、塑造的新形象的关注;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戏曲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增强学界与业界、高校与院团、戏曲与媒介的融合。希望这种融合更加稳固和持续化,也希望通过这种融合,催生出更丰富的戏曲艺术新形态、探索出更宽广的戏曲艺术发展新路径,从而共同总结出更多破解戏曲艺术发展问题的新方法。

会议主旨发言环节分别由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副主任阙艳华、宋之歌、张芃主持。在会上,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北京东方新大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分别向东方艺空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颁授了教学实践基地牌,未来将和两家单位共同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的人才联合培养活动。

相关阅读

  • 百果竞味,西农举办第七届苹果文化节

  • 来源: 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 胡润田 蔡雄春 发布日期: 2023-12-20 浏览次数:342(中国农科新闻网 2023-12-20) 12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西雕学生社区举办了第七届苹果
  • 鱼台:孝贤文化历久弥新

  • ■本报通讯员 谢劼鱼台县是儒家“孝贤文化”的特色文化区域,素有孝贤故里之美誉。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在这里留下的“五里三贤”“芦衣顺母”等佳
  • 鱼台:孝贤文化历久弥新

  • ■本报通讯员 谢劼鱼台县是儒家“孝贤文化”的特色文化区域,素有孝贤故里之美誉。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在这里留下的“五里三贤”“芦衣顺母”等佳
  • 山东梆子电影《奔向幸福》开机

  •   12月18日,山东梆子电影《奔向幸福》开机仪式在茌平大剧院举行。该影片根据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戏曲类一等奖作品《承诺》改编,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将山东梆子这一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第九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 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东方艺空间联合承办的第九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于日前在天宁1号东方艺空间小剧场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
  • 第九届博士后学术年会举办

  • 来源: 人事处 作者: 卫丹/文 支勇平/图 发布日期: 2023-12-20 浏览次数:1520 12月19日,以“汇聚青年人才力量 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博士后学术年会在交流中心
  • 爱的接送:助学公交缩短了家与学校的距离

  • "每天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时候,心情跟接自家孩子一样,他们的名字不知不觉都已熟记于心。哪个到点没露面,心里都嗡嗡着慌,挺紧张的,挺担心的。”19日中午11点5分,助学公交准时来到济
  • 28分钟,上演“生死救援”

  • “你们能帮帮我们吗?这有3个伤员。”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驱车前往石塬镇宋家沟村进行应急通信保障的杨尕明,在路上遇到受伤村民的求助。“我们听见了痛苦的呻吟声。”杨
  • 百果竞味,西农举办第七届苹果文化节

  • 来源: 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 胡润田 蔡雄春 发布日期: 2023-12-20 浏览次数:342(中国农科新闻网 2023-12-20) 12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西雕学生社区举办了第七届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