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一线故事|李恪芳:做照亮乡镇教育的擎灯人

日期: 来源:郴州日报收集编辑:郴州日报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佩珊 通讯员 谢作塘

七月,是充满喜悦与收获的季节。看着学生一个个都圆梦自己理想的大学,一连几天李恪芳脸上都是笑容满面。

月底,又送走一批回校感谢的学生和家长后,李恪芳琢磨着要把学生公寓整体装修一下,再把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部升级,好让下一学年的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在郴州宜章,提起宜章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宜章一中)的副校长李恪芳,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称赞这位土生土长、心系当地教育发展的本土教育家。

恪尽职守,尽显芳华,人如其名。从教24年,他数次拒绝同学朋友的高薪邀请,心无旁骛、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帮助当地万千学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如明灯般照亮了莘莘学子的未来。

初心之灯 照亮山乡

从宜章县城出发,驱车近一个小时,就到了地处湘粤边境的宜章县第四完全中学(以下简称宜章四中),这是李恪芳教学路开始的地方。看着眼前恢宏大气的校门,李恪芳笑着说,“这是2002年重新建的,之前就是一个小铁门。”

李恪芳是土生土长的宜章县黄沙镇大元村人,1999年,意气风发的他从湘南学院数学系毕业,不同于其他同学都往大城市奔,他一门心思想回到家乡,当一名数学教师,选择落脚在了离大元村不到15公里的宜章四中。

面对崎岖的山路、简陋的教室、教具,他一待就是十多年。曾经他的几位大学同学来看他,脱口就问:“在这个地方,你也干得这么来劲?” 李恪芳回答:“我就在这片土地长大,这里需要我。”

李恪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小家境贫寒、寒窗苦读的经历让他明白,知识是大多数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所以他坚定地选择回到家乡任教,只为将更多贫困出身的农村孩子送出乡村,走向自己的理想。

即便当时工作环境与条件都十分艰苦,李恪芳也从未抱怨,默默为当地的孩子们撑起了一方学习成长的天地。在他的努力下,所教的班级、管理的年级皆取得优异的升学成绩,不少学生家长慕名想将孩子送到他班上。李恪芳也很快从宜章四中一名普通教师,升任政教处副主任、政教处主任,最后担任该校副校长。

2012年8月,因工作突出,李恪芳被县教育局调任宜章一中担任副校长,分管学校德育、综治、科技创新、封闭式管理、安全保卫、团委、社会实践等工作。

德润之灯 照亮未来

走向宜章一中的管理岗后,李恪芳依旧不忘曾经的教育初心和理想,而近年来社会上所暴露的一些有关青少年教育问题,更是引发了他的深思。经过广泛调研,深入征求各方意见,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人、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以健康的心理成就人”的“大德育观”。

在具体实践中,他将德育融入细节中,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入手,在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守护学生“心”门;由德育处和年级聘请专家培训,让每一个老师成为“心灵捕手”;在每个班级设置心理委员,及时关注学生动态,而他自己更是经常主动找学生谈心谈话,走入学生内心“隐秘的角落”,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危机。

此外,李恪芳还通过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活动等方式,营造团结、奋进、勤勉的校园氛围。“关爱明天”法制讲座、班级大合唱比赛、“文明就餐你我行”等活动层出不穷,描绘学生如虹青春;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德育作文比赛等精彩纷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生管理上,李恪芳推行无缝管理,学生从起床到就寝,都有老师或者其他教职人员的陪伴,在寝室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减少了外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干扰,实现对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全面规范。

在办公室,李恪芳与班子成员一起商讨规划学校发展愿景,制定顶层设计;年级会议上,他与教师们促膝长谈,共同探讨新教法运用,组织教师交流学生管理经验;课堂上,他不仅听课评课,还担任两个班的科目教学;课下,他走进班级、走进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翻开李恪芳一天的行程,早上6点时他已经在一片寂静中巡查学校,晚上10点学生宿舍熄灯后,他还在带着班主任、年级主任们查寝巡寝。

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宜章一中各项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秩序井然,教学成绩快速提升:连续六年获得郴州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奖,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全国零犯罪学校、湖南省“平安创建”示范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芙蓉创新学校、郴州市优秀教科研基地等。

大爱之灯 照亮希望

在李恪芳的从业轨迹中,处处都体现着以学生为先的大爱情怀。

“没有李校长,我不可能读完高中,考上大学。”毕业多年,提起李恪芳,宜章一中2016级7班的毕业生李路安依然满怀感激。

李路安出身农村,从小家庭贫困,父母身体不好,无法从事重体力的劳动,只能靠做些手工活维持家里的生计,抚养李路安三兄妹。上高中时,李路安见父母辛苦,他一度想辍学打工,帮家庭减轻负担,最后被李恪芳发现并拦了下来。没过两天,李恪芳告诉他有“爱心人士”愿意资助他,就这样,李路安得以继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后来在回校看望李恪芳时,他无意中发现了高中时自己写给“爱心人士”的感谢信,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是李恪芳在资助他。“我也要像李校长那样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追逐梦想。”2023年,李路安毕业后毅然回到宜章一中,和李恪芳一起并肩站上教育战线。

这些年来,在李恪芳以“爱心人士”名义的帮助下,改变人生轨迹的学生不计其数。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李恪芳积极发动校内其他教职工、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发起乡村助学行动,平均每年筹募奖助学金20多万元。

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李恪芳坚持所有的资金来源、支出皆笔笔清晰记录,但发放却统一以“爱心人士”的名义进行,“很多家境不好的孩子,心思会比较敏感,没必要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我们的助学行动从不搞仪式,不拍照、不报道,学生只知道是‘爱心人士’资助的就行。”

曾经宜章四中的老同事说,听闻学生没有钱交学费,无论是不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李恪芳都会毫不犹豫为学生做学费担保,最多的一个学期,他总共为30多名学生担保了一万多元的学费,而当时他自己的工资每个月也就600多元。

2019年,李恪芳又在自己的家乡大元村牵头组织成立捐资助学教育基金会,连续五年助力家乡莘莘学子的畅学之路,激励学子勤奋努力,勇毅进取,回报家乡,报效社会。

以爱为犁,以校为家,2019年李恪芳荣获郴州市教育突出贡献奖 (校长类),在此之前他还先后荣获过市教育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2次)、宜章县优秀校长、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省培计划”副校长培训优秀学员等荣誉。

张张证书,浸透了李恪芳反哺乡梓无怨无悔的心血和汗水;根根白发,谱写了一曲家乡教育守望者高亢的奉献之歌。

师者擎灯,李恪芳照亮了孩子们的无垠学海,照亮了宜章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的朴素愿望,写下新时代教育强国的生动注脚。

相关阅读

  • 你好 新学期

  • 新学期新气象。马村区东苑学校领导给新入学的小朋友点朱砂。盛夏忽已暮,浅秋正渐浓,带着憧憬,满怀希望,新学期如约而至。开学第一天,传统文化、书香伴学子同行。记者看到,很多学校
  • 基于新媒体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探索

  • 作者:曾润喜(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婷(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6期教育部、中宣部在2018年发布《
  • 社团、运动、竞赛......来看看你pick哪一个

  • 山一程 水一程闷热的九月背上承载着爱的行囊踏上人生新旅程对于大学你是否还满心困惑与迷茫快来跟着小通的脚步解锁大学生活吧社团攻略你是否热爱音乐却苦于没有志同道合的
  • 学生半价、教师送换装,开学季《知音号》有福利

  • 武汉晚报‬8月31日讯(记者侯钰倩 通讯员江朝)9月开场,新的学年又开始了,学海之舟再次扬帆起航,“知音号”也在时间的码头,等待着老师和学生们。记者获悉,9月1日至10月31日(9月28日至
  • 岳阳市中小学报名首日井然有序

  • 朝阳小学学生报名仪式感满满 王彦 摄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黄诚成 通讯员 黄芳萍 谢漫迪)8月30日,我市中小学迎来了新学期报名的日子,沉寂了一个暑假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 学生优惠票如何核验?最全攻略来了!

  • 最近很多同学私信我们咨询关于学生优惠票的问题新生可以在线上购买学生票吗?哪些院校可以进行学生票在线核验?通过在线核验,还要带着学生证吗?……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小编对几个比
  • 平安校园“警”相随 法治护航育英才

  • 在开学来临之际,额尔古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织民警深入驻地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 普法进校园”法律知识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法治观念。活动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一线故事|李恪芳:做照亮乡镇教育的擎灯人

  •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佩珊 通讯员 谢作塘七月,是充满喜悦与收获的季节。看着学生一个个都圆梦自己理想的大学,一连几天李恪芳脸上都是笑容满面。月底,又送走一批回校感谢的学
  • 日照市“国资云”正式启动

  • 直播日照9月1日讯 为加强数字国企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科技兴企、数字强企,8月31日,日照市“国资云”启动仪式举行。“国资云”是推动国有企业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