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妻子打赏主播45万,丈夫要求返还,法院判了!

日期: 来源:中国普法收集编辑:中国普法

随着网络直播兴起

打着“感情牌”的打赏乱象时有发生

一些粉丝沉溺其中

持续打赏

不仅损失钱财

诱发家庭矛盾

也有违社会公序良俗

  掺杂着“感情”的打赏行为在法律上该如何定性,是赠与还是消费?已婚人士被诱导巨额打赏,配偶一方能否要求返还?如何通过司法裁判引领直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近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成年人直播打赏返还纠纷。

1、主播“诱导”女子疯狂打赏

  杨某与妻子高某共同经营着一家餐馆,闲暇之余,高某逐渐迷上了手机直播,在直播间结识了小自己12岁的“00后”主播孙某,并从最初在直播间与孙某线上互动发展到线下约会。其间,孙某以各种话术表达对高某的爱意,并诱导其在直播间疯狂刷礼物、打赏。

  “保时捷以上你点点”

  “粉色嘉年华”

  “520红包”

  “竭尽全力去守护你包容你逗你开心”

  从孙某与高某的聊天记录截图中可以看出,里面充斥着大量超出正常主播与粉丝之间关系的引诱打赏及交流对话。

  高某使用其在直播平台注册的两个账号,9个月内共向孙某发送虚拟道具18293次。据统计,高某先后在孙某直播间打赏使用虚拟道具币数9176775个,其中孙某个人获得直播收益折合人民币为45万余元。杨某发现异常后,以高某违背夫妻忠实义务、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为由提起诉讼,要求主播孙某返还全部收益45万余元。

2、直播打赏是赠与还是消费?

  庭审中,双方就打赏的性质问题产生了分歧。

  杨某表示,高某与主播孙某的微信聊天记录表明,两人已超出正常的朋友关系以及主播和粉丝正常的互动关系,两者在微信上的沟通内容足以印证双方之间纠缠不清的“男女关系”。高某与孙某由主播和粉丝的关系,逐渐发展成所谓“恋人”关系后,两者性质发生了变化。高某疯狂为孙某刷礼物,与现实生活中男女双方的赠与本质相同,且双方所谓恋情是不正当的,违背公序良俗,赠与行为系不正当行为,故杨某请求法院确认高某对孙某的赠与行为无效,孙某应返还高某打赏金额中所得收益45万余元。

  主播孙某辩称,他认可高某发送虚拟道具使其获得收益45万余元,但他认为主播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行为并不违反公序良俗。高某向直播平台充值打赏的行为属于支付网络服务合同的对价,本质上是娱乐消费行为,并非赠与行为。

  本案第三人某直播平台则称,本案当事人并未向己方主张权利,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平台没有权利也没有技术能力去辨别主播和粉丝之间线下的实际关系,也不能获知消费者目的和意图,案涉三方构成网络服务合同关系,不存在违约行为。

  网络直播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效力应当如何认定?本案不仅涉及用户与主播、平台三者之间法律关系的认定,还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处分权的认定,司法实践中,对直播打赏行为也存在赠与合同说与服务合同说的争议。

3、判决返还一半收益

  在鲜有案例可循的情况下,该案合议庭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直播行业流量变现模式,认真梳理主播营销话术内容,分析直播内容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最终合议庭明确了本案的裁判规则,一是直播平台与用户、主播之间形成网络服务合同关系,用户观看直播并打赏是一种商业消费行为;二是根据打赏数额及夫妻财产约定情况,认定夫妻一方打赏行为是否侵害另一方共同财产处分权;三是将公序良俗原则作为认定直播打赏行为的基础性效力条款。

  基于此,法院审理认为,高某的直播打赏虽属网络服务合同中的消费行为,但其线下与孙某见面并以恋人身份进行交往,突破了主播和粉丝正常的互动关系,违反了社会公共道德和善良风俗,向孙某打赏的数额已明显高于正常网络娱乐消费水平。同时,孙某明知高某婚姻状况为已婚的情况下,还以恋人身份与其进行交往,并引导其进行打赏,也存在一定过错。现杨某作为夫妻另一方以高某违背公序良俗、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为由,请求确认打赏无效,并请求孙某返还财产,酌情予以部分支持。

  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孙某十日内将其所得收益的一半22万余元返还杨某。

  案结不是终点,治理方为初衷。因该案涉及主播在案涉经营平台中存在暗示、诱惑、鼓励、私下联系用户大额打赏等行为,为避免更多粉丝再次陷入纠纷,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主动向平台提出司法建议,要求强化内容审核和正向引导,加强账户监管和处罚,强化直播间私下交易风险提示,及时清理直播间或评论中发布“充值进群”“充值加主播微信”等诱导信息。

  平台收到建议后,第一时间对案涉主播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封号处理。针对打赏乱象,制定主播健康分管理制度,依据分值对主播账号采取阶梯式管理,对分数较低主播,采取限制使用PK及打赏功能,中止违规直播收益提现等措施,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4、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网络直播打赏通常是平台用户注册账户,根据需求完成线上充值,进而使用充值所获得的虚拟货币购买礼物并在主播直播时送出。

  近年来,未成年人打赏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未成年人进行大额打赏及游戏充值的行为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不相适应,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司法实践中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予以支持。但成年人的打赏行为效力认定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案合议时存在不同观点,一种意见认为成年人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对其是否参与打赏、打赏数额均应理性决定,其打赏属网络服务合同中的正常消费行为,并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认定有效不予返还。另一种意见认为,成年人沉溺直播成瘾越来越多,个别主播以线下见面、婚外情感交往等为由诱导观众进行打赏等违规现象层出不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

  司法办案要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经综合考量,法官最终认为,直播打赏涉及平台、主播及相关机构和行业的合法权益,无论成年人直播打赏行为认定为赠与还是网络服务合同,一旦打赏完成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行为,不应随意以退款形式解除合同,这与其他网络交易行为和支付行为应当保持一致。但是,对以男女婚外情感交往、诱导打赏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播行为而取得的打赏,不应予以保护。故在处理类似纠纷时,还应当坚持从网络服务合同的角度,依据过错程度合理分配用户、主播和平台的权利义务。通过明确裁判规则,既要旗帜鲜明对直播打赏行为法律性质进行认定,及时定分止争,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当中,彰显司法的温度。

  此外,直播平台对于低俗内容信息的治理,属于公法调整的内容,我国针对网络内容乱象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开展“清朗行动”等专项活动进行专门治理,如平台违反相关规定,则需要承担约谈、罚款、限期整改等责任。而人民法院在涉及夫妻要求直播打赏退款的案件中,应注意将平台应当承担的公法义务,与私法义务进行区分,避免将家事审判规则过度扩张。同时,针对直播打赏性质,涉及欺诈、诱导、违反公序良俗等问题,也应当从法律可操作角度进一步明确具体认定标准,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促进直播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来源:人民法院报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

  •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向综合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平台企业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要求规范促销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是记者5月30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
  • 关于肉类产品违法行为,黑龙江征集问题线索!

  •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面向全省公开征集肉类产品在畜禽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生产经营等环节严重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问题线索,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 万荣交警持续开展佩戴安全头盔整治行动

  • 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使用率,减少因不戴头盔发生的伤亡交通事故,连日来,万荣县交警大队常态化开展佩戴安全头盔整治行动,严查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
  • 以“人”为本 筑牢安全屏障

  • “只要把人管好了,安全管理的基础也就更牢靠了。”矿区安监部副部长孙练说。人的安全行为筑牢矿井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预防事故,提升安全管理的关键点。近年来,该矿紧紧围绕人的
  • 湖南省“无犯罪记录证明”网办功能上线了!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8日讯(记者 李毅)28日,湖南公安服务平台发布,即日起,湖南省户籍或持有湖南省居住证的人员因实际工作、生活等需要,可通过湖南公安服务平台申请办理“无
  • 男子深夜驾车偷盆栽,民警速擒“盗花贼”

  •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张雪洋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到美丽的花草盆景驻足观赏是人之常情,但如果直接动手顺走,非但不是君子所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5月24日,湖北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妻子打赏主播45万,丈夫要求返还,法院判了!

  • 随着网络直播兴起打着“感情牌”的打赏乱象时有发生一些粉丝沉溺其中持续打赏不仅损失钱财诱发家庭矛盾也有违社会公序良俗  掺杂着“感情”的打赏行为在法律上该如何定性
  • 自治区“我们爱科学”青少年科普教育项目启动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闫啸天报道)5月28日,“我们爱科学”青少年科普教育项目在喀什市启动,将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融入
  • 康普森农业:基因助力种业发展

  •   《小康》 独家专稿  文|《小康》记者赵狄娜  商业化育种平台和企业都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也肩负着一份责任。    供图/受访者  农业育种一直是我国整体发展的
  • 南京财经大学举办“大手拉小手”主题活动

  • 5月30日,南京财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南财在行动”启动仪式暨“大手拉小手”主题活动在南京市晓庄第二小学举行。开场歌舞环节,南京财经大学同心民族文化社的同学
  • “警”彩六一,禁毒“童”行

  • 小手拉大手,共谱平安曲。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为推进青少年儿童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儿童识毒、防毒、拒毒反诈意识和能力,营造绿色无毒健康的环境。5月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