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裁员、退管线,基石药业就快卖空了

日期: 来源:健识局收集编辑:健识局

短短一周,基石药业连爆几条大消息。


12月21日,基石药业突发一条公告:将艾伏尼布大中华区、新加坡的独家权益出售给施维雅,后者将向其支付共5000万美元。


就在几天前的18日,有媒体报道称:基石药业裁撤旗下产品普拉替尼全部销售人员。基石药业向健识局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普拉替尼已委托合作方销售,故裁撤该产品线的全部销售人员。公司三个产品线,即普拉替尼、阿伐替尼、艾伏尼布销售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40%。


普拉替尼、阿伐替尼、艾伏尼布是基石药业最早上市的一批产品,一直是基石药业自主商业化。与之相对的是,基石自研的舒格利单抗的商业化交给了辉瑞,洛拉替尼则是从辉瑞引进,基石药业仅参与在中国的开发,销售收入不计入基石药业。


严格意义上,艾伏尼布不是被基石药业“出售”,而是“还”给了施维雅。2018年6月,基石药业从美国Agios制药公司首次引进艾伏尼布。到2021年,Agios公司被施维雅收购,施维雅想要的就是这个艾伏尼布,所以跟基石谈判是迟早的事。


只不过,此番把艾伏尼布交出去之后,基石药业自己手上只剩下了治疗胃肠间质瘤的阿伐替尼。


基石药业曾经畅想的“引进+自研+生产”的宏图大业,如今几乎没剩下什么。


快进快出


在业内,基石药业是引进和授权的代表企业之一:license-in当时具有潜力的管线,吸引外部注资,快速推进商业化,还能时不时将产品授权出去,从别的企业再获取新的现金流。


基石药业大部分产品都是从外部引进。2016年基石药业成立,以1065万美元的进度费用和个位数销售提成从药明生物买下了PD-1、PD-L1、CTLA-4等13种大分子候选药物,据称这笔订单贡献了药明生物当年营收的16%;2018年6月,基石药业又从Blueprint和Agios引进了普拉替尼、阿伐替尼、艾伏尼布,获得其中国区商业化权益。


在当时国内创新药正起步的环境下,基石药业凭借这一策略很快冒尖,不到四年时间快速实现了三个产品的上市:2021年3月,基石药业的普拉替尼作为全球首款RET抑制剂在中国上市,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ET基因融合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引进到获批仅用时33个月;另外两个阿伐替尼、艾伏尼布的速度也很快,分别耗时33和44个月就完成了上市。


这些进口品种上市后,基石药业的业务重点转到了销售上,并且遇到了所有中国biotech企业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盈利难。

可能出于差异化考虑,基石引进的普拉替尼、阿伐替尼、艾伏尼布都属于小众靶点。普拉替尼、艾伏尼布分别是国内乃至全球首个RET、IDHI抑制剂,但小众靶点终归没换来好市场。2022年,基石药业的阿伐替尼、普拉替尼、艾伏尼布药品销售收入共3.643亿元,只是和最初引进这三个产品时5200万美元首付款持平,这还不算上里程碑付款、开发和销售投入的费用。


其实,基石药业转向还算比较快,买买买结束后又开始了卖卖卖。


2020下半年,基石药业与专注fast-follow药物的美国公司EQRx合作,把一个PD-1和PD-L1舒格利单抗的海外权益以1.5亿美元首付款卖了出去;2021年,基石药业把手上的CTLA-4(CS1002)大中华区研发、生产、商业化权益以5200万元首付款、12.1亿元的里程碑款转手给了恒瑞;今年11月,基石再以6000万元的首付款、最高1亿元的研发及注册里程碑金额把PD-1 nofazinlimab国内权益交给了三生制药。


总的来看,基石药业这些年做的主要就是买进卖出的事情,而且这在前几年效益非常可观,吸引到不错的融资。基石药业从A、B轮、IPO融资前后共获得了7亿美元的融资。2020年,基石药业主要靠药明生物license-in的舒格利单抗,从辉瑞拿到了2亿美元的投资。2020年底,基石药业拥有5亿多美金的现金储备。今年,舒格利单抗获批复发或难治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食管鳞癌两项适应症,基石还将获得辉瑞一笔里程碑付款。


但其他产品就不一定能赚到钱了。基石药业暂未公开普拉替尼授权艾力斯的交易金额,但根据艾伏尼布的协议,授权时,基石应向Agios支付1200万美元预付款以及最高4.12亿美元的开发和销售的里程碑付款。基石要承担艾伏尼布在国内开发和商业化的全部费用,还需给Agios产品销售的分成。


目前,艾伏尼布在国内获批了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一个适应症。基石已经向Agios付了预付款和部分里程碑款。买进卖出之间,很可能没赚到多少钱。如今,5000万美元卖给施维雅,也更像是及时止损。


瘦身自救


事实上,选择VIC模式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为产品包装出一个有说服力的好故事,低买高卖或吸引到资本,维持充足的现金流,这条路就能走得通。但前提是融资环境足够好。


2021年下半年来,国内创新药企股市遇冷。基石药业的股价也在那时从高点下落,时至今日跌至每股2.3港元。况且,创新药开发本就是个烧钱的领域,2019年基石药业研发开支就已经跃升至13.96亿元。这一年,基石药业还乐观地在苏州投建了生产工厂,结果在2022年11月停工停产,距离投建不过三年。


这几年,基石药业不断地缩减开支,公司人数已从2021年的611人减少至476人,但仍在亏损。去年基石药业总收入为4.81亿元,研发和销售就高达9亿元,公司亏损9.03亿元。

今年5月,基石药业两款免疫抑制剂都被美国合作伙伴EQRx公司退回,至今也没找到下家接盘。目前,舒格利单抗的欧盟和英国上市仍由基石自己负责。


12月20日的业务进展交流会上,基石药业明确表态:为进一步提高商业化效率,对外达成多项商业化合作,公司将更多战略重心聚焦于研发。在剩余的研发管线里,基石药业眼下的重心是ROR1 ADC(CS5001),目前处于临床1期,是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进度第二的ROR1 ADC,外界对其充满了期待。


但是,按照基石药业一贯的作风,CS5001很大概率也会被授权出去。毕竟基石买入的时间很早,且便宜。2020年10月,基石药业从韩国LCB公司手里花10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3.5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额外分级特许权使用费,买下了ROR1 ADC。假如再转手,基石卖出的价格大概率会比这高很多。


目前默沙东、勃林格殷格翰已为这个赛道掷下了重金。2020年11、12月,默沙东、勃林格殷格翰分别以27.5亿美元、11.8亿欧元收购了两家公司,以获取VLS-101和NBE-002两个ROR1 ADC产品。


基石药业披露,CS5001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具体数据会在2024上半年披露。CS5001的开发看上去暂时比较顺利。但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足够的现金储备更是创新药企活下去的关键。截至今年上半年,基石药业账上的现金剩下9.06亿元,勉强够研发和销售两项的支出。接连瘦身后,基石药业仍需担心自己手上的钱够不够用。


撰稿|杨曦霞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廿十三

图源丨视觉中国


相关阅读

  • 快问|盘中大跌逾30% 科济药业回应

  • 中新经纬12月13日电 (罗琨 王玉玲)13日开盘后,港股上市公司科济药业迅速跳水,盘中一度跌33.26%。截至发稿,每股报6.72港元,跌28.81%。  消息面上,科济药业北京时间12日晚间公告
  • 甘李药业(603087.SH)盘中跌幅超5%

  • 2023年12月11日,甘李药业(603087.SH)股价低开低走,盘中跌幅超过5%。截止到10:37,甘李药业报价54.30元,跌幅5.33%,成交金额6.62亿元,换手2.24%,主力资金净流出2926万元。公开资料显
  • 贵在坚持!这家成都药企在研发赛道创新破题

  • 自4月17日开始,成都日报推出《成都“新”澎湃——科创城市观察》专题报道,在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过程中,从不同维度解读、观察成都之于全国科技创新集群城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裁员、退管线,基石药业就快卖空了

  • 短短一周,基石药业连爆几条大消息。12月21日,基石药业突发一条公告:将艾伏尼布大中华区、新加坡的独家权益出售给施维雅,后者将向其支付共5000万美元。就在几天前的18日,有媒体报
  • 大数据讲堂丨诈骗“黑话”大揭秘

  • “杀鸟盘”“杀鱼盘”“杀猪盘”“杀熟盘”这些诈骗“黑话”你听过吗?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查看H5作品,为你揭秘这几种诈骗的“黑话”以及常见的诈骗手法。↓↓↓来源/河北省大
  • 人才专业优势互补 两地战略对接协同发展

  • 11月29日,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新星市举行。八〇一队党委书记、队长张云峰,第十三师新星市自然
  • 微纪录片《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的130个瞬间》

  • 原标题: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作品130集微纪录片《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的130个瞬间》将于12月24日在北京卫视播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广播
  • 信阳农林学院:线上“下厨” “烹饪”知识餐

  • “预制菜分为预制食材、预制菜半成品菜和预制成品菜,我国预制菜行业在2026年有望实现万亿以上规模……”12月4日上午,信阳农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宝刚教授线上“下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