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最后的药:黏多糖罕见病患者家属们的孤注一掷

日期: 来源:济南时报收集编辑:济南时报

新黄河记者:李运恒  

“女儿就像一张白纸,很聪明,从小能背诵很多古诗,儿歌一学就会,很多希望在这张白纸上逐渐显现。但疾病的突然出现,像是一道通知,这些希望可能都要没了。”2019年女儿希希确诊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时,张玉清经历了持续性的失眠,崩溃伴随着怀疑以及各种复杂的情绪一涌而来。

黏多糖贮积症(以下简称:黏多糖)是由于人体细胞的溶酶体内降解黏多糖的水解酶发生突变导致其活性丧失,黏多糖不能被降解代谢,最终贮积在体内而发生的疾病。黏多糖贮积症Ⅳ型分为A和B亚型,患儿刚出生时表现正常,通常在出生后1-3岁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主要影响骨骼的发育,造成短躯干侏儒等。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黏多糖贮积症被收录其中。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至今黏多糖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临床应用的对症治疗,其疗效也并不理想。

2018年11月,作为目前唯一一种适用于黏多糖贮积症IVA患者疾病缓解的药物,“唯铭赞”入选了中国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并于2019年6月获批于国内上市。

但患者用上唯铭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国内,7500元一支(5mg)的定价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一方面,唯铭赞需按照体重确定用药量,若患者体重在30斤左右,核算下来一年用药花费则高达200万元左右;另一方面,药品的购买渠道也并不顺畅。

对于患有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的家属们来说,“得了这个病,对每个家庭来说都将是一场巨大挑战。”

看病,成为在维持生命与保障基本生活水平中作出的艰难抉择。如今,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唯铭赞在中国的代理商百傲万里(上海)生物医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傲万里医药)表示,将不再续签唯铭赞在中国的进口药品注册证(IDL),注册证将于2024年5月到期。也就是说,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患者即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

金林3岁的女儿2023年4月刚刚确诊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早点用上药意味着能改变孩子一生。”但无药可用的消息传来似乎迅速冲破了这样的希望。

面对唯一的药,孤注一掷成了不少患者家属唯一的办法。

求药

为了能让希希用上药,张玉清已经记不清给药企写了多少封信,又找了多少趟药企代理商谈判。2020年8月12日,这是希希第一次用到药的日子。关于找药的波折,张玉清说那是“厚着脸皮”的奋力一搏。

希希今年6岁,2019年7月份查出患有黏多糖。“当时她不到两周岁,有点鸡胸,就给她补钙。我当时想可能是因为冬天穿得多,晒太阳太少所以会有鸡胸现象,完全没有往其他方面想。”

随后,张玉清趁着暑假带孩子做了检查,“当时还挺奇怪,有点不理解为什么给孩子开了一堆检查。现在想来可能医生也有一些基本判断。”


希希正在用药。受访者供图

在希希基本确诊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后,张玉清有一些不可思议,“我对这个病一点都不了解,就开始在网上搜相关信息。”当时,张玉清也不断给自己灌输假设,“也许当地的医院不够权威,也许误诊了呢。”很快,张玉清又带着女儿从杭州赶到上海检查,依然得到了同样的诊断。

这次她没有再怀疑,开始回忆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出了问题。

张玉清询问医生怎么保养、怎么添加营养、怎么配合治疗时,医生回复“就让孩子吃好喝好玩好。”这句简单的嘱托也让她迅速陷入崩溃。

她意识到,医生的潜台词是购买药物治疗并不轻松。

其实,针对此前无药的状况,2019年6月的消息让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患者家属看到了治疗的可能。美国拜玛林制药公司生产的唯铭赞,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治疗儿童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的药物,于2019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虽然此药无法根治疾病,且需要终身服药,但能延缓症状。

“如果效果比较好,我们可以孤注一掷,主要是不能错过孩子的黄金发育期。”但面对高昂的药价,张玉清又十分自责,“从自己的内心来说,觉得为人父母很无能,面对真实的经济压力,又是特别内疚、自责的那种痛苦。”

随后,张玉清找到百傲万里医药,开启了一个病人家属的长期谈判。从孩子病情的典型性到国内市场的可能性,无论是降价、折扣,还是试药、市场测试,张玉清提出了各种可能,只要能拿到药。“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能降一降价。”

“如果否定了我的想法,我就再想其他理由。”终于,通过各种理由“游说”,张玉清等部分黏多糖家属拿到了百傲万里制药给予的优惠政策,就是“买一部分药,赠送一部分药”。

那段时间,张玉清说服自己要硬着头皮上,“我可能是和药厂打交道最多的患者家属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玉清一家开始了凑钱买药、透支信用卡的治病之路,即便有优惠政策,两年下来,张玉清一家的购药花费也在150万元左右。

根据多位黏多糖患者家属的反馈,很多患者都无法担负药物费用。目前,全国大概仅有十几个家庭正在用这个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张文主任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没有医保政策支持,每年能够支撑起昂贵治疗的家庭极为少数。

值得注意的是,唯铭赞曾出现在2021年的医保谈判预选名单中,但谈判失败,而2022年未参与医保谈判。目前唯铭赞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不过该药品纳入了部分地方医保及惠民保。

2021年,唯铭赞纳入成都医保保障范围,价格在每年46万元,其中医保负担40万元,个人负担6万元;同年,江苏省也将黏多糖贮积症IVA型纳入省第一批罕见病用药保障对象范围,30万元及以下,支付比例为80%;30—70万元(含70万元),支付比例为85%;70万元以上费用,支付比例为90%;上海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也纳入了唯铭赞,最高保险金额可达100万元,其中,非既往症人群和既往症人群的支付比例分别为70%和30%;今年,“深圳惠民保”将包括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在内的7个高价自费特效药纳入保障,最高报销70%,年保障额度50万元。

虽然唯铭赞在内的多款罕见病药物已经进入数个城市的惠民保范围,不同程度地缓解了患者家属的经济压力。但高昂的价格,导致药物未能被畅通使用。

断药

希希以每周一次、每周五用药的频率治疗,截至目前还有五次赠药可用。

“五次之后,赠药就没有了,药也就恢复原价了。”按照现价7500元一瓶的价格,希希每次要用掉8瓶药,共计6万元,这也代表着每周6万元,一个月24万元。由于黏多糖贮积症IVA型的特效药并未进入浙江医保,自费购药的情况下,按照希希的用药量,张玉清一家每年的购药花费大约在200万元左右。“也想过离开杭州落户到有医保或商业保险政策的其他城市,不过由于工作和落户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并不能短时间内实现,但孩子的病却等不起。”张玉清说。

而无论是面对唯铭赞高昂的价格,还是接下来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局面,希希都可能面临断药的困境。此前曾因不同原因,希希已经断过两次药。

“这些代表金钱的数字对黏多糖患者家属来说太残忍了。”张玉清说,有时觉得“真的撑不动了”。

面对可能到来的断药,“我无法做到很坦然地去面对孩子。”希希马上读一年级了,虽然容易疲劳容易累,但能走能跑,张玉清认为,“这是不用药的孩子无法企及的状态。”

“即使砸锅卖铁把钱花了,用上了一段时间药,但接下来没有谈判的机会了,该怎么办?”张玉清无法想象接下来该如何面对。

一次,张玉清喝了“一二两白酒”,“可能也是因为吃饭睡眠特别差,状态特别不好。”酒后,思维依然保持清晰的张玉清给妹妹打电话,把孩子、父母包括房子等等所有的事交代了一遍。“当时觉得太痛苦了,快承受不住了。”

“当我趴在家里的三楼窗台一看,楼下还有一棵树,我万一跳下去,瘫了,没死,怎么办?后来我就又躺下睡着了。”在张玉清的记忆中那是唯一一次的“特别”时刻,她在浑浑噩噩中熬了过来。

金林一家住在重庆,今年上半年,3岁的女儿小月舒刚刚确诊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对37岁的金林来说,他的生活轨迹一下被改变了。

“我孩子从小就感觉运动方面比较弱,走路会时不时摔跟头,当时想着小孩可能都会摔跟头,也没有特别注意。”在确诊之前,小月舒已经有多项征兆,走不稳、脖子有点短、鸡胸、手腕松弛等,而家人也曾以为这是骨科病,“学走路是很正常的,一岁多就能学会走路了。”

对于罕见病,公众了解程度偏低是普遍问题。在发现初期,误诊、错诊,以及长时间无法确诊都是不少黏多糖患者的真实经历。

金林的妻子在孕期的检查也是一项不落。“苦恼的是并没有筛查出来。”

今年2月份开始,家人对小月舒的病产生了怀疑,通过系列检查和基因检测,最终在4月初确诊黏多糖。按照小月舒28斤的体重计算,每次要用6瓶唯铭赞,一瓶7500元,6瓶就要4.5万元。


小月舒的诊断报告。受访者供图

面对即将退市的药品,以及至今还没用上过药的小月舒,何时能用上药成了未知数。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百傲万里制药公司表示,“复杂的市场准入规则使得药物的供应不可持续,特别是在罕见病治疗方面。尽管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尽了最大努力,仍然没有促使唯铭赞进入医保报销体系,我们决定不再续签该产品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日前,新黄河记者多次拨打百傲万里制药对外电话,截至发稿前暂未接通。

“她还小!我想尽一切办法救她”

从4月开始,金林用“疯狂”来形容这段时间的急迫心情,他担心女儿的病情“来不及”,“她还小!我想尽一切办法救她。”

和很多家长一样,得知女儿确诊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之后,金林开始寻找一切可能的办法。“四处拜访医院名医、专家、药厂、基因公司;到处找病友加QQ群、微信群,探讨治疗方案;在国内外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包括收集很多医学论文等等。”


小月舒 受访者供图

“整宿整宿睡不着。”这个病的特殊之处在于,有药但没有途径。从重庆、杭州到上海、北京,金林一口气说出了拜访过的近十家医院的数名医学专家。

金林也考虑过去国外找仿制药,但并没有可靠和有效的信息。张玉清认为,仿制药物或者可替代药物的价格跟现有药物的价格可能差不多,没有市场盈利空间可能就没有动力,“罕见病患者用药,确实无法成量级。”

可以看到的是,虽然仿制药或者可替代药物都在家长的考虑范围,但高昂的研制费用以及并不广泛的市场阻碍着药企介入,张玉清介绍,“唯铭赞是生物大分子药,仿制很难。”

“这甚至不是一个癌症,就是因为这个病罕见,大家关注得太少,所以也很难注意到患者。”金林说,也正因如此,大部分时候需要病友家属们抱团,大家共同想办法去做一些推动的事。而且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天价药代表着耗不起,“很快就会拖垮一个家庭。”

如今,小月舒走100多米就会喊累。在金林口中,女儿“活泼可爱,还喜欢唱歌”。但在后来的检查中,小月舒已经出现了听力受损、眼睛远视、气道狭窄等状况,这些正不断加剧金林对女儿的担心。“我特别着急,各种方法都想了,包括移民、迁户口等等。”但任何一条路都不好走,都无法有百分百的保障。“我现在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的身体一天天变坏,特别难受!”

金林也寻访了不少用过药的患者家属,“用药后确实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张玉清也做了患者寻访,向新黄河记者细数着那些用过药的孩子的身体变化和家庭情况,她认为这关系到每个家庭的未来,希希用药以来效果同样十分显著,虽然跟同龄孩子个头稍矮,但运动能力并不弱。“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能降一降药价,也能继续在国内上市。”

据流行病学数据统计,黏多糖的患病率估计为1/100000,根据缺乏的不同种类水解酶,黏多糖可分为Ⅰ、Ⅱ、Ⅲ、Ⅳ、Ⅵ、Ⅶ、Ⅸ型等7种型。北京正宇黏多糖罕见病关爱中心是一家关注黏多糖贮积症的民间公益组织,其创始人郑芋介绍,关爱中心目前已知的黏多糖贮积症IVA型患者大约在100人左右。郑芋的女儿也是黏多糖患者,就在前不久,郑芋已经去往美国,争取与药企总部的谈判。

五周之后的7月份,张玉清标注了最后的用药日期。她不确定之后的药品变化,“为了孩子拼了,可能什么都不管不顾了”,要努力想办法“再争取一次”。(文中张玉清、希希、金林、月舒均为化名)

编辑:周末

相关阅读

  • 保定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成功抢救中毒性肠炎患者

  • 河北青年报讯(记者程功 通讯员董巍巍)近日,保定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一名中毒性肠炎患者。入院时,患者呈休克状态,血压低,体温高,尿量减少,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十分危急。副
  • 中国第一无人岛2868万元易主!新岛主是他

  • 从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到《鲁滨逊漂流记》里的荒岛,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盖间小屋,面朝大海,都寄托着古今中外人们对“岛”的浪漫诱人的幻想。近日,“中国第一无人岛”便迎来了新一任
  • 支持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黑龙江印发通知

  • 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关于支持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黑龙江省关于支持
  • 谎称帮办“房屋过户” 男子诈骗1.5万元

  • 谎称可以帮助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诈骗了邓女士1.5万元现金后,男子赵某消失不见。6月19日万柏林警方通报,潜逃数年的赵某被小井峪责任区刑警队民警抓获。2017年,邓女士想过户一套房
  • 最新!事关潍坊购房补贴!

  •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优化我市人才发展生态,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安居服务,全面打造人才“宜聚”城市,根据《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的
  • 安徽蚌埠:村集体经济结硕果 乡村振兴有盼头

  • 以党建引领,稳步发展、提质增效,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重点,安徽省蚌埠市着力突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瓶颈”,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迈上“快车道”。地处固镇县东部的刘集镇,之前是个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最后的药:黏多糖罕见病患者家属们的孤注一掷

  • 新黄河记者:李运恒 “女儿就像一张白纸,很聪明,从小能背诵很多古诗,儿歌一学就会,很多希望在这张白纸上逐渐显现。但疾病的突然出现,像是一道通知,这些希望可能都要没了。”2019年
  • 耳机里的声音为啥会有方向感?一文揭秘

  • 戴上耳机的时候,我们经常能感受到声音有明显区别地从前后左右传进我们的耳朵里,从而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你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吗?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凭借一只耳朵来感受声
  • “醉”不上路!惠州交警连查3名“醉猫”

  • 我国对醉酒驾车违法行为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按照“危险驾驶罪”定罪处拘役1-6个月并处以罚金但还是有人不管不顾侥幸上路6月14日23时至次日2时,惠州市公安局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