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黄金洞乡金洞司村光明坝:“微治理”成就“大民生”

日期: 来源:恩施日报收集编辑:恩施日报

干净整洁的塑胶运动场。

光明坝是咸丰县黄金洞乡金洞司村的一个“明星组”,因其独特的“明星范儿”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明星范儿”来源于一场院落“微治理”带来的系列变化,而这些变化汇聚成了实实在在的“大民生”。

近年来,咸丰县民政局聚焦群众关切,以“共同缔造,活力机制”为主题,以“党建引领院落(小区)微治理”为品牌,会同黄金洞乡党委、政府,在光明坝推行基层治理创新试点,激活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一套“光明坝模式”。

院落治理成就美丽乡村

虽然已是冬季,但从光明坝的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四周青山环绕,薄雾缥缈,茶园叠翠,民居雅致,花卉争艳,宛如一处自带仙气的人间仙境。

漫步于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的庭院内繁花似锦,绿树掩映。花坛设计独具匠心,或是鹅卵石堆砌,或是利用废旧轮胎变废为宝。

从观景平台下来,有一个整洁的塑胶球场。金洞司村党支部书记覃轶介绍:“昔日,这里是一处废弃的鱼塘,环境脏乱,不少村民往此倾倒生活垃圾,使得路过的人们不得不捂着鼻子快步走过。如今,这片场地焕然一新,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乐园。”

在院落治理中,黄金洞乡采取“党小组+院落理事会”模式,引导金洞司村将光明坝打造成美丽乡村新样板。

光明坝成立院落治理理事会,由8位成员组成。他们通过小组会和院落会,引导村民达成共识,把扫干净、摆整齐、改厕、改厨、硬化场坝、美化庭院、改造屋顶、安装路灯、修通入户路等事项落到实处。院落治理理事会成为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美丽力量”。

覃昌勇是院落治理理事会成员,曾在广东、福建打拼,见过世面。回乡后的他,深感家乡与沿海农村的差距,立志为改变家乡贡献力量。他目睹一些村民往废弃鱼塘里扔垃圾,使得鱼塘沦为垃圾坑。于是,他号召村民共同集资,将鱼塘填平,改建成广场,方便大家休闲娱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提议得到了村民的纷纷响应,共筹集资金6.6万元。

修建广场只是其中之一,光明坝尚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村子里缺少路灯、部分村民家不能通车……面对这些难题,院落治理理事会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秉持共同缔造理念,动员大家捐款安装路灯,家家户户分担路灯电费,村民主动让出土地修建道路,用群众的力量解决群众的困难。

2021年农历春节,回乡过年的年轻人惊奇发现,“微治理”给村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备受鼓舞的他们,纷纷提议在山冈上修建一个观景平台。提议一经提出,村民群里立刻下起了“红包雨”,大家纷纷捐款,200元、300元、500元……如今,这个8棵古枫树掩映着的观景平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已然成为光明坝的“光明顶”。

生态丧葬推动移风易俗

如今,光明坝的变化还在持续发生:曾经遍布房前屋后、路边山角的坟头已消失无踪。

杂乱无章的坟墓一直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难题。不少村民和游客感叹:“农村原本处处是风景,但一看见坟墓,瞬间没了兴致,太煞风景。”

2023年6月,咸丰县民政局发挥主职主责,围绕殡葬改革,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黄金洞乡党委政府、金洞司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光明坝院落治理理事会在光明坝院落推行“平坟头、立改卧”试点整治。

一场场小组会、院坝会让共识快速形成:散埋乱葬影响乡村颜值,死人与活人争地盘不可持续。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光明坝殡葬改革试点的各环节、各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黄金洞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温一庠介绍。

为了确保殡葬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工作小组与驻村工作队成员进村入户摸排相关信息,并对试点区域内坟墓进行登记、分类,为后续改革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发布告知书、召开10余次村民会议等,向村民详细介绍殡葬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措施,做好思想工作。

与此同时,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乡民政办、驻村工作队、乡贤理事会,以及人大代表、退役军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改革专班,启动殡葬改革工作。

改革专班坚持“尊重逝者,尊重习俗,尊重家属,尊重自然”原则,立足实际对每座坟墓量身定制整改方案。

“我来带个头!”70多岁的覃普权第一个响应,将其母亲和爷爷的坟墓按照方案进行深埋、绿化。覃普权是村里颇有影响力的木匠师傅,他的行动和观点对村民有很大的影响。

当有的村民问他深埋处理对逝者有没有影响时,覃普权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这哪有什么影响,墓址还在那里,改了还好看些。”他的回答让村民放下了心中的抵触和疑虑,使他们逐渐接受并支持殡葬改革。

2023年8月初,改革专班开展新一轮入户走访,与所有墓主亲属进行沟通、商量,逐一征得他们同意。“光明坝70多户村民全部同意整改。”专班成员覃轶说。

“光明坝院落已对42处坟墓进行了生态整改,全县先行先试完成100多座坟墓‘立改卧’整治。下一步,我们将与乡镇及相关部门一道,加快规划建设乡镇公益性公墓及殡仪服务站、村级公益性公墓及集中安葬点,达到治理散埋乱葬、保护环境的目的。”咸丰县民政局副局长洪明说。

志愿服务汇聚缕缕阳光

“基层治理不能只注重锦上添花,也要兼顾雪中送炭”,这是光明坝院落“微治理”的一条启示。

近年来,光明坝院落在金洞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带领下,涌现了一批深耕社会治理领域的优秀志愿者,他们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用心服务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乡村治理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光明坝院落组织乡贤、教师、企业家、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等成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并加入到村里的‘一队两会’。这支队伍在助残帮困、乡风文明、群众事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找到了依托。”黄金洞乡统战宣传委员袁焯说。

“我家的柚子成熟了,请你们尝尝。”60多岁的官桃云用这种方式向村委委员艾琼芳表示感谢。官桃云身患残疾,艾琼芳和志愿者经常去她家入户走访,了解她的所困所需,解决实际困难。官桃云对此感激不已,连连称赞:“有你们真好!”

“我们给您送轮椅来了,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尽管告诉我们。”近日,乡民政办工作人员、村组干部和志愿者又来看望肢体残疾的老党员覃双权。覃双权在这种关爱氛围的包围下,觉得日子越来越美好。

“萝卜、玉米、鸭子……”黄明英翻开画册,她9岁的女儿能通过图画识别实物。据了解,黄明英的女儿患有脑瘫,却能准确认出画册上的实物,这得益于乡中小学开展的志愿服务行动。“这些由老师组成的志愿者,每个月都会来我家开展一次送教上门活动。”黄明英感激不已。

考虑到黄明英家的困难,村委会和乡民政部门不仅为她办理了低保,还帮她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村组干部、民政工作人员、志愿者经常上门关心帮助我们,成为我家最大的依靠,真的太感谢他们了。”黄明英动情地说。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感受到温暖。”覃轶说。这正是光明坝院落“微治理”的核心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未来,光明坝院落将继续关注民生需求,深化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志愿者们将带着对群众的深情厚谊,用实际行动诠释“微治理”的内涵,让光明坝院落成为一个充满爱心、温馨和谐的美好家园。(恩施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信琼 通讯员 武清云 黄瑞)

相关阅读

  • 柳林:迎新春 送春联 翰墨飘香年味浓

  •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月17日,吕梁图书馆、吕梁书法文化研究会等部门走进我县成家庄镇艾掌村举行“春到万家 暖冬送福”送春联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
  • 北七家镇:办小事、暖民心!做好群众贴心人

  • 重服务、提效率、解民忧……北七家镇西沙各庄村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发现、多方协调、积极行动,实干争先,化身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日前,村民王先生通过网购平台购买
  • 新春草莓产销旺

  •   1月12日,市民正在山海天卧龙山街道松竹村草莓采摘大棚内采摘草莓。  近年来,松竹村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瞅准草莓上市早、市场需求量大、适
  • 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冬日农闲办“村晚”

  •   兔跃前程去,龙携好运来。唱响黄河情,礼赞新时代。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村民在冬日农闲时刻办起了“村晚”,不仅做到了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也为村民忙
  • 【光明日报】最高法:强化善意文明执行

  • 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15日对执行工作作出专题部署,要求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依法能动地落到实处。会议要求,合理选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宝鸡市政府与市政协联席会召开

  • 1月16日,宝鸡市政府与市政协联席会召开,通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案办理、调研报告建议采纳情况,听取了市政协一年来工作情况及2024年协商议题初步设想。市长王勇、市
  • 柞水实现3.56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 1月16日,记者从柞水县就业服务中心了解到,2023年,柞水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6万人,创收6.15亿元。  柞水县以“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活动为契机,通过“政府+人力
  • 商州加快特色农业强区建设

  •   本报讯 (通讯员 杨运良王煜)2023年,商州区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特色农业强区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商州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
  • 吃了方便面,肝脏排毒需一个月吗?

  • 泡面不仅仅是孩子的“梦中情面”,其实不少年轻人也很是喜欢,而且泡面食用方便,在一些特殊环境,比如旅行路上,可是人们都很热衷的食品。但有传言说方便面食品添加剂很多,吃一包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