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厚植沃土,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 “切问近思”大调研

日期: 来源:复旦大学收集编辑:复旦大学

“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高校如何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学术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如何构建基础研究支持体系,打造原创、卓越、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源源不断产出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

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第一个复旦”的核心任务,也是“切问近思”大调研的重要内容。

扣问果树之思,探索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作为以基础研究见长的高校,复旦大学坚持把基础研究作为核心任务,充分激发活力创造力,努力做到世界顶尖,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新征程上打头阵、当尖兵。

校长金力多次表示,基础研究需敢于立足科学的无尽前沿,善于在无人区、交叉点静心“种好自己的树”,而不是摘“别人树上剩下的果子”。

如何解答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果树之思”?

为答好这一问题,基础研究专题调研组以打造学校基础研究支持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联合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一同开展调研。

4月,专题调研组举行基础研究特区负责人专场调研会议,认真听取基础研究一线科研人员对基础研究校内支持体系的意见建议;4月下旬,在江湾校区交叉科学楼会议室,十位理工医科二级单位分管科研领导代表对如何加强基础研究进行头脑风暴;5月,专题调研组专访多位院士,邀请他们就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提出真知灼见;6月,结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科学中心、张江实验室开展实地研学,校领导班子和院士专家共同围绕“强化基础研究,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展开专题研讨。专题调研组一行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调研,借他山之石攻玉,为“果树之思”求取新角度、新思路……

自大调研开展以来,专题调研组举办10场调研座谈活动,专访31位校内基础研究学者,走访6家校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围绕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切问与近思,为后续推进的改革奠定基础。

坚持同频共振,学者与管理者共同思考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大厦最重要的地基,对于如何筑牢地基,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们有着自己的长期思考。

“现在,学科划分得越来越专业,不少研究针对的都是小问题,对科学的贡献、对知识体系的构建还不足,提出好的科学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系教授赵东元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系教授龚新高对基础研究人才职业生命长度提出了期待,“基础研究是一个长周期、贵在坚持的工作”,在他看来,要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加强科研人才的有效学术生涯。

“建议校内支持基础研究的项目更具有周期性、持续性。”“建议学校定期组织跨院系、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讨论形式的学术交流沙龙。”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项目负责人踊跃献计献策,不少建议立刻得到采纳。5月底,科研院组织了3场相辉校庆学术报告会专题报告,共有16位知名学者带来最前沿的学术进展。6月中旬,由科研院举办、旨在促进校内多学科学术交流的第1期“青听学术沙龙——脑机接口专题”成功举行。

作为探索未知、突破前沿的科研活动,从事基础研究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均需良好的条件支撑。如何加强学校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设?理工医科二级单位的分管科研领导代表从学科、二级单位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如何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形成合力实现突破?大家提出,应在各学科各领域内充分收集问题、研讨问题并论证问题,梳理学科基础研究前沿科学问题清单,从中挑选值得聚合发展的研究内容。

如何强化学校基础研究支持路径?部分专家表示,希望在校级基础研究投入上增加自下而上的渠道,同时聚焦对重大问题的长周期支持,在人才团队建设、科研仪器与设施等方面加强支撑,尤其应在基础研究评价标准、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上充分考虑评价以及激励的正面作用,营造既崇尚挑战难题又宽松自由的基础研究氛围。

营造创新生态,构建基础研究支持体系

当今,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在此背景下,高水平、高质量基础研究越来越具备有组织、重大需求牵引、大科研团队的特征,因此,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复旦大学基础研究支持体系成为了本次调研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学校实施了“原创科研个性化支持项目”“原始创新重点支持计划”等基础研究相关项目,初步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化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2021年底,“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在复旦大学正式启动,这一计划通过创新项目资助管理模式,持续稳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并营造鼓励潜心研究、长期攻关的科研环境。

在调研基础上,结合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现状,专题调研组将整合与调整校内新基石研究员培育计划、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持计划、先锋先导计划等基础研究相关项目,以充分发挥基础研究项目引导作用为目标,从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原始创新、交叉融合出发,建立以科学问题为导向、以科研活动需求保障为途径的“复旦大学基础研究支持体系”。

学校是“果树”赖以生存的“果园”,厚植沃土,果树方能开花结果。

接下来,学校将致力于打造引领、原创、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营造融合创新、卓越自主、深水静流、团结守训的学术环境,激励保障更多有潜力师生挑战长周期、高风险、颠覆性研究,源源不断产出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

来源: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字:祁金 等

责编:章佩林

编辑:邓晨菲

相关阅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明日启动

  • 8月30日至9月4日,由中宣部部署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将走进黑龙江,来自中央主要媒体和有关地方媒体的记者将分为两条线路,分别奔赴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鸡
  • 要闻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烟台开幕

  • 8月29日上午,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式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来自海内外国家政要、权威专家、科研机构、跨国公司代表等共话发展。大会由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技术协
  • 临夏市:税惠赋能 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 民营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接续推出和优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促进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衡阳高新区阳光小学扬帆起航

  • 凤眼果树成良木,听音花开结硕果。8月28日上午,衡阳国家高新区阳光小学举行揭牌仪式。  阳光小学按照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最安全、最漂亮的标准,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总投
  • 访北科教授,扬钢铁精神

  • 2023年7月16日,北京科技大学励青实践团在北京科技大学校本部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以“讲好钢铁故事,传承北科精神”为实践目标,开展为期14天的“采访北科老教授“实践活动,
  • 三晖电气:控股子公司签订4亿元日常经营合同

  • 2023年8月29日,三晖电气(002857)公告,近日,公司收到控股子公司深圳三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东莞市晓东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的采购合同,晓东新能源向三晖能源采购储能系统(规格:SE20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