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走基层 看发展丨一捆红薯粉条里的“年味儿”

日期: 来源:石泉融媒收集编辑:石泉融媒

每到冬季,陕南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准备年货,粉条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一起到石泉县两河镇城镇社区居民叶强华家,看看红薯粉条是怎么做的。

眼下,天气寒冷,正是做粉条的最佳时候。在叶强华家,一家人正在搅拌红薯芡糊、调试粉条加工设备,为制作粉条做准备。

石泉县两河镇城镇社区居民 叶强华:沉淀粉你必须要多沉淀几次,沉淀以后换一次水,再把它搅匀,搅匀再沉淀,多沉淀几次,挂出来的粉条就白、亮、好看,而且吃到又劲道,这样做出来会好一点。一斤干粉的话,大概就(兑)一斤水,通过机器压出来。

叶强华说,做红薯粉条要经过漏丝成型、冷库冷却、解冻洗粉、晾粉、包装等多道工序,要想制作出劲道、品质好的粉条,第一步还得看淀粉的品质和漏丝成型掌控,这中间水温把控也很重要。

石泉县两河镇城镇社区居民 叶强华:水烧开基本上是100度,水不能冷了,水冷了的话出来绝对是生粉,这就没法挂,(粉条)出来断节。

粉条挤压成型后,便可用剪刀将其剪成固定的长短,放在提前准备好的簸箕上,在零下五度以下冷冻12小时后,再经过流水解冻,自然晾干就可以包装售卖了。现在,为了增加红薯粉条产量和质量,在制粉、冷冻等工序采取半机械化,代替部分费力耗时的人工操作,但关键环节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做法。

石泉县两河镇城镇社区居民 叶强华:手工挂粉有个坏处就是浪费比较大,我们就想着把机器买回来,自己来做。刚开始(也)没得冷库,就是靠自然冷冻,但是自然冷冻要看天时,人为不好掌控,所以我们就自己修了个冷库。

叶强华做粉条多年,在两河镇小有名气,他不仅自己收购红薯制作粉条,也帮村民代加工粉条。制作淀粉的红薯一部分是自己家种的,一部分就是从周围农户家购买,一年要用七八万斤红薯。用本地红薯生产的粉条口感醇香、劲道爽滑,受到了乡亲们的喜爱。

石泉县两河镇城镇社区居民 柯常香:我们现在打的粉都是拿到这边来加工,他们用机器挂的粉丝漂亮,吃起来也很好,我们一年也就是挂几百斤。

石泉县两河镇新春村村民 邓林梅:这家粉条口感很不错,我基本上年年来买,马上要过年了,我打算多买点点寄给我的家人和朋友,这次大概买了二三十斤吧!

过去,手工红薯粉条只有在冬季气温低的时候才能做,要靠自然冷冻、解冻、室外晾晒,而现在随着粉条加工设备和冷库的使用,做粉条的时间已不仅限于冬季。

石泉县两河镇城镇社区居民 叶强华:平均一年下来大概(制作)五六千斤粉条,13块钱一斤,下来也就六七万块钱。下一步,我就是想把我们的商标注册出来,然后就可以进商超。


相关阅读

  • 丹江口市万余亩红薯迎丰收 “甜”地收获忙

  • 连日来,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的万余亩红薯进入采挖季,因种植简单,产量稳定,红薯已成为当地带动乡村振兴、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记者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左绞村看到,一垄垄鲜红饱
  • 田书生戒酒记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 □ 陈延安 “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在陕西省岚皋县,这一论断正被打破。打破这一论断的是该县近年来统筹信访、法院、公安、妇联、镇
  • 二十四节气·大雪|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因“雪”是寒冷的产物,这个节气的特点是气
  • 石泉:“课间十分钟”让孩子们动起来

  • 课间十分钟,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为发挥好“课间十分钟”的作用,石泉县各学校根据校园环境和体育设施,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课间微运动,让
  • 孙宝国院士来石泉调研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 12月3日至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来石泉县调研富硒食品产业,副县长王善武、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吴小普一同调研。孙宝国院士团队一行先后到城关镇
  • 瓯海供电分局:“电”亮乡村产业大“薯”光

  • “在可靠电力的支持下,今年红薯大丰收,出粉率高了,村民收入也高了。”12月5日,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郑山头村红薯加工场负责人林庆成开心地对上门走访的瓯海供电分局工作人员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走基层 看发展丨一捆红薯粉条里的“年味儿”

  • 每到冬季,陕南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准备年货,粉条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一起到石泉县两河镇城镇社区居民叶强华家,看看红薯粉条是怎么做的。眼下,天气寒冷,正是做粉条的最佳时候
  • 香蕉还有共和国?这个水果公司你听说过吗?

  • 文|刘志斌1971年,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漫歌》中,曾提到一个“联合水果公司”。当号角响起时,大地上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耶和华将世界分给可
  • 13908.2亿斤,再获丰收!

  • 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总产量达13908.2亿斤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
  • 为什么TVB总是盛产大女主?

  • 文|胥清尧近日,TVB职场剧《新闻女王》自开播后热度攀升。看惯了披着“职业外皮谈恋爱”的职场剧,猛然出现一部“全员专注搞事业”的职场大女主剧,网友直呼过瘾。不少熟悉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