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喜报!广东医+20!

日期: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收集编辑:广东医科大学

近日

广东省教育厅发文公布了

2023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

我校共有20门课程入选

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3门

线下一流课程6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截至目前

学校共有8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6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广东医科大学2023年度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健康评估

课程负责人:张洪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许振华、王位琼、邢秋燕、李雪洁、崔英爱、孙晓晖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课程简介:《健康评估》是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内容包括症状、体格检查、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护理病历的采集与书写等内容,为内外妇儿等临床护理学重要的桥梁课程。针对课程“散、难、多”教学痛点,采取“以点带面、织点成网”教学改革模式。通过泛在学习,学生能全面、系统、准确、动态地收集、分析和整理护理对象健康相关资料,同时以思政为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达到培养“有温度,有深度的护士”教学目标。

妇产科护理学

课程负责人:周晨慧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刘琼玲、李红赞、樊颖维、刘艳芳、黄娟娟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引入“OBE教育理念”和 “关怀教育理论”,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学习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设计形式多样,线下教学开展了高阶性CBL临床案例讨论、临床情景演示和思维导图等能力素养培养;线上教学环节通过 “导读”“微课”“他山之石”等7个模块实现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小组协助完成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式学习。

麻醉生理学

课程负责人:徐明锋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罗海兵、张秀娟、吴洪福、陈翠平、刘新、徐明坤、张锐钢、吴嫦丽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

课程简介:《麻醉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理学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麻醉和手术对机体各种生命活动规律影响的科学。课程围绕 “能力深度、知识宽度、素质温度三位一体”的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与麻醉科进行临床+基础的合作,将临床案例融入到理论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心理咨询与治疗学

课程负责人:禹玉兰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谭钧文、孙小媛、谭健烽、褚成静

开课单位:人文与管理学院

课程简介:《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是省级一流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学生学习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学习多流派视角解决心理困扰和冲突,探索个体心理问题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奥秘,提升自我心理探索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基于成果导向及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在BOPPPS模型指导下,通过线上教学资源的自主学习、线上自由讨论及师生互动答疑,结合线下理论教学与实验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平面设计

课程负责人:郑金秋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刘怡婷、刘家亮、赵云、吴应江

开课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平面设计》是省级一流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与企业真实需求,涵盖了设计史、Photoshop基础、形象设计、海报设计等。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和设计思维”为教学理念,采用翻转课堂、PBL多种教学方式,通过课程设计、项目竞赛等形式,将正确的职业规范、思想认识、价值观和政治观念等内容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中,旨在提升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后继发展的需求。

信息技术基础

课程负责人:周珂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王龙、何文广、王耀民、熊刚强、陈家益、蔡洁、曾华、郑胜前、王嘉佳、韦立军

开课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信息技术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程序设计通识课程,基于“普及程序设计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在系统讲解语言语法和程序设计基本思想的同时,以生活、学习和医学案例为纽带建立知识点间的有机联系,强化知识点间的交叉融合,使常用的知识反复再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编程语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含课程设计)

课程负责人:吴应江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尚文刚、赵云、侯洁、谢翠萍

开课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数据结构(含课程设计)》是广东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针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文档撰写、科研素养等不足,课程团队创造性提出“从算法看系统”,借助课程设计,将教学目标拓展到软件系统的实现,覆盖从选题、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到编码、调试、文档撰写的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从而为选课学生的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生物化学II

课程负责人:马卫列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张志珍、陈维春、李彩虹、陈杰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

课程简介:《生物化学II》是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医学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研究活细胞和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分子及其化学反应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主要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领域的基本知识,熟悉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其它各门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环境卫生学

课程负责人:刘小山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唐焕文、刘林华、张贺、罗皓、唐志、李丽、孙倩、陈玉婷、陈家隆、翟璐、孙嘉

开课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课程简介:《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环境卫生工作的方法和技能。课程充分利用慕课、虚拟仿真实验等线上资源,线下结合PBL、翻转课堂,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实施理论与实践双环节、课前课中课后三段、线上线下全程考核教学。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

新药研究与开发

课程负责人:邹丽宜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夏海珊、刘镛、左长清、戴忠、崔燎

开课单位:药学院

课程简介:《新药研究与开发》是基础与临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新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新药研发或临床研究奠定良好基础。课程旨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引出以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为目标,通过完成新药研发中某个或多个环节,实现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个人思维”到“团队思维”、从“纯理论”到“可实践”的蜕变,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内科学

课程负责人:马雄辉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黄怡、王焱、刘婷婷、罗旦媚、童金生、于丰彦、程洁、杨如杏

开课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

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一门临床课程,通过建立优质视频等教学资源促进理论和实践深度混合;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形成BOPDPPC七环三式教学模式(七环:引入、任务、前测、示范、参与、后测、修正,三式:任务导入式、参与渐进式、反思修正式),实现深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建立“言传身教、躬体力行”的思政模式;深度整合线上线下评价和思政评价的系统评价模式。实现培养具备规范准确问诊体查等诊断治疗技能、严谨临床思维能力、厚实人文素养的新医科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目标。

医学微生物学

课程负责人:王燕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赵毅、李国明、唐小梅、张敏、李雪萌、王欣、刘军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

课程简介:《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立足于新医科教学理念,已逐步形成如下特色:突出课程育人性,融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体现课程拔尖性,强调“以生为本”,科技创新;优化课程设计性,呈现“多元立体”,润物无声。旨在培养基础扎实、实践性强、并具备一定科技创新精神的医学微生物学人才。

卫生统计学III

课程负责人:杜进林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陈惠达、徐秀娟、修良昌、陈超、陈艳婷、潘海燕、叶斯阳、吴俊

开课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课程简介:《卫生统计学Ⅲ》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理论内容抽象较难以理解,实践操作要求高,知识迁移应用难的问题。本课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CDIO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全程让学生深入参与,采用翻转课堂、PBL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经典案例为支撑讲授卫生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线上教学,实时监控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授课策略,引导学生学习统计学知识,为选课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线下课程

系统解剖学

课程负责人:杨春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崔晓军、吴天秀、张剑凯、张业辉、郭金华、周鹏飞、李文漫、陈晓佳、付媛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

课程简介:《系统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课程,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围绕培养“能力、知识、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以“真能力”为绝对培养重心,构建相对独立且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线上和线下课堂、理论和技能、虚拟和实体的“多维化”创新性的系统解剖教学模式,实施“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与“学生自主式探究学习”相结合的解剖学教学。

护理伦理学

课程负责人:王丽萍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颜文贞、周兰英、李春霞、赵青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课程简介:《护理伦理学》是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护理从业者的护理伦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旨在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以人为本,关怀照顾”的人道主义精神。课程遵循“伦理基础知识—伦理现实分析—伦理决策与评价”的“三阶递进式”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从护理伦理的角度思考护理问题,将伦理理论、原则和规范运用在护理实践中,培养学生伦理决策能力,树立正确是非观及人文护理价值观。

康复功能评定学

课程负责人:官成浓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程吟、林妍妍、任金鑫、钱雅妮、夏丽晨、胡正观、廖麟荣

开课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

课程简介:《康复功能评定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康复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课程紧贴临床需求,紧扣学科前沿,强调跨学科合作,融合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心理、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康复功能评定的综合性质。理-实一体化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习探究更生动具体。课程与国家残疾人运动队深度融合,构建“冠军”文化,显隐结合,立德树人。

法医病理学

课程负责人:赖小平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陈锐、赵文勇、许传超、唐剑频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

课程简介:《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专业核心主干课程,课程教师均入选省司法鉴定专家库,集院校及公安系统法医之专长,多人在校级或全国教学比赛中获奖。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基础、厚素质、重技能、求创新”为教学原则,针对课程目标践行OBE教学模式,充分依托司法鉴定中心优质案例资源及小班授课优势,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教材外新知识及命案现场分析等内容,以CBL、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结合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涵盖理论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方位的课程教学,实践及实验课时占比达65.7%,以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法医人才。

组织学与胚胎学

课程负责人:张标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郭洪胜、叶晓霞、衣艳梅、崔红晶等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

课程简介:《组织学与胚胎学》在医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课程形成了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案例教学为基础,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特色,引导学生准确描述正常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和胚胎发生过程,建构正常结构与结构异常、功能异常或疾病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主动探究和刻苦钻研的科学素养,以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事业的职业素养。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课程负责人:谢朝阳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蔡静怡、余路新、林满华、蒋丹、陈小芳、鲍娟

开课单位:医学技术学院

课程简介:《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果产出为导向”理念,学生可综合运用造血检验的常用技术,结合临床案例,解决常见红细胞、白细胞疾病及血栓与止血疾病的检验诊断及预后判断等问题;完成翻转课堂、比赛等多元化活动。学生养成具有思考、解决血液病诊断的临床思维和探究血液病诊断前沿知识的科研思维,为胜任未来岗位奠定基础。

社会实践课程

口腔预防医学

课程负责人:贾淑娟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姜倩、于立明、兰青、谭耀文等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

课程简介:《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围绕口腔健康三级预防概念的科学,是口腔医学与预防医学相交叉的学科。课程建设主动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需求,探索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路径。以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的思路重构教材内容,将社会实践作为口腔预防医学主要的教育载体,贯穿于教育活动之中,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培养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培养将来的岗位胜任能力。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理念,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双万计划”,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广东医科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及课程建设配套的相关通知细则,加大课程建设支持力度,健全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取得较好成效。

学校将继续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一流课程教学示范作用,深入推进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聚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信源丨教务处 各课程团队

编辑丨吴思思 邹静雯

责编丨陈瑶瑶

复核丨周   圆

审发丨冯锦山


相关阅读

  • 成都市中小学期末考试和寒假安排来了!

  •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已至,寒假的脚步更近了!面对期末考试,你准备好了吗?面对今年寒假,你有啥安排吗?刚刚,成都市教育局发布了期末考试与寒假安排的通知,一起来看!按照安排,成都市中小学20
  • 冬风烈烈,岛城学校的体育活动热情似火

  • 青报教育在线讯 冬至过后,北风呼啸,白雪纷飞,大地银装。在寒冷的冬季,似乎没有什么比窝在温暖的室内更幸福的事了。但临寒而行,用运动装点冬季,也别有一番趣味。运动不仅能强身健
  • 枣庄:又到“打工季” 餐饮行业喊“缺人”

  • “本店招寒假工,待遇从优”“急招急招!招聘寒假工”……近日,枣庄市市中区不少店铺门口张贴出了寒假工的招聘启事。随着不少高校寒假放假,大学生“接班”农民工,成为了招聘市场
  • 广州黄埔加快构建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

  •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在隆平院士港举办智能农业装备项目招商成果发布会。经过前期路演评审和专家闭门会商,专家一致同意推荐深圳本华科技有限公司等10个项目作为入园储
  • 连云港墩尚镇开展“迎新年·庆元旦”系列活动

  •   中宏网江苏1月3日电 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丰富学校师生文化生活,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罗阳中学等4所中小学开展“强国复兴有我”“迎新年·庆元旦”
  • 一起回顾,上海大学的国际化征程!

  • 2023年,我们坚持“学校是窗口、学科是平台、教授是主角、学生是关键”的发展理念,加速建设“国际化的上海大学”。我们的足迹遍布全球,成果落地开花,为服务“双一流”大学建设写
  • 上海电力大学第二十一届大学生科技节开幕

  •   近日,由上海电力大学团委主办、环化学院团委承办的“科创赋能青春,挑战成就梦想”学校第二十一届大学生科技节开幕式在临港校区举行。校校团委书记兼学工部副部长马国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喜报!广东医+20!

  •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文公布了2023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共有20门课程入选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3门线下一流课程6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截至目前学校共有
  • 光荣!武汉江夏为5名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

  •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通讯员 舒威1月3日,武汉市江夏区人武部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江夏经济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纸坊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山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雷恒、徐
  • 市政府召开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组委会会议

  • 1月3日上午,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组委会会议在市政府召开。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主持会议,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汇报赛事筹备工作进展情
  • 逢人说“项”快哉风

  • 1月2日,2024年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市与全省同步举行第十一期“三个一批”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参加活动,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
  • 满城雾凇尽晶莹 乌市开启童话模式

  •   1月3日清晨,乌鲁木齐市被银白色笼罩,满目雾凇让这座城市掩映在玉树琼枝的壮美景象之中,犹如邂逅童话世界。1月3日,乌鲁木齐市河滩路两侧树木挂满雾凇,纯白洁净,幻化成景。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