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淄博:打造美丽河湖 润泽幸福生活

日期: 来源:淄博日报收集编辑:淄博日报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姜乾相

十月的淄博,秋意怡人。

从风景如画的黄河岸边,到贯穿南北的“母亲河”——孝妇河,从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博山五阳湖,到碧波荡漾、飞鸟翔集的桓台马踏湖,一条条河流、一座座湖泊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迷人“淄”色。

马踏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宋开才 摄

马踏湖秋色    宋开才 摄

马踏湖秋色如画    宋开才 摄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在南京工作的刘建民携妻子和五岁的女儿回到老家张店探亲。拍风景照,发朋友圈;拍短视频,发抖音。他一家三口成为孝妇河湿地公园的义务宣传员。“昔日脏乱差的孝妇河,如今变身网红打卡地!”刘建民在朋友圈这样“宣传”。

发源于我市博山区的孝妇河被誉为淄博市的“母亲河”。“孝妇河在淄博境内干流长度为84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淄博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上世纪后期,随着流域内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活动,孝妇河、马踏湖等河湖遭遇不同程度污染,原本游人如织的马踏湖一度成为臭水沟。

市民们守着多条河却因水污染而难得亲水,甚至不愿意亲水。

怎么办?

完善机制

生态之城重现“北国江南”

痛定思痛!

淄博市痛下决心,打响了孝妇河、马踏湖流域生态治理修复攻坚战。在全省率先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创新完善“河湖管理委员会+河湖长+河长办+河湖警长+民间河湖长+河湖管理员”的河湖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陈景旺说:“孝妇河、马踏湖作为淄博的名片,不但要治,而且要治好,真正还一湖清水给广大群众。”

怎么治?

淄博市突出用系统思维做好治水文章,坚持把孝妇河、马踏湖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治理,探索全领域治理、全流域修复、全过程管控的“治保用”水环境治理模式。

在马踏湖所在的桓台县,当地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传导机制,强化环境标准的“硬约束”作用,先后关停取缔各类涉水企业35家,实施了52家企业60项污水深度治理再提高工程,有力提升了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加快了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步伐。

在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中,城区生活污水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小觑。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局长宋强介绍说,桓台县累计封堵入河排污口150余处,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工程。

河管员是河湖长制管理体系的基石。为推动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淄博市专门成立河湖管理机构,全面配齐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常态化坚守河道管护一线,采用数字化、智慧化科技手段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市河湖长制保障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不遗漏一个排污口,他们利用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科技“神器”开展溯源,整治雨污混排口。同时,结合河道治理,对河道内污水管线进行改建。比如,孝妇河干流治理工程,将河道内约33公里污水管线迁出河道,杜绝了污水管道渗漏。另外,对全市3512个入河雨排口全部分类编码建档立牌,标识二维码等智慧化信息,便于各级巡河员及群众监督。

堵住排污口,配套的是净河道。淄博市实施孝妇河干流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河道40余公里,大大减少了淤泥对水质的影响。另外,通过在石笼护坡上播撒草种,加强河道两岸的水土保持,进一步改善水质。

付出终有回报。“这两年,村边河道的水清了,鱼虾也回来了。”看到马踏湖湖区水质的可喜变化,桓台县华沟村村民宋小利喜上眉梢。

精准治污

人工湿地助力生态复苏

治污贵在精准。

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控源头”“治污水”,全市关停各类化工、造纸、印染等涉水企业1500余家,关停取缔、治理提升“散乱污”企业23314家,新上项目一律进入工业园区,逐步实现工业污水退城。同时打造“城镇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治污综合体42个,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四类、入河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

有水就有景。深秋时节,孝妇河中段主河道上的淄川张相湖人工湿地风光宜人。沿湖漫步,水清景美,市民、游客三五成群。

孝妇河湿地公园   王少智  摄

淄川张相湖人工湿地风光宜人

不远处,总占地170亩的淄博市利民净化水有限公司,日处理污水12万立方米,项目累计投资约4亿元,是淄川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从进水口、生化池、二沉池再到再生水回用工程车间……浑浊的污水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最终出水口排出的水变成了鱼儿们嬉戏的清波,排入张相湖人工湿地还可得到进一步净化。

目前,临淄齐城污水处理厂“配对”占地325亩的运粮河湿地,日处理能力为7.5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流入运粮河;沂源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对”占地50亩的潜流湿地,日处理能力为3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流入沂河;文昌湖区沃特污水处理厂“配对”占地78亩的人工湿地,日处理能力为1.5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流入焕然河……

从沂源到桓台,从临淄到周村,全市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人工湿地的经验得以广泛推广,一片片水、一条条河又重新复“活”,润泽大地生息。

实干见成效,水清鸟自来。沂河60多公里天然表流湿地成为白骨顶鸡、白鹳、白鹭、黑水鸡等重点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沂河被评为全国首届十大“最美家乡河”之一;在孝妇河、猪龙河和乌河等河道周边,淄博市已先后建设人工湿地14000余亩,构建起了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吸引了震旦鸦雀、白腹鹞、黑翅鸢、中华鳑鲏等137种野生动物、珍稀鸟类、鱼类把湿地作为栖息之所。

变废为宝

资源利用打造秀水乡村

农村生活污水是城乡面源主要污染源。近年来,淄博市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以市场化运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建立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生活污水全链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让农村生活污水变成了农业园区、有机农产品基地里的“香饽饽”,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走进桓台县起凤镇起南村,整洁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近年来,起南村用五年时间筹措480万元,建设了旱厕综合利用项目,将全镇粪污集中收集处理,同秸秆共同发酵后通过水肥一体化的形式用于农田灌溉,实现了粪污、秸秆的综合利用。”谈到该村水肥一体化技术,党支部书记魏锐祚颇为自豪。

来到桓台县起凤镇鱼三村,穿过一片清幽的荷花塘,就能看到该村污水处理设施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流程图。 据悉,该项目建设污水管网3.3公里、污水提升泵站6座及一体化污水处理站1座,主要收集鱼三村村南河、中心河和鱼四村部分沿河居民的生活污水。

鱼三村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新工艺处理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由省环科院负责运行维护。该设施的建设既解决了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对河道水质造成污染,又有效预防了沿河形成农村黑臭水体,同时处理尾水部分用于附近藕池种植,实现了资源化循环利用。

“水清了,环境好了,心情自然就好。”一位村民开心地说。起南村和鱼三村的污水处理模式,是淄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缩影。

科学治水,付出多多,收获甘甜。水“活”了,乡村和城市有了灵魂。如今,以孝妇河湿地公园为调水枢纽,实现了涝淄河、东猪龙河、玉龙河、新区景观河、新区防洪河、漫泗河、孝妇河、范阳河等8条河道和齐盛湖、人民公园湖、植物园湖、高铁北站玉龙湖、火车站南广场湖等人工湖的互联互通。淄博市主城区“八河联通、清水润城”的生态格局已构建成型。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1月,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案例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

景色怡人的文昌湖

得益于常态化的生态调水,已经干涸多年的乌河支流涝淄河重现水清岸绿。“多少年了,河里一直干着荒着,没想到现在能一年四季有流水。河道绿了,风景美了,与清水为邻,日子越过越舒坦了。”家住涝淄河畔的刘奇葆老人的话语,代表了众多淄博市民的心声。

在淄博,美丽河湖正诠释着这座城市的大美生态IP,润泽着新时代淄博人的幸福生活。

记者手记:

美丽河湖,给四百多万淄博人究竟带来了什么?

除了高颜值的“面子”,无疑还有实惠的“里子”。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孝妇河畔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科创走廊、大学城等一大批“专精特新”园区项目落地生根。伴随着淄博这座城市的出圈,沿河的颜神古镇、红叶柿岩、孝妇河湿地公园、海岱楼钟书阁等火爆全网,仅孝妇河湿地公园,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超过39万人次,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活力。

与此同时,良好的生态、产业、文化加持,带动了孝妇河周边土地溢价增值。孝妇河湿地公园周边收储的3000余亩土地,地价由过去每亩不足200万上升到现在800万左右,土地增值超过180亿元,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纵观全市,美丽河湖,效益河湖,可圈可点,案例多多。

齐风泱泱,孝水汤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淄博,一座清水润泽之城已全面起势。


相关阅读

  • 官宣,涨了!潍坊已执行新标准

  • 为贯彻落实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保障能力,兜牢民生底线,自2023年10月1日起,山东将按照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的90%同步上调失业保险金标
  • 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访问卡塔尔

  • 10月24日下午中国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在圆满完成对科威特友好访问后按计划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淄博舰、千岛湖舰正在进港靠泊。孙飞 摄▲欢迎仪式
  • 太白湖湿地高清大图来了!每一张都是绝美壁纸

  • 千重碧波,水天一色古老的运河穿过太白湖串起一颗澄净的“明珠”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展示着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别样魅力在这里城水相依,人水相和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
  • 组图|江西共青城市:湿地生态美 候鸟舞翩跹

  • 九江新闻网讯(李文琪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刘家  摄)随着秋深冬近,候鸟迁徙季到来。近日,在共青城市南湖湿地保护区,迎来了首批南迁候鸟,其中包括雁鸭类、鸻鹬类、鹤类等近万
  • 我国首次!这个“户口登记”成了→

  • 崇明东滩湿地目前全面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家登记机构开展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的国际重要湿地首次实现登簿。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
  • 涨了!山东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

  • 为贯彻落实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保障能力,兜牢民生底线,自2023年10月1日起,山东将按照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的90%同步上调为贯彻落实失
  • 寒露时节秋意浓 长风万里送秋雁

  • 万里长空结队行,青山绿水寄衷情。深秋时节,又到候鸟迁徙时节,饶河县挠力河国家级保护区千鸟湖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近十万只候鸟在此地休息觅食,呈现出“万鸟齐飞岸边闹”的壮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淄博:打造美丽河湖 润泽幸福生活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姜乾相十月的淄博,秋意怡人。从风景如画的黄河岸边,到贯穿南北的“母亲河”——孝妇河,从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博山五阳湖,到碧波荡漾、飞鸟翔集
  • 税电指数里 蕴藏着怎样的经济动向?

  • 反映宏观经济走势,地区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采购经理指数(PMI)等广为人知,四川首创的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4日发布的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前三
  • 走进标杆名企丨字节跳动x科创产业私董会

  • 科创产业私董会科创产业私董会是一个聚集优秀科创企业家的社群平台。我们专注为优秀的科创企业家服务,聚合各方创新资源,落地赋能、资本赋能、资源赋能,成就企业产业创新生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