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阳县弓阳村 五年时间,小村落变了“大模样”

日期: 来源:吕梁日报收集编辑:吕梁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洋

盛夏时节,从中阳县城出发,一路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向东南方向弓阳村行驶40公里,目光所及之处,林草繁茂,田园沁香,村庄如画。

走进弓阳村,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干净整洁的村落与这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一幢幢尽显古朴优雅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道路,一道道错落有致的沟渠阡陌,房前屋后树木环绕,一幅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荒脊山梁换了新模样

谁曾想,在2016年以前,弓阳村还是一个深度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全村由弓阳、石板上等7个自然村组成,在过去,这7个自然村中的225户人居住分散,水、电、路、暖的配套十分困难。

“2017年以来,中阳县委、县政府借助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我们移民的新村科学布局规划了建筑面积共计80余亩,以农家别墅小区为主风格的移民新村。”沿着村里的羊肠小道,弓阳村党支部书记郭士峰一边指着农家小院一边对记者介绍说,2018年,我们村的移民户全部搬入农家小院时,就连城里人都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在基础设施修建上,弓阳村还配有标准的停车场、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凉亭,建有图书室、棋牌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村子里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弓阳村的男女老少们相约着聚在一块,广场舞跳起来,秧歌扭起来,和着清新的微风,一天的疲劳一扫而光,别提有多惬意。

弓阳村在2018年被中阳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村”,在2018年《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工作方案(2018-2020)》中,弓阳移民新村被列入山西首批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山西省美丽休闲乡村。

小木耳释放了大能量

如何让搬迁群众扎根新家园,鼓起钱袋子,成为弓阳村做好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一手抓乡村旅游、一手抓木耳产业。”郭士峰说,对村里的老百姓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套新房、换一个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群众稳得住、有产业、有奔头,让老百姓心中有底气,才是群众对易地移民搬迁最大的肯定。我们村这几年积极探索“食用菌+养牛”“光伏+旅游”、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并坚持把黑木耳种植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对我们来说,种木耳现在是最重要、最有发展前景的事了。既能挣钱,又不耽误种地,还能学技术,可以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村民高贵林一提到黑木耳,脸上都洋溢着无比幸福的笑容。

“看,这个王建军又蹲在他的基地里采木耳哩。”郭士峰指着王建军的方向说道。

王建军是弓阳村的黑木耳种植户。此前,他一直在中阳县城以打工为生,多年在外打工受了不少苦。2019年,他听说村里有人通过种植黑木耳而致富后,隐隐看到了希望。

当年中阳县里对黑木耳种植户出台有多项优惠奖补政策。“两块多钱的菌棒,补贴下来只要五毛四分钱,每亩地还补贴3000块,这么好的政策还有啥可犹豫的。”王建军仍记忆犹新。

2020年,在家人和朋友们的鼓励下,王建军回村承包了7亩土地,开始黑木耳种植。没承想,当年的收入就达到近12万元,这可比打工强多了,王建军顿时信心满满。2021年至2022年期间,王建军继续扩大了种植规模,种下将近30万棒菌棒,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

黑木耳种植和采摘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劳动力需求量大。每到夏季繁忙的时候,种植户都会雇人劳作,从而解决了部分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

“刚搬到移民新村时,我最担心的就是‘稳不住’,但现在好了,我不仅在新村做清洁工,还在村里的种植园区和黑木耳基地帮忙采摘、打扫卫生,一天挣120元,从夏季木耳产出时到秋季,能忙三四个月,这几个月差不多能挣1万元左右。”正在王建军基地里采木耳的弓阳村村民陈福生说。

勠力同心绘就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产业兴,群众生活富起来。弓阳村党支部提出了“党建+产业”发展定位,在传统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发展了黑木耳种植产业,到2022年黑木耳种植达到620万棒左右,占到中阳县木耳种植十分之一以上,带动36户木耳种植户300多人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除此之外,该村党支部提出“党建引领促生态旅游”战略,以山村风貌及自然景观为吸引力,立足于向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让游客赏田园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让老百姓的移民房变成“产业房”“致富房”。

目前,弓阳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已初具规模,以后将实现全民兼农,全民兼商,带动村民持续增收,实现生活富裕,探索出一条符合弓阳村农业、加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致富之路。

“弓阳村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区位优势,协同推进上顶山旅游风景区周边建设,开发上顶山原生态休闲旅游区,坚持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在中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全村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下,正沿着乡村振兴的致富路阔步前行。”郭士峰对往后的发展信心十足。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弓阳村正在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相关阅读

  • 党员服务队架起“连心桥”助力养殖园区用电安全

  • “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好了,这大热的天,还专门给我检查用电设备,又帮我修好了水泵,真是太麻烦你们了!”7月18日,化德供电分公司乡村振兴包联村肉羊分户养殖园区负责人对上门检修用电
  • 柳林县白家塔村 田园寻梦白家塔 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本报记者 韩笑“您家的院子收拾得可真漂亮。”午饭点刚过,记者走进柳林县高家沟乡白家塔村村民景改应的家,一进门就被丰富多彩的颜色吸引。菜园里,青辣椒和紫茄子正茁壮成长
  • 中阳县神圪垯村 传统现代相辉映 古村新韵美名扬

  • □ 本报记者 刘少伟“丘坡英红彩霞茫,垄埂千层染芬芳,游蜂戏蕊花千树,蝶舞牡丹第一香。”盛夏时节,从中阳县城出发,驱车7.5公里,就能领略到被《神圪垯赋》浓墨重彩描绘的胜景。热
  • 刘红兵到广东医科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调研

  • 7月19日,市委书记刘红兵到广东医科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调研科技创新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情况,强调要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在推进乡
  • 诸城南湖:“学习强国”进社区 公益助农促振兴

  •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近日,诸城市南湖皇庄社区结合社区“乡间四季 最美皇庄 ”特色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联合永辉农场在乡村振兴大讲堂门前开展“学习强国助力乡村振
  • 肃南:“寻凉”避暑 乡村游日益火爆

  •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攀升,再加上暑期到来,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乡村,玩水嬉戏、避暑纳凉,肃南县大河乡松木滩村、西柳沟村等都迎来了客流小高峰。近日,记者走进肃南县大河乡松木滩村
  • 汶上县:探索“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近年来,汶上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依托国家3A级昙山风景区,打造了环昙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以文明实践助推产业经济、民俗文化、美德信用、数字信息共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文明实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中阳县弓阳村 五年时间,小村落变了“大模样”

  • □ 本报记者 王洋盛夏时节,从中阳县城出发,一路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向东南方向弓阳村行驶40公里,目光所及之处,林草繁茂,田园沁香,村庄如画。走进弓阳村,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
  • “纪检+”多维发力 助推执纪监督提质增效

  • 2023年以来,多伦供电公司认真落实上级纪委工作任务,在集团公司、盟公司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指导下,紧盯重点节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健全风险防控制度履职约束机制,并结合集团公司
  • 司法助企·护航发展

  • · 奋斗的样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山东省烟台市两级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创新打造“法护航
  • 打造教师成长“加油站”

  • 长沙县第一中学数学老师段贤清和学生一起制作机器人。李杰 摄◎星沙时报记者 李杰 通讯员 黄思远2014年,罗鹏程还只是长沙县实验中学一名普通化学教师,不到10年,他已晋级为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