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踏歌清江幸福来——恩施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纪实

日期: 来源:恩施日报收集编辑:恩施日报

2022年度“硒都榜样”致敬礼。

州城夜色。

“爱在斑马线”文明交通主题活动。

“恩施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我要告诉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打卡恩施。”8月17日,唐九红、叶乔波、郑海霞等10名文体明星来到恩施市,点赞州城。

世界硒都——恩施,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被央视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打卡城市”。

恩施市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着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有“绿色”这一天生丽质,又有“文明”这一内涵加持,恩施市正为外界所熟知。今年“十一”双节期间,84.18万游客打卡恩施,实现旅游产业收入4.62亿元。

上下同心,擘画美好蓝图

2022年1月6日至9日,恩施州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自此,一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的“城市革命”在恩施州城接续上演。

恩施市闻令而动,组建了由1名副县级领导牵头、37名干部组成的创建工作专班。对标州城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大力构建“指挥高效、协调有力、主体明晰、权责明确”的“大城管”格局,把“路线图”“作战图”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实景图”,全面启动州城路网建设、管网更新、景观提升、功能补强、拆迁攻坚、乱象整治、消费升级、城市畅通、老区改造、文明提升“十大行动”。

2022年7月,先后印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业责任、包保责任、重点任务三个清单,健全“统筹协调、上下联动”“挂图作战、定期调度”“考核督办、问责问效”工作机制。

强化单位包保责任,将州城细化为376个网格,实行州、市领导包社区,州、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网格,社区“八大员”具体负责的三级包保责任制。

强化属地主体责任,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统筹行政管理资源、州市包保单位资源,系统推进创建工作。

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15家重点行业单位分行业、分系统指导、督促检查创建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州、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召开调度会1215场次,州、市包保责任单位干部深入一线,到责任网格调研2600余次,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共召开屋场会、群众会、院坝会3478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218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078个。

“文明城市创建人人有责,我们不能拖后腿。”市民苏慧容每天早上都要把自家店前卫生打扫一遍,看着整洁有序的街道,她笑靥如花。

举旗铸魂,筑牢创建根基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恩施市委、市政府自觉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

今年以来,恩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学19次,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市级领导带头宣讲86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全市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改造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心打造“五馆三院一长廊”和“三馆一院”实践基地,建设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实践所19个、实践站215个,社区(村)覆盖率达100%。在中小学校、街区商区、景区景点、厂区园区、窗口单位等领域延伸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286个,与中心、所、站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网的文明实践阵地。

组建281支宣讲队,进社区小区,到田间地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围绕“传思想、习理论,传政策、习富路,传道德、习品行,传文化、习新风,传法律、习法治,传科技、习兴业”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2125场次。

在“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干部群众誓要变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变山水资源为美丽经济、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在乡村振兴路上,196支“尖刀班”1715名干部扎根基层,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助力乡村振兴……

在州城各街巷、各小区,州、市各包保单位干部职工用脚步“丈量”城市,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痛点……

在此过程中,韩笑莲、严明军、张 宇、黄菊芳、谢海艳、田玖琼等先进典型成为全市人民的榜样。

近年来,恩施市共评选产生市、乡、村三级“硒都榜样”874名,好婆媳、好妯娌等“五佳五好”先进典型332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成为全市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成风化俗,涵养文明底蕴

恩施这方山水,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在此世代繁衍生息,汉文化和巴文化在此交汇相融,红色文化、现代文明在此交相辉映。

恩施市把创建文明城市与传承历史文化名城有机融合,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文明底蕴。

“绿色新塘·放飞硒望”“盛家儿女迎盛世·礼赞建州四十载”“奋进新征程·共建新七里”……15场“硒都大舞台·想来你就来”群众文化月月演,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无烟——为成长护航”,健康讲师团走进校园宣讲27场次,“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交警走进校园宣讲32场次;“救在身边·平安课堂”“少年急救官”公益活动走进校园;“奔跑吧·少年”2023年青少年系列校园联赛在州城火热上演……

恩施市文明办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形成集新时代文明、恩施传统文化精粹于一体的市民公约、市民行为规范“二十不”,已深入人心。今年,又印发《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的倡议书》,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自觉推进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践行友爱互助、传承优良家风、爱护人居环境。

5月7日,恩施因你而美——州城“爱在斑马线”文明交通主题活动启动,将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闯红灯、行人翻越中心护栏、车窗抛物等交通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整治内容,设置创意斑马线,开设“文明交通曝光台”,累计曝光斑马线上不文明交通行为276起;开展“人车礼让·暖心暖城”送清凉活动,为斑马线礼让行人的司机、文明过斑马线的行人赠送礼品1.2万余件,推动文明出行成为市民自觉。

“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9月21日,湖北民族大学留学生安明(Amit yadav)在恩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春节话团圆、清明文明祭祀、七夕女儿会……恩施群众把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过得很精彩。

“以后我要守好这个荣誉,争取流动红旗‘不流动’”。10月20日,获得“门前三包”流动红旗的七里坪社区沈家铺子店主欣喜不已。“门前三包”周巡查、月通报、季评比、年考核,每月考评结果进行“红黑榜”公示。落实“门前三包”,正成为州城居民、商铺的行为自觉。

为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五一”“十一”期间,恩施市在高速路口、机场车站、景区景点等人流量密集场所设置7个志愿服务岗、13个志愿服务点,安排专人开展旅游宣传、咨询、劝导服务。

文明新风劲吹,“志愿红”已成为硒都大地亮丽风景。2022年以来,恩施市着力完善“1+10+N”志愿服务体系,即1个“文明硒都·与爱同行”志愿服务总队,心连心、轻骑兵、好帮手、天使爱等10个特色志愿服务支队,N个志愿服务小分队。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4.64万人,有志愿服务小分队856支,他们深入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邻里互助、扶危济困、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用亮丽的“志愿红”,映照出恩施州城的真善美。

建管融合,提升宜居品质

便民、利民、惠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2年9月,恩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运行,标志着恩施市生活垃圾处理向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迈出坚实一步。

2022年11月,建设规模达日均10万吨的第四水厂建成投产,彻底解决恩施市龙凤新区及东片区的缺水问题。

2023年4月,总里程23.1公里、总投资10.75亿元的省级重点民生工程——车坝河引水工程完工通水,州城彻底告别水源单一、应急供水能力不足的历史。

2023年9月,恩施市清江民族学校迎来首批学生,该校占地4.6万余平方米,新增学位2490个。同年10月,金龙幼儿园、旗峰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幼儿园学位1520个,为孩子就读“家门口”学校再添实事。

厕位、摊位、车位,民生无小事。2022年以来,恩施市完成城区主次干道82座公厕改造升级。以火车站枫香坪农贸市场和舞阳坝生活超市为试点,对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改造,新增标准化摊位99个。采取老旧小区改造、增设潮汐车位、新建停车场等方式,新增停车泊位1396个。

“为党分忧情深似海,为民办事关怀备至”,10月24日,恩施市疾控中心宿舍小区居民代表为该小区旧改建设施工方送来锦旗。今年,恩施市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共实施3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343个小区832栋房屋15893户居民。

探索城市智慧化管理。通过数字赋能城市管理,全力打造智慧停车平台,初步建成“全城一个停车场”。截至目前,州城已有80个停车场7221个停车位接入智慧停车平台。

强化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对市容环境、宣传广告、街面秩序等6大类103小类城市事件和市政公用、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5大类127小类城市部件,逐项实行限时办理,最短4小时之内办结,实现城市事(部)件问题上报、处置、反馈、监管的闭环管理。

树立“大城管”格局下立体执法理念,强调综合执法、联合整治,强调文明执法、疏堵结合。先后开展建筑立面、“一店多招”、人行道秩序等9大专项行动,累计整治沿街建筑物墙体2615处;拆除大型钢架广告牌351处、破旧宣传栏346处、规范设置门店招牌427处,劝阻占道经营3276人次,规范临街商铺“七小”行业1.2万余家。

坚持干群共同缔造。今年以来,恩施市先后组织4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党员干部齐上阵,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围绕卫生死角、“牛皮癣”小广告、阳性积水等10大城市卫生顽疾,累计清理各类陈旧垃圾30余吨、乱堆乱放674处、“牛皮癣”小广告3000余处。

如今的州城,草成坪,林成荫;街头游园广场,景观特色鲜明;城市道路整洁靓丽,人车秩序井然;大街小巷干净清爽,市民其乐融融。“居者幸福,行者向往”的文明州城,正在全市80万名各族儿女的精心呵护下舒翼展翅、初现英姿。(恩施日报通讯员  李贵俊)

相关阅读

  • “硒客”共话新“硒”望

  • “恩施是世界硒都,大家都是‘硒客’,加上这次‘硒企’早餐会,恩施的发展会更加充满‘硒’望。”11月6日,恩施市委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恩施市第十期“企业恳谈会·亲清每月谈”。
  • 斑马线外3万和线内30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回应

  • 近日,有网友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段子称,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如果在斑马线上被撞,可以赔偿30万,如果是斑马线以外的地方被撞,只能赔偿3万,这个说法到底准不准确呢?对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 三门峡市审计局:现场整治共同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 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增效,11月3日,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三门峡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丽珍带领志愿者到老旧小区“结对共建”,与社区同题共答,并现场办公推动结对小区整治等工
  • 北城社区: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共建美好和谐社区

  •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全民参与、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连日来,北城社区紧紧围绕清水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
  • 玉门市:文明创建不停歇 工作成效显著

  • 玉门市新市区街道始终坚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民、惠民、利民的工作理念,从实处发力解决辖区“顽瘴痼疾”,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突出工作重点,持之以恒抓长效,辖区群众获得
  • 恩施市司法局三岔司法所法治守护好“丰”景

  • 普法活动现场。10月27日,恩施市三岔镇燕子坝村开展“吉祥燕子 乐享秋收”第三届秋社节,丰收大鼓、傩面秀、耍耍儿等节目火热上演,赢得现场群众阵阵喝彩。恩施市司法局三岔司法
  • 邹平市:争创文明城市 汇聚卫健力量

  •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邹平市卫生健康局立足本职、精准对标、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确保责任无盲区、工作不断档、活动有成效,将一项项“任务清单”变成了市民群众的“幸福清
  • 创文应当爱于心、践于行

  •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标志,是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鲜花和掌声送给新闻工作者

  • 视频:记者 王歆铭寒来暑往,四季轮回。11月8日,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伴着“立冬”悄然而至,一直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上午,秦皇岛日报社花香萦绕,问候和祝福
  • 哈尔滨首场冬雪,如约而至

  • 8日,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标志着冬天正式拉开序幕,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前两日降下的雪还未清理干净,当天中午,哈尔滨市又迎来了第二轮降雪,让人们体验到冬天的味道
  • 开展北大街道路整治工程 提升周边环境建设

  • 为进一步提升北大街周边环境建设,确保丰台区道路水毁病害安全应急整治项目的如期完成,区道路养护中心于11月6日对北大街全线道路进行道路整治修复,确保周边居民及车辆的出行安
  • 民勤:做好节水“大”文章 涵养绿色新动能

  • 水是生命之源,滋润着世间万物。近年来,民勤县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