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桓台:治理河道100多公里筑牢“防汛堤”

日期: 来源:淄博日报收集编辑:淄博日报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赵希翔

近期台风“杜苏芮”“卡努”接连登陆,带来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桓台县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风险,严阵以待确保安全度汛。

8月4日,在桓台县马桥镇胜利河沿岸,河管员正在查看河道水位,劝离垂钓人员,一旦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

2019年台风“利奇马”肆虐时,马桥镇境内的小清河出现洪水顶托,导致镇域内胜利河、杏花河、人字河排水不畅,曾造成内涝。其后,桓台县按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对这几处河道进行了加固,对河闸进行了改造提升,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安全。

“今年,我们成立了52支巡河队伍,备足了应急物资,对桥梁、河闸进行加固提升拓宽,同时进行了多次安置应急演练,对安全度汛充满了信心。”马桥镇副镇长赵静说。

河道万无一失,城区防汛同样不容忽视。今年,桓台县投资对城区主干路段进行了雨水管线提升,排水能力显著增强。在柳泉北路桓台大道路口以南路段,敷设了267米长的连接管线,雨水经管线排入乌河,同时新增3个检查井,方便维修清理。

“此段管线的敷设,缩短了柳泉北路的排水时间,有效缓解道路排水压力,方便了过往行人及车辆雨期通行。”桓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鹏说。

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防汛关键期,只有做好万全准备,才能打好防汛硬仗。自2019年以来,桓台县投资16亿元进行水利大会战,共治理河道100多公里,重构了全县水系,实现河湖互联互通,筑牢起防汛“安全堤”,确保“淄博洼地”安全度汛。


相关阅读

  • 三个“0”的背后——井陉县应对强降雨一线探访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日前,强降雨袭击我省。截至7月31日8时,石家庄市井陉县平均降雨量438.6毫米,最大降雨点降雨量达到695.6毫米。在这场罕见的暴雨中,井陉县却做到了无伤亡、无
  • 天津消防闻“汛”出击 逆“风”迎战

  • 闻“汛”出击,逆“风”迎战,天津消防坚决落实防汛预案各项保障措施,在防洪防汛第一线挑重担、打头阵。接力填沙袋15000余袋,24小时不间断巡视河道,切实守护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不要擅自返回"!涿州通告

  • 据“涿州发布”公众号6日消息,涿州市发布退水阶段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告知书。涿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退水阶段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告知书受上游强降雨形成的洪水影响,7月31日
  • 桓台县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解难题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李群“在得知我们融资需求情况后,银行迅速进行对接,第一时间组建项目团队,开辟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审批投放。”8月3日,山东博汇集团有限
  • 桓台:露天电影点亮居民夜生活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赵希翔8月1日晚,桓台县少海街道紫悦城社区天煜信园小区广场上,社区居民聚集一堂,兴致勃勃地观看爱国主义战争题材影片《八佰》。虽然没有宽
  • 桓台益民应急救援队驰援京冀抢险救灾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赵希翔 通讯员田辰珉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京津冀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出现险情及洪涝灾害,桓台益民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彰显淄博救
  • 沙墩河!变了!

  • 沙墩河是崮河的主要支流是流经东港区的主要河流之一两岸多以居民小区为主经排查沙墩河存在河道淤积严重水体流动性差等问题(整治前)今年为有效改善生态水环境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 甘靖中带队检查十三陵水库泄洪工作

  • 8月4日上午,昌平区委书记甘靖中带队检查十三陵水库泄洪工作。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一同检查。建于1958年的十三陵水库地处昌平区北部温榆河支流东沙河上,是一座以防洪、发电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桓台:治理河道100多公里筑牢“防汛堤”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赵希翔近期台风“杜苏芮”“卡努”接连登陆,带来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桓台县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风险,严阵以待确保安全度汛。8月4日,在
  • “沂源红”苹果亮相澳门获好评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刘伟 通讯员 张雅奇8月1日,在澳门JW万豪酒店举行的澳门山东社团总会第一届理监事就职典礼晚宴上,来自我市沂源县的“沂源红”苹果以口感汁
  • 常宁市洋泉水库管理局:金秋助学 逐梦护航

  • 通讯员 龙小云近日,常宁市洋泉水库管理局党总支书记、局长段满福率局班子成员和工会委员走访慰问今年高考优秀学子熊瑜琳,对她及其家人表示热烈祝贺。熊瑜琳母亲张敏是洋泉水
  • 沂源中庄:三轮车上的放映队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刘伟8月2日晚上7点半,太阳将要落山,知了也歇了,沂源县中庄镇胡家庄村小广场上却响起了欢快的音乐,不一会,三三两两的村民便摇着蒲扇、提着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