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河科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内科)高依赖病房揭牌

日期: 来源:大河报洛阳新闻收集编辑:大河报洛阳新闻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高菊 实习生 孔洛宜 通讯员 肖利珍

2月21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重症医学科(内科)高依赖病房(HDU)揭牌,将于3月1日开始收治患者。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河科大一附院副院长姜宏卫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仪式由重症医学科(内科)护士长张淑梅主持。

河科大一附院医务部总主任、重症医学科(内科)主任富奇志在欢迎词中表示,建设高依赖病房主要是基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需要,基于重症医学科学科发展的需要。对于重症患者,除了专业的治疗护理,家人的陪护是极其重要的。实现家属陪护及探视,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康复积极性,有利于病情恢复。高依赖病房作为ICU病房与普通病房之间的缓冲带,将成为重症康复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重症医学科高依赖病房将继续以高品质的医疗技术,用执着和坚守,构筑起守护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随后,姜宏卫为高依赖病房揭牌并发表讲话。他说,高依赖病房的成立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对医院的发展意义重大,它将为重症患者提供一个更舒适的治疗环境。希望大家以“患者满意、百姓放心、社会认可”为目标,全面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增光,为健康洛阳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揭牌仪式后,大家分别前往高依赖病房进行实地参观,了解病房布局和医疗配置。

相关链接:

高依赖病房(High Dependency Unit, HDU)是介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和普通病房的过渡病房。HDU是以ICU医护人员为主导,多学科团队(重症医师、重症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呼吸治疗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为核心,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准降阶梯治疗、早期康复介入、延续性康复训练,缩短ICU住院时间。HDU作为ICU和普通病房的“缓冲带”既可以给患者提供24小时密切医疗监测、护理,同时可以早期进行床旁康复训练,为积极提高重症患者的健康结局起到关键作用。

HDU为重症康复医疗行为提供规范、标准、严谨、科学的医疗场所,探视更加宽松,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支持的同时又可自由探视,家属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可以参与病人治疗护理与康复,实现家属与医护联合照护的愿望。其最大的目标就是帮助患者恢复最佳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生理相关指标达到相对稳定,保证最佳个体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

  • 生命的“缓冲带”,河南省首家高依赖病房揭牌

  •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陈琳 通讯员 肖利珍/文图“如果说重症监护病房是守住了患者的生命线,那高依赖病房就是助力患者快速康复的桥梁。”2月21日上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
  • 胃镜结束后长睡不醒,竟和她长期失眠有关

  • “醒一醒、醒一醒…”,胃镜室里响起穿透力极强的呼喊声。如果不是大家听得真真切切,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从声音中可以听出,应该是刚才做胃镜的那个人没有醒。尽管大家知道这家
  • 中国最牛“偶像”,复出了!

  • 前不久,医保谈判“国家队”出征了,一场“灵魂砍价”再次上演。SMA(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一款口服药——利司扑兰,从起初的1瓶5298元/瓶被“砍”到3780元。要知道,利司扑兰的市场价曾
  • 营养支持,让结直肠癌患者加速康复

  • 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发达国家24%-65%患者是处于营养不良风险状态下接受择期手术。结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因肠道梗阻、活动性/慢性便血等引起导
  • 氢气的医学用途以及安全性分析

  • 氢是自然界中最轻也是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它是组成水和地球上所有有机物的重要元素之一。国内外关于动物研究的临床试验表明,摄入适量的氢气 、 注射或饮用富氢盐水会减少氧化应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河科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内科)高依赖病房揭牌

  •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高菊 实习生 孔洛宜 通讯员 肖利珍2月21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重症医学科(内科)高依赖病房(HDU)揭牌,将于3月1日开始收治
  • 实干中国 | 戈壁滩上输气人

  • 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戈壁滩上主要负责我国“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气集中计量外输任务“一,二,三!”三秒钟管道流过的天然气量够5000个家庭用一
  • 建设美好雁塔 | 携手“组团”帮扶 实现教育共富

  • “首先,热烈欢迎雁塔的同行前来我校工作,佳县二小属于新建学校,占地面积18.2亩,24个教学班,可提供1080个学位,是我们县精心打造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学校……”座谈会上,榆林
  • 湖北十堰:推动汽车工业换道领跑

  •   新华社武汉2月21日电 题:湖北十堰:推动汽车工业换道领跑  新华社记者李伟  每隔2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自今年春节后开工以来,东风小康十堰基地空港工厂总装车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