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龙年国潮时尚从一条马面裙开始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春天来了,国家植物园、颐和园、圆明园、景山公园等景区迎来不少赏花游客,其中,很多年轻人穿着传统服饰在红墙边、梅花下拍照,很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今年春节期间,穿马面裙拜年或是着传统服饰在景区拍照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在春晚舞台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四位表演者的惊艳亮相,让人们看到了宋锦马甲、香云纱外套、刺绣马面裙等传统服饰的东方美,更是助力传统服饰尤其是马面裙成了今年中国风穿搭时尚的爆款。

游客身穿传统服饰在景山公园游玩 本报记者 陈晨 摄

国潮风尚

“春节期间,我穿着明制汉服参加了2024明十三陵新春国潮游园会。游园会上有古风市集和踩高跷、舞龙舞狮、明代服饰巡游等活动,徜徉于其间,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明朝的繁荣景象里,游玩体验非常好,拍照也漂亮。”北京市民刘女士说,放假前她就做了攻略,为这次游园会特意买了明制汉服,而且汉服里的马面裙平时也可以穿。现在春天暖和了,更要把马面裙穿起来。

“我是因为2022年7月某国际品牌‘抄袭马面裙’事件才了解马面裙的。它和百褶裙比较像,还有传统汉服的味道,可以和很多日常服饰进行搭配。”在上海工作的于女士说,从去年开始,她就在上海街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穿着马面裙。不只是年轻人穿,还有一些阿姨也会穿马面裙去公园走秀拍照。

“有不少汉服博主、爱好者自发科普马面裙的相关知识,给出马面裙的日常搭配方案。今年春节,我就跟着时尚博主学习买了一条红色的马面裙,当成拜年服。”于女士说。

多个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传统服饰的搜索量暴涨,马面裙成为传统服饰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3月6日,抖音电商发布的《2024抖音电商女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女性用户在抖音电商消费新中式服饰的订单量同比提升195%,其中马面裙的订单量同比增长841%,汉服、宋锦外套、香云纱服饰的订单量增速也相当可观,分别同比增长336%、225%、112%。

上海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院长闵杰认为,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马面裙的火热体现了当下年轻人的文化自信,是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也是新时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年锦》中马面裙的亮相进一步推动了它的传播效应,同时,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复兴也为马面裙成为热点创造了契机。

发展迅猛

刘女士说:“我如今开始喜欢穿马面裙,一是因为它价格不贵,二是因为它很方便穿着。而且在景区游玩时拍照效果好,参加传统民俗活动,很有沉浸感。”

也有不少传统服饰爱好者说,自己在研究哪里拍传统服饰最“出片”的过程中,还会发现很多小众“宝藏”景点,也以此为契机,对当地历史文化、人文风貌、古建筑等有了更多了解。闵杰也认为,着传统服饰出游折射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今年春节期间,“穿汉服可免费乘坐苏州地铁”引发热议。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此前发文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着全套传统汉服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乘客,可向车站工作人员提出免费进站申请。无独有偶,近年来,有不少景区也推出穿传统服饰免费入园、免费游览等活动,尤其吸引众多女性游客。而在传统服饰的选择中,马面裙颇受欢迎。

据了解,马面裙发展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宋代称为“旋裙”,明代裙子不断发展成熟,占据主流地位,到了清朝乃至民国均有演进。现在电商上售卖的马面裙是一种改良款,有些在侧面安装了拉链,代替传统的腰部系带,还有的童装类马面裙全部做成松紧式的,方便孩子穿着。

记者在淘宝天猫上搜索发现,销售额最高的几款马面裙产品集中在两三百元的价位,和购买一条普通的裙子没有很大差别,还有更多店铺售卖的马面裙不超过百元。另外,许多品牌利用技术手段,降低汉服的购买、穿着门槛。例如,汉服品牌织造司,通过改良面料组织和压褶工艺,使马面裙可以机洗,降低了洗护方面的隐形经济成本。

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创新,民众的追捧,让整个传统服饰行业都在受益。例如,在西安,传统服饰文化已经发展成一种不容忽视的产业力量,呈现出文旅融合新业态。近两年集中在西安钟鼓楼、小寨、大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长安十二时辰商圈的传统服饰馆扩展到数百家,全市可以进行传统服饰妆造的摄影工作室、影楼达到近千家。

在上游工厂,如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的家纺产业基地,原本用来生产窗帘和沙发布的机器,因其特殊的织锦工艺可用于马面裙生产,今年都被用来赶制马面裙面料。目前,当地已有100多家企业转型生产马面裙面料,日产量达3万多米,可制成近7000条马面裙。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也是我国的传统服饰生产销售基地之一,年销售额超70亿元。今年,曹县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亿元。

完善产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我国传统服饰相关企业有5853家。近十年,我国传统服饰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传统服饰相关企业新增2686家,同比增长355.25%,达近十年增速峰值。

尽管目前传统服饰行业已初具规模,马面裙的走红也给行业带来新的契机,但传统服饰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秘书长陈斌列举道,许多企业对传统服饰文化了解得并不全面、透彻,符合市场的创意不足,设计创新能力差。大量小作坊企业涌入行业,有克隆抄袭、版权混乱、材质良莠不齐、加工粗糙等问题。此外,高端传统服饰的刺绣、印染等工艺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却缺乏品牌知名度,销售不畅,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产品的研发。

陈斌建议,企业要在理解传统服饰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展服饰创新。一方面让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成为现代服饰的灵魂;一方面让传统与现代结合,让具有符合市场创意和专业设计的服饰能够在市场畅销,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并形成中国服饰的知名品牌。所以,传统文化、现代生活、融合创新、巨大销量是企业进行传统服饰创新的几个关键词。

对于未来如何让这股马面裙热甚至是传统服饰热持续下去,闵杰建议,首先要完善产业链,比如在旅拍领域打造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服饰品牌。其次,要推动“传统服饰+”融合发展,推出“传统服饰+影视、传统服饰+非遗、传统服饰+节庆、传统服饰+文创”等产品,尝试与更多传统文化链接起来,完成服饰与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探索,推动传统服饰产业长效发展。(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王诗培;编辑:宋雨秋)

相关阅读

  • 太原这家博物馆→ 穿汉服可免约入馆

  • 春节期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穿传统汉服入馆免预约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许多身着汉服的游客来到馆内,他们在欣赏精美壁画的同时,也为博物馆增添了
  • 捕捉美好瞬间,大武汉“樱”你而美丽

  • 捕捉大武汉的美好瞬间,赢取赏花门票、奶茶券以及丰富的大武汉客户端文创产品奖励!3月16日,在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上线三周年的活动现场,“大武汉”第四届手机摄影大赛正式启动,
  • 陈坤走访部分安蔡楼镇“万村共富”计划村

  • 3月14日,县委副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专班组长陈坤及工作队一行到安蔡楼镇“万村共富”计划村展开走访调研,对安蔡楼镇党委政府的创新工作举措及取得的成绩给予肯
  • 当千年泉城邂逅汉服花朝,在繁花中体验浪漫盛世

  •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起源于春秋时期,节日习俗初步形成于晋代,盛行于唐代并以
  • 两部门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

  •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通知,2024年将共同组织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该项工作将在传统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县域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 离石区法院: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巾帼风采

  • 本报讯 (记者 刘小宇)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为纪念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凝聚巾帼力量,展现女性风采,3月7日,离石区人民法院举办“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竞绽离法巾帼芳华”主题系
  • “马面裙”们,如何拉伸“国潮”产业链条?

  •   3月的泉城,春和景明。石板桥上,不少年轻人身着汉服沐浴阳光,闲庭信步于曲水亭街等济南网红打卡地,好不惬意!  近年来,随着东方美学的审美趋势在国内外流行,马面裙等汉服产品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龙年国潮时尚从一条马面裙开始

  • 春天来了,国家植物园、颐和园、圆明园、景山公园等景区迎来不少赏花游客,其中,很多年轻人穿着传统服饰在红墙边、梅花下拍照,很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今年春节期间,穿马面裙拜年
  • 芗城首座!迁移改造已动工!

  • 近日,芗城区金河广场小区配电站迁建改造工作正式开工了。这次动工,标志着芗城区中心城区住宅小区低洼配电站房迁移改造工程项目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这一工程是我区一项重
  • 春日野菜抢“鲜”上市是否唤醒旧时记忆?

  • “妈,我今天在早市买到一兜面条菜,摊主说拌面粉蒸熟特别好吃,你吃过没有?”3月16日一大早,市民毋婷婷带着野菜来到妈妈家,递过来春天里的“一口鲜”。看着女儿带来的野菜,毋婷婷的
  • 东台市新街镇:义务植树推动绿美生态建设

  •   中宏网江苏3月17日电 3月11日下午,东台市新街镇农业农村局、新街旅游条线与东台农商银行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服务队结对的新街小学五年级学生,共同走进盐城张謇盐垦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