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密切鲁台职教合作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日期: 来源:中国经济长江号收集编辑:中国经济长江号

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品,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山东地区基本建立起了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资源共享等多种产学合作培养模式,这为推动其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相对于台湾的技职院校而言,在制度完善、合作机制、教师队伍等方面仍存有较大差距。所以,密切鲁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实现两岸教育资源的互惠共享,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鲁台两地职业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台湾技职教育经过七十余年的变迁,已然生成了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师资力量、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以及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等方面显著占优,但面临着 “少子化”、优质教育资源闲置等问题的严重冲击。相比之下,山东职业教育拥有着广阔市场,合格生源充足,且在特色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训中心打造等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鉴于教育制度和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无法完全满足省内“三圈”经济区建设对于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有效供给。因此,积极拓宽鲁台两地职业院校在校际融合方面的交流渠道,有助于汇拢优化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并肩提升两地职业教育办学品质,培养适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

两岸同胞同文同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双方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尤其是发源于山东的儒家文化在台湾不断衍播。作为重要文化传承载体的教育,在承传文化方面一直施展着不可抵换的力量。故而,鲁台两地职教界同心并力,通过开展人员互访和教材共用等多形式沟通,对“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理念在社会层面的传播大有助益,进而凝聚更为广泛的共识,即联成一气的鲁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宝贵财富和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一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携手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坚定互信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除了通过加强政党之间的政治互信外,两岸人民心之所系的民族认同和原生情感则是更持久、更广泛的互信,即让台湾民众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得到真正感悟,要求同存异、平等协商、共创双赢。现实表明,只要两岸民心归向,就能够用能力与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两岸至盼走和平之路、共同繁荣发展的意志就能凝集起来,形成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近年来,山东积极推进鲁台两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形成了一中心、两会议以及一大赛的主要框架,合作关系趋于稳定,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人才互引环境不断优化,缩小了两岸民众之间的心理跨度,打破了部分隔阂与错会,扩充了双方的利益交集。因此,密切鲁台职教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归属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新局面,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新时代祖国和平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进了民意认同。(亓晓飞)

相关阅读

  • 两岸一家亲 旅游聚民心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明确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台湾居民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心之相系、情之相融。通知的出台为台湾同胞到大陆游览大好河
  • 昌平区政协领导与锡林郭勒盟政协领导座谈交流

  • 5月24日,区政协领导与锡林郭勒盟政协领导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围绕助力京蒙协作深入开展,搭建两地合作“政协桥梁”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为深化京蒙协作作出政协贡献。区政协主席王
  • “5·18”闭幕 创下多个历届“之最”

  • 观展人数达33.1万人次 ,成交总金额超百亿元 !5月22日,第六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5·18”)在福州圆满落幕。据悉,本届“5•18”特色鲜
  • “两岸科创容器”行动在平潭上线

  • 22日下午,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发布了“两岸科创容器”行动。据悉,“两岸科创容器”行动旨在为台湾专才提供一系列的创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提供量身定制的专利服务,助力他们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密切鲁台职教合作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 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品,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山东地区基本建立起了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资源共享等多种产学合作培养模式,这为推动其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福山区应急局开创安全工作新模式

  • 为进一步做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福山区应急管理局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举措,以部门为桥梁,建立省级专家关联企业安全生产帮扶检查机制。通过省级安全专家指导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