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视频|邸楠:最大的北方石头城石峁如何寻找安全感?

日期: 来源:文汇报收集编辑:文汇报

 邸楠视频精选题目

安全感需求,自古人皆有之。在物资并不很丰沛的史前时代,精神慰藉显然是安全感的主要保障。

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石峁考古队副队长邸楠的主题演讲《公元前三千纪的陕北高原》中,便有迹可循。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在榆林的北方石头城石峁,尽管在资源稀缺的竞争中,已筑起了坚固的城防,但这座东亚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里,先民仍通过流行的原始宗教仪式,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

比如流行有今人难以理解的“残酷”的祭祀杀戮。在外城东门址K2祭祀坑里的24具人头骨,经体质人类学鉴定,多是二十几岁的青年女性,部分头骨留有砍斫和烧灼痕迹;比如,皇城台区域,集中发现了一二百件用羊或鹿的肩胛骨做成的卜骨,“这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一处史前占卜遗存,暗示着当时皇城台上居住着掌握祭祀权力的巫觋阶层。”再比如,制作精巧的骨质口簧,就是成语“巧舌如簧”中的簧,这种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可能是巫觋阶层举行宗教仪式用于通神的工具。”似乎与九千年前贾湖用丹顶鹤制造的骨龠殊途同归。

在经常面临外力竞争,而认知力有限的史前时代,先民们对于驱鬼辟邪,获得精神保障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也逐渐促使中华礼制的逐步发展、成熟。四千年前中华大地上最早国家的面貌徐徐呈现。

 石峁新发现用于占卜的大量卜骨

文汇讲堂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启动的159期“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跨年四讲,引发了全国各地专业关联听友和考古爱好者的极大兴趣。现应听友要求,在各期整理稿之外,截取12位学者演讲核心内容视频予以刊发。

高江涛、邸楠、赵海涛三位学者共同主讲系列讲座之四——159-4《4000年前:中国的古国迈向王国》。在刊发的这段视频中,邸楠详细介绍了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聚落八大方面的主要变化,也是繁盛了500年之久的石峁遗址的主要特点。

 

点击观看视频片段,时长16分12秒

专业听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郭明研究员刚刚出版了新著《红山》,她全程聆听了四次系列讲座。“我很想知晓本地考古领域之外的信息和视野,希望从中能获得启发。”听完邸楠的主题分享,她对讲堂分析,石峁壮观的城址、精美的石雕以及石墙内的各类玉器都足以引人注目, “石峁是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域王权国家’形成前,社会急剧变革期的产物。”这一时期社会群体间冲突和竞争加剧,出现了以防御功能为主的石城址。皇城台的辉煌建筑应该是石峁城址繁荣时期的代表,是社会鼎盛时期的一个断面。作为同行,她迫切希望后续的考古工作可以展示其形成发展直至最后衰落的完整社会图景。

联想到自己正在和贾笑冰团队一起发掘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郭明认为,石峁遗址阶梯状的护坡石墙特别壮观,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虽然没有发现明确的城,但第一地点以砌石作为边界形成的阶梯状高台的建筑特征却与石峁遗址颇有相似,或者可以说,“石构建筑不仅是石峁遗址,也是从东北向西北沿长城一线较为普遍出现且延续时间很长的传统,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看待这种相似性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2023年1月7日,邸楠主题演讲截屏

与专业启发、比对相比,陕西听友、从事纸质文物修复的王静把这次文明系列当作一次难得的学习进阶机会。作为一名可移动文物修复人员,她痛惜大量可移动文物因科技条件限制而未得到非常妥善的保护。听过邸楠讲座后,石峁遗址发掘中对于城墙、器物年代的碳-14测年,石雕的修复,让她特别感慨,“我再次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文保工作者可以借助科学仪器更全面、准确地掌握文物病害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

她也满怀抒情地告诉记者,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她就像一个行走在漫漫时间长河里的旅人,一路风尘仆仆,目的地在更远的未来。“而当她恰好路过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又足够幸运的与它相遇,请给她提供一个歇脚的地方,为她添些补给,备足干粮,她会感激地把自己所知道的故事都讲给你听。”

 扫码做第四期自测题,知晓古国和王国更多文明信息

本期视频由合作方澎湃新闻网制作,并同步刊发。欢迎听友点看上方视频片段,也欢迎阅读全文链接,并在看完这一期三讲后扫码做自测题,感受4000年时段古国迈向王国时期的各地早期国家的魅力

 扫码观看文明系列四讲12位学者视频演讲精选。 海报制作:王梓含

文末链接:

邸楠:石峁,陕北高原上最早形成的早期国家|讲堂159-4②

视频|陈胜前:玉琮特定含义为何离不开中华文明语境?

视频|李新伟:当陶寺的墓葬里发现了来自四方的物品

视频|吕厚远:万年前北方驯化了黄豆,南方营养何来?

视频|冯时:聪明的古人8000年前如何“观天象授人时”

视频|张居中:9000年前贾湖人数学物理化学该得几分?

视频|蒋乐平:太阳纹彩陶是上山稻作农业的证据吗?

视频|刘斌:申遗前的精彩,发现贵族大墓和良渚古城

视频|韩建业:陇东南佐5000年前竟有水利工程

视频|贾笑冰:牛河梁先民创举,开山建台为与天对话

视频|高江涛:陶寺人在四千年前就知道要远离噪音区?

视频|赵海涛:夏晚期都邑二里头,谁坐在双轮车里?


  作者:邸楠 李念

       视频:制作:王云瀚  监制:李念  吴英燕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河北发现华北地区最早石叶技术制品

  • 图为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新庙庄遗址出土遗物。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18日召开,投票选出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新庙庄遗址、张家口市尚义
  • 全省六个作品入选|祝贺“饺子兄弟”!

  • 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文化精品征集推荐活动近期公布了优秀作品入选名单共评选出70项优秀作品涵盖图书、歌曲、戏剧、广播剧、动漫作品、电影、电视剧、美术作
  • 重磅!2022年河北省六大考古新发现出炉

  • 河北日报客户端 河北日报2月18日讯(记者史晓多)今天,在2022年度河北省田野考古汇报会上,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包括阳原县泥河湾新庙庄遗址、尚义四台遗址、武安市赵窑遗
  • 天气又要变?20—22日陕西有阴雨雪天气

  • 受短波槽东移影响,2月20日至22日我省有一次阴雨雪天气过程。陕北、关中北部、秦巴山区有雨夹雪或小雪,秦巴山区局地有中到大雪,关中南部、陕南有小雨或雨夹雪。过程累计降水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西安市浐灞十六小举办一年级心理健康讲座

  •   阳光讯(苏航 记者 张允铎)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收收心、快速适应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