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藏在雪域高原深处的果园

日期: 来源:中国石油报收集编辑:中国石油报

果园全景。

去过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人都知道,海拔3780米的果洛州是青海省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最差的一个州,这里除了“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之外,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竟然找不到一棵树。然而,在中国石油青海销售果洛分公司的阳光棚中,员工们用坚持和信念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开辟出一片“绿洲”。“绿洲”里,果园生机盎然,与一墙之隔的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青海高海拔地区由于缺氧低温,在户外是种不活蔬菜和水果的,几十年前连最基本的土豆都要依靠隔壁省甘肃支援。事情还要从2012年说起。青海销售公司党委为改善高海拔地区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为果洛分公司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阳光棚。最初的阳光棚内只有4块草坪和几棵榆树,员工们觉得倒也新鲜。2020年,分公司党委发现,近几年,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让果洛员工流失严重,想要留住员工,就先要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大家便开始研究怎么利用好这1500平方米的阳光棚。党委书记孙科技发现,阳光棚内草坪容易滋生一些有害昆虫,不仅伤害植被,而且容易伤人。再三思考下,他想以栽种果树来进一步美化这块小环境。为此,他还专门走访了政府单位的阳光棚,但政府单位阳光棚投入资金高,专人维护更是一笔高额支出。回到单位的孙科技决定咬咬牙,拉着全体员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不务正业”开始了。

逃不过的“万事开头难”。下班和周末时间,孙科技先召集人开始分工、熟悉情况。但这对于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80后、90后来说真的基本没有任何经验,面对着杂草丛生的景象,只有唏嘘声。孙科技一本正经地开始给大家上课,从怎么翻地,到种植什么、怎么种植、如何维护,讲得头头是道。后来大家才知道,他毕业于西北农大。用他的话说,他本身就是农民的儿子,大学期间又就读于农林院校,虽然学的是土壤化学,但天生对土地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加上这段时间,孙科技从网上学习搜集了很多相关知识,这一下就有点像“开了挂”一般。

开垦土地。

说干就干,但是果洛分公司的机关仅有15个人。别看小小1500平方米的地,在海拔3780米的地方,把原有草皮全部翻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如背负着几十斤的重物在劳动。他们就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翻地,这片草地一翻就是半年。这半年,你一锄头我一铲子的,虽然时间长,但是大家热情不减,为了播种,大家互相鼓劲,努力付出。别小看半年的翻地劳作,可是给果洛分公司机关干部员工深深上了一课,很多党员都纷纷表示:“党课、党日活动还能以这种形式来开展,真的很不错。”有的员工还表示:“半年的时间,身体素质都好了很多,比花钱到健身房锻炼不知道好哪去了,每天晚上不用躺着刷手机了,而且很有意义。”

成了农作物“专业种植户”。土地翻整好只是开始,种什么植物好?种什么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感?什么样的植物好打理?这才是重头戏。通过实地调研、翻阅资料,最终决定以种植果树为主,这样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满足员工舌尖上的欲望。为节省费用,所有苗木和有机肥料都从网上选购,孙科技依旧带领大家从网上学习种植技术,大家也开始纷纷利用资源。“我老家是安徽的!我奶奶会种果树。”有的员工打电话向亲人学习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直接去别的政府大棚“偷师”,去现场学习后拿回来自己用。就这样,在仅仅1500平方米的阳光棚内,种植了苹果树、梨树、水蜜桃树、蟠桃树、橘子树、石榴树、核桃树、桂花树、无花果、葡萄等苗木14种,共计90多棵,红豆杉、草莓、藏雪茶等640余株。再后来,有了前面的种植经验,分公司机关员工想着不仅要吃上水果,还要吃上新鲜蔬菜,便利用蔬菜大棚种植茄子、辣椒、萝卜、黄瓜、西红柿等无公害蔬菜10余种。

享受自己亲手打造的“世外桃源”。都说在高原生活,要像一个老者那样,慢慢地走路,轻轻地说话……然而在这片绿洲上,却总能看到员工们休闲运动的场景:羽毛球在夕阳的照耀下欢快地跳动着;乒乓声夹杂着观众的叫好声不绝于耳;台球的出杆声清脆悦耳;在健身器材的撞击声里大汗淋漓……

2023年的春天有点特别。当玛沁县风沙漫天的时候,果洛分公司生活大棚中却盛开着各类鲜花,五颜六色、芬芳馥郁、此起彼伏、十分壮观。

文体活动。

朝阳升起的时候,员工在这里办公;夕阳余晖下,员工在这里生活,三三两两,欢声笑语,卸下疲惫,形成了一幅温馨祥和的美丽画卷。“在高海拔地区工作会更疲惫,一天工作后总感觉胸闷不舒服。现在下班后,我们都喜欢在这里待一会,看到茂盛的树木和果实,感觉疲惫瞬间就被治愈了。”分公司三岔口加油站经理马秉强下班后,总喜欢来树旁坐坐,沏上一杯茶,在满是绿色的环境中享受这难得的美好。

“我们吃到了自己亲手种出的蔬菜和水果,不但体会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快乐,还得到了属于‘绿色食品’的那一份健康。”分公司团委书记宋学娟边摘水蜜桃边说道。

现在,在这片“绿洲”上,上演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景象。6月香甜诱人的草莓,7月软糯多汁的桃子,8月清脆爽口的苹果,还有应季的各类绿色时蔬。各类水果蔬菜已走进机关食堂和州属各加油站员工的餐桌,惠及员工50余人,在优化员工餐桌品类和质量的基础上年节约员工餐费近3000元。(青海销售)

来源丨《中国石油报》北方周末

作者丨张爱民 赵程皇

图片丨刘玉彬 闫允青

编辑丨冯军

责编丨华槿颜

相关阅读

  • 奋斗正青春 启航新征程

  • 9月12日,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团委(青工委)联合党委宣传部、员工职业发展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调度管理处共同开展“奋斗正青春 起航新征程”2023年新入职员工系列活动,71名新员工参
  • 浅析农商银行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贯穿主题和核心要求。农商银行要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内涵和要求,更要统筹处理好各方关系。一、准确把握
  • 有机枸杞,青海林草打响高原特色品牌

  • “世界枸杞在中国,有机枸杞在青海。”在近日召开的青海省首届枸杞产业发展大会上,大会标语赫然醒目。枸杞发源于中国,在中国北方多省均有栽培。青海发展有机枸杞,打响有机品牌,底
  • 工程建设公司海外员工看中国活动侧记

  •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中国行,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心情难以言表,这对于我和我的家庭都是非常宝贵的经历。没有中国石油,一切都无从谈起。”9月12日,工程建设公司
  • 农发行中山市分行多措并举筑牢合规底线

  • 今年以来,农发行中山市分行坚持把合规管理放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合规护航发展”主题系列活动,持续增强合规意识、筑牢合规根基,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把手”
  • 青海拉面进江苏高校,拉面小哥烹调“苏青情”

  •  中新网西宁9月14日电 题:青海拉面进江苏高校,拉面小哥烹调“苏青情”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9月,开学季。青海拉面小哥马军辉开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青海拉面”窗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藏在雪域高原深处的果园

  • 果园全景。去过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人都知道,海拔3780米的果洛州是青海省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最差的一个州,这里除了“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之外,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竟然找不到
  • 青塔街道开展爱“新”义诊送健康活动

  • “我们平时工作都很忙,身体出现不舒服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次义诊活动就是雪中送炭,感谢青塔街道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心关爱。今后,我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为基
  • 纪念铁人百年诞辰主题征文选登丨追光

  • 小时候,铁人精神是标语,是图片,是故事,也是父亲油迹斑驳的红色工服和布满泥土的黑靴子。求学时,铁人精神在一次次的野外地质实习中直观地体现在一些身临其境、具体可感的细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