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让非遗“活”起来的济护实践

日期: 来源: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收集编辑: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一所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资源。近日,学院组织了多场非遗主题活动,并通过系列“组合拳”,充分结合学院特色中医药文化,让非遗在校园“活”起来,“火”起来。

“党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如何促进非遗传承和创新,助力学院和地方的融合发展,这是学院派驻商河县郑路镇张王村第一书记郝良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党建+非遗”就是其中一个路径。近日,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党委,学院药学系党支部、行政五党支部在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共建活动,双方共同探讨了非遗传承与药学专业建设的契合点。现场,学院聘请“手工扫帚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志辉为技能大师,并成立“非遗传承与创新工作室”。

在郝良强看来,通过“党建+非遗”,不仅打造了学院特色党建品牌,还充分调动党员并带动更广泛的师生群体参与到非遗文化活动中来。让非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更成为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院在帮扶村筹建了“非遗工坊”,指导帮扶村发展村集体产业,在非遗企业设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药学系师生考察非遗制作现场……

药学系师生考察非遗制作现场

通过“党建+”,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持续深入挖掘药学文化与非遗传承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乡村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与专业技术相结合,为非遗注入了时代活力。

非遗进校园,将非遗融入教学与实践

刷墨、铺纸、刷印……一张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就呈现眼前。

近日,学院公共卫生系的学生在“大师讲堂”上体验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看似很容易上手的年画背后,体现的是传承了600余年的文化匠心。

同学们体验年画印制

此次“大师讲堂”为首次开讲。首讲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年画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市级传承人、潍坊杨家埠年画老字号“恒星义画店”第二十一代传人杨海军,现场讲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并让同学们体验年画印制技法,充分体验非遗的活力与魅力。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大师讲堂”将不定期推出非遗主题特色课,希望通过类似体验课,推进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传承相结合,让学生“内修心、外提技”,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承者,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目的。

除了保护与传承,让非遗“活”起来更在于发展与创新,将“非遗”融入校园生活。学院通过不断完善校园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将非遗融入教学与实践,推动非遗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积极推进非遗进课堂,构建具有较高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的非遗项目课程,提升学生对非遗的认知水平。在今年各系部的“劳动周”期间,学院深度结合专业特色,以课堂为主阵地,先后开设了软陶、折纸、木刻等非遗课程,研发、生产制作中医药工艺品,如药学系的“天然冷制法手工皂”课程,充分利用校园内皂角、金丝皇菊等原材料,沿用古法,将天然植物油低温皂化,成品不添加合成香料、色素、防腐剂,甘油含量高,洗后肌肤湿润柔滑,符合绿色生活的概念。除此之外,学院师生还共同研发了中药香囊、中药饮片、中药传统丸剂等创新创意产品。

公共卫生系学生制作药皂

举办特色展览,打造“创意济护”品牌。学院图书馆先后举办了纸雕创作赛、剪纸艺术秀、折纸创意赛,同学们以纸为媒,让非遗技艺在指尖流动传承。最终获奖作品在图书馆进行了集中展示。系列展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和传承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让古老的手艺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焕发出新生机。

搭建非遗平台矩阵,让传统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

近年学院对非遗工作高度重视,作为济南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院聚焦长远,充分挖掘学院中医药特色,将中医药非遗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搭建非遗平台矩阵,与国内多家非遗传承单位企业、高校等联合开展教学实践与合作,让传统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

搭建全国性交流合作平台。2023年底,全国传统医药非遗传承创新合作共同体成立,学院当选副理事长单位,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指导下,与全国70余所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共同探索传统医药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发展、传统医药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校企合作创新创意平台。从“技能大师工作室”“中药传统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到“非遗传承与创新工作室”,学院持续深化与省内知名企业、非遗大师的合作。近年,学院聘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李宗保,中药炮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敬军两位技能大师为客座教授,并成立“宋希贵大师传承工作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膏滋药制作技艺传承工作站”“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性项目九制泰山黄精的九蒸九曝工艺传承工作室”。通过搭建非遗平台,进行课程研发、非遗调研、参观学习,让非遗大师深度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用大师的“匠心”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搭建学院中医药文化教育普及平台。学院目前正着手扩建中医药博物馆,该馆收藏了具有中医特色和齐鲁本土特色的上万份中药标本、5000余份人体解剖标本和6千余套馆藏中医药古籍,扩建后的中医药博物馆将成为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基地和社会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关阅读

  • 美声 |《星光如海·致冼星海》

  • 陈洁,演唱者。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声乐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歌唱家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三届侨界专
  • 增加470亩!丽水学院西扩发展备用地获批复

  • 日前,丽水市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听取了丽水学院校园规划修编设计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原则同意该方案。汇报方案中明确“划定学校西面约470亩土地红线(笔架园西北侧区域),作为学
  • 【中医养生】中医为什么不建议你早上洗头?

  • 问:为什么不建议你早上洗头?两个原因——1.睡前洗头,洗掉尘埃晚上洗头,不但可以把白天所吸附的灰尘病菌洗掉,而且用了护发产品之后头发吸收了营养,夜里睡觉的时候,营养正好可以被
  • 我国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一蛇类新种

  • 记者6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来自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现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让非遗“活”起来的济护实践

  •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一所学校“软实力”的
  • CCTV15《乡音乡乐》走进石棉 | 《石棉壮歌》

  • 6月11日晚,CCTV-15《乡音乡乐》四川石棉精彩上演,《石棉壮歌》即将震撼来袭!这里有雪山的霸气、草原的辽阔和川西儿女的风采。敬请锁定CCTV15,一起见证这场视听盛宴!
  • 端午返程客流高峰到来,十堰东站加开了14趟列车

  • 6月10日是端午假期最后一天,十堰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6月10日上午,记者在高铁十堰东站看到,旅客正在有序排队安检进站,客流量明显增多。高铁十堰东站值班站长赵玲介绍,端午假期
  • 济南黄河沿岸,数万亩金色麦田正收割

  • 6月8日,济南黄河北岸的金色麦田一望无际,大型收割机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仿佛一艘艘巨轮在金色海洋里航行。据了解,今春济南周边风调雨顺,借助黄河水的灌溉,小麦亩产基本都超过一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