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走,逛逛咱浙大果园!

日期: 来源:浙江大学收集编辑:浙江大学

在紫金港校区,有两个生长着十余种果树的果园,四季更替,这里始终生机勃勃。黄色枇杷、红色石榴、紫色葡萄......色彩缤纷、果香四溢,让路过的师生忍不住驻足观赏。这些果树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无言的老师,生动地传授专业知识;它们又是珍贵的材料,育出丰硕的科研成果;它们还是宝贵的基地,见证劳动与丰收的喜悦。今天,一起逛逛咱浙大果园!


灵活的教案,十足的“后劲”

由于最初种植以梨和桃为主,大家习惯称这两个果园为“梨园”和“桃园”。梨园位于风雨操场南侧,占地15亩;桃园位于月牙楼旁,占地7亩。随着15年来种质资源的不断引进,枇杷、枣、石榴、板栗、苹果、杨梅、柑橘、柚、柿、樱桃、葡萄等果树陆续在这里安家。

桃园

相较于新开辟的桃园,梨园的历史要长得多。这里的600多棵梨树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吴耕民先生自日本引进的一系列改良的砂梨品种。

在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很少开展果树杂交育种,砂梨育种更是空白。在吴耕民先生的带领下,沈德绪教授等人选育出一系列砂梨新品种,尤其是1962年成功选育出果实较大、栽培性好、品质优良等特点的“黄花”梨品种,成为上世纪末长江中下游砂梨的主栽品种,为我国梨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三代浙大人的努力,直至本世纪初,梨树种质资源圃的梨树品种已达数十个,并在2008年由华家池果园和果树种质资源圃搬迁到紫金港校区,完整保留了浙大自主培育的如“黄花”“雪青”“杭青”“杭纪”“新雅”“西子绿”“雪芳”“青魁”等多个梨树品种。丰富的种质资源成为园艺学、植物保护等多个专业教学实习的绝佳场所。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习I》是园艺学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一到上课时间,同学们就到果园中集合。该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用一整年时间,带学生参与果树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果园中授课,教案是十分灵活的,发生的任何状况,都可以用于教学。2021年梅雨季节长、夏季高温,导致梨树全部在夏季落叶,出现了秋季二次开花的现象。“一旦发生这种现象,来年春天梨树开花会受到巨大影响。”于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白松龄研究员立马新增内容,安排同学们观察“秋季二次开花对梨树次年开花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白松龄在梨园中给学生上课

同学们反映,实践课的“后劲”也很足,“一次逛水果店,组里的同学们站在葡萄货架前都走不动了,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在夏季疏果阶段如何修剪才能塑造出市面上受欢迎的长圆柱形。”2018级园艺学专业许诗蕊说。

白松龄老师很开心看到学生能提出这样的想法,他说,希望借助果园,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寻找产业问题和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将来想办法提高生产者端的果实品质,给大家提供更优的水果。


“根要扎得牢,树才活得好”

两个果园也是劳动育人的重要基地。同学们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既动手也动脑,既入耳也入心。

“以为除草很简单,用力一挥锄头,居然一棵草都没断!”“为什么我用了好大的力,修枝剪还是无法剪断枝条?”看似简单的操作,一到果园中上手实践,却总遇到各种问题。渐渐地,同学们知道,锄头使用要注意角度,修枝剪要用巧劲,并不是什么都能“大力出奇迹”。“树木无言,然其生长,胜过言语;实践无殊,唯有动手,掌握真知。”2019级园艺学专业严至简说。

同学们在桃园中锄草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高中山是《农艺实践》的授课老师,强调劳动育人的他更是善于利用果园中简单明了的现象,讲透人生哲理。

比如,讲到果树的根系时,他会告诉同学们:“根要扎得牢,树才活得好。学习也一样,只有基础打牢了,再往后学知识才扎实。”讲到树的生长与修剪,他会说:“培养一棵树要花好多年,在生长的过程中,要不时修一修,培养好的树形和疏密适当的枝稍,剪掉长得差的、影响生长发育部分;人的成长也一样,要有耐心,不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好的地方。”

高中山在教同学们移栽杨梅


有科研想法,先到果园试一试!

果园还是极佳的初步研究场所,它作为研究基地支撑了许多科研团队工作的开展。

当脑海中产生一个科研想法时,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滕元文会首先到梨园中开展预备实验,对想法进行初步验证,之后再到校外果园进行大面积规范实验。

梨园内部环境

团队系统阐明了红梨着色的调控机制、梨冬季休眠的调控网络,开发了梨二次开花的应对技术,发明了有效诱导梨单性结实的方法等,为我国南方梨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些科研成果的最初设想最早都是在果园验证的。

同学们在给梨树套袋

此外,为了开展梨属遗传多样性研究,滕元文团队曾经从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各地收集了上百份地方品种和野生品种的种质资源,嫁接到果园中。其中有果子同豌豆大小、梨属进化中属于较原始类型的杜梨、豆梨、川梨等野生种,也有南方没有分布的秋子梨、白梨等。在对这些品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团队系统性地阐明了世界梨属植物的分类和演化历史,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科研需要,果园中这些本地没有的品种,也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滕元文认为,科研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促进教学,“要教好学生,我们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把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并促进教学,与时俱进,是很重要的事。”


因为有他,寻找病叶太费劲!

凡是和果园有接触的师生,都知道这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孙德利。

负责两个果园日常管理的孙德利,三十五年如一日地做着果树栽培管理与嫁接、品种繁育、整枝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他每天都要到果园中转一转,“视察”每一棵树。由于管理得细致,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来果园中开展植物病理学实习的授课老师总和孙德利“抱怨”:“来植病实习,居然找不到病叶,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几片!”

孙德利在给梨树套袋

除了给多项科研试验项目提供支持,孙德利还会为每一批到果园进行专业实习、开展社团活动的学生提供手把手的实操指导。

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指导老师张瑜彬介绍,“社团同学们在此躬身实践,从挥锹挖坑、扶树定根、培实新土到剪枝浇灌、除草套袋、果实采摘,以二十四节气为经,农耕解读为纬,果园已成为大家课余感受时节之美,体悟耕读文化的心灵家园。”

同学们在给枇杷树挖坑

“没接触过农事劳动的同学们一开始都有点茫然无措,但孙老师全程细致讲解、示范指导,不厌其烦地帮每个小组检查、调整,带领我们逐渐上手。”2021级工科试验班(海洋)方晴说,“如今,大家亲手种下的枇杷树正在茁壮成长,劳动所带来的体验和收获也在持续滋养着我们。”

寒来暑往中,果树舞动枝条迎接着每一位师生。藏在果树里的智慧,书写在实践报告里,体现在科研成果中,显露在灿若星辰的浙大人身上。

(文字:张洁净 摄影:燕俊昊 张丽萍 部分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人民号学生记者团 朱一铭

责编:吴雅兰


相关阅读

  • 鹿城滨江:垃圾分类校园行 绿色环保入人心

  • 近日,温州市鹿城区滨江街道的环保志愿者们走进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用一场“垃圾分类校园行 绿色环保入人心”主题活动,为同学们送上了一份开学“见面礼”。活动现场,在“垃圾分
  • 华侨大学领导走进宿舍看望返校学生

  •   2月18日至19日,华侨大学境内外学子陆续返回离别两月有余的校园。近日,学校党委书记徐西鹏、校长吴剑平分别走进学生宿舍,看望返校学生,了解同学们寒假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对新
  • 游戏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2日讯   2月21日下午,武汉市公安局江岸交通大队“丽斯交通课堂”带领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二中广雅中学的“少年警队”学生代表来到解放公园,
  • 动手拓印,徐州华润少年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华润小学开展了制印版体验活动。“制印版”是以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印刷术为基础设计的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包括制作印版、刷墨、印刷等内容。通过学习,同
  • 城关科协开展“开学第一课”航天科普讲座

  • 为助力和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见效,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兰州市城关区科学技术协会在新学期开学之际,邀请“典赞·2020科普中国”科研科
  • 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年桔课程进校园

  • “剪下来的桔子皮不仅可以腌制成润肺咸桔,还可以发酵制成酵素用来洗碗,太神奇了。”在孩子们一句句惊讶声中,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迎来了第二届年桔课程活动,让家中“过气”的年桔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走,逛逛咱浙大果园!

  • 在紫金港校区,有两个生长着十余种果树的果园,四季更替,这里始终生机勃勃。黄色枇杷、红色石榴、紫色葡萄......色彩缤纷、果香四溢,让路过的师生忍不住驻足观赏。这些果树其实还
  • 桄榔庵,承载苏东坡晚年诗意人生|寻路东坡

  • 桄榔庵遗址内部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李雨心 周彬 海南儋州 摄影报道告别住了仅两三个月的惠州白鹤峰山居,与弟苏辙在海滨诀别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七月,年已六十二岁、被贬昌化
  • 工厂企业防火须知

  • (湖北省消防总队黄冈支队提供)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
  • 春暖花开,欢迎暨南校友归来!

  • 亲爱的暨南校友们即日起学校恢复校友出入校园的权限春暖花开欢迎你回家看看暨南校友 欢迎回家 结合广东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学校实际,暨南大学已调整校门通行管理措施。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