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青年南路—红旗路下沉立交施工作业全面展开

日期: 来源:大小新闻收集编辑: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8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摄影报道)备受市民关注的青年南路—红旗路下沉立交,本月已经开启前期作业。记者昨从现场获悉,目前,立交工程管线改迁已陆续进场,道路拓宽也同步启动,箱涵施工即将展开,届时,下沉立交将全面开工。

昨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下沉立交施工现场,项目东北角的红旗路北侧,污水管线已经开始施工;西南角靠近鲁东大学南区位置同样开始管线作业。尽管已经进场作业,但暂时只进行了占道施工,东西、南北向车流通行均较为顺畅。

按照规划设计,未来,沿红旗路东西方向将建成长约460米的下沉式立交,其中地道长约400米,而作为远期立交的中枢点,青年南路—红旗路交叉口将比现状局部上抬约2米。近年来,我市快速路等重点项目较多采用上跨式立交,本项目为什么要采用下沉式立交?

“项目规划方案制定阶段,相关部门就立交的建设形式展开了多次研讨和论证,也考虑过采取上跨式的建设方式,但建设上跨式立交,需要对2年前刚通车的机场路立交桥进行大范围改造,重复建设的同时,加大了施工难度。”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项目现场负责人林日江介绍,如果采用上跨式立交,还将造成红旗路主线纵坡频繁起落,影响行车舒适感。

身处我市中心区,肩负着三区组团通勤重任,立交建设不但要考虑建成后的通行效率和行车体验,还要兼顾对周边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居民区的影响。“项目现场周边人口密度大,最近处紧邻居民楼,采取上跨立交,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噪音、扬尘和采光等一系列不良影响。经过综合比选,下沉立交是最优建设方案。”林日江说。

下沉式立交,意味着红旗路东西向车流将通过地道快速驶过交叉口,而原本就是周边最低点的交叉口,会否因为地势的进一步降低导致雨天地道积水?林日江表示,市民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担忧:“我们在地道的最低点,设置了一座雨水泵房,按照暴雨‘五十年一遇’的标准进行排水设计,相关设备采取‘三用一备’的方式,在极端降雨时全部开启,最大功率每小时可抽走2800立方米积水。”同时,在地道的两端出入口还各设了2道截水沟,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分区原则截流地面雨水,防止倒灌。

下沉立交建成后,车辆行驶至交叉口如何通行?“经有关部门统计,交叉口东西向车流占比最大,下沉立交建成后,沿红旗路主线将形成大约3公里的连续流通道,缓解路口的现状交通压力,远期还能与塔山北路快速路青年南路匝道的出入车流更加匹配,大幅提高节点服务水平。”林日江介绍。项目建成后周边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红旗路连续流通行将不受信号灯影响,东西向主线车流可快速通过路口;青年南路和辅路的车流通过信号控制按顺序通行。通过红旗路车流的空间分离,信号控制疏解的流量可大幅下降,路口通行效率将有效提高。


相关阅读

  • 武汉这条滨江路正式通车

  • 极目新闻记者 宋枕涛视频剪辑 宋枕涛 日前,武汉市汉阳区沿汉江滨江带,知音大道(赫山路--梅家湖东路)段正式通车。市民从梅家湖路出发走知音大道,步行3分钟可达江滩公园,驾车约5分
  • 真好!平度这条路开工建设了!

  • 平度融媒讯 大连路(广州路至青啤大道)新建工程项目位于我市东北部,是一条东西向的城市支路,道路全长900米,红线宽度20米,与规划九州路、青啤大道相交。主要实施道路工程、交通工程
  • 丽水市区寿元路(市场1#路-好溪路)项目竣工验收

  • 近日,丽水市区寿元路(市场1#路-好溪路)项目竣工验收。寿元路(市场1#路-好溪路)位于丽水市区城东岩泉区块,该项目为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 24m,西起市场 1#路(岩泉路),东至好溪路,长度 69
  • 济南地铁4号线,有最新进展

  •   昨天(7月9日)上午,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设备及装修工程开工活动在彭家庄站举行。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途经槐荫区、市中区、历下区、历城区,西起小高庄站,主要沿青
  •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设备及装修工程正式开工

  • 7月9日上午,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设备及装修工程开工活动在彭家庄站举行,打响了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的“第一枪”。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途经
  • 沙西线会进行扩容改造吗?最新回应来了

  • 作为成都西北方向出城重要通道,沙西线交通状况受到广大市民关心。近期,有网友在网络理政平台询问沙西线是否会进行扩容改造,对此,郫都区作出最新回应如下:经调查,沙西线是我区东西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青年南路—红旗路下沉立交施工作业全面展开

  • 大小新闻8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摄影报道)备受市民关注的青年南路—红旗路下沉立交,本月已经开启前期作业。记者昨从现场获悉,目前,立交工程管线改迁已陆续进场,道路拓宽也
  • 一粒沙的鄂尔多斯进化史

  • 点击链接见证绿色奇迹https://mp.weixin.qq.com/s/T6SL21-I3M-dHMhboMv1vw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编辑:刘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