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大唐地宫宝藏,开箱!

日期: 来源:开屏新闻收集编辑:开屏新闻

罕见的玳瑁开元通宝惊艳亮相,工艺复杂的唐代大件香囊让人惊叹……“盛世风华——大唐地宫的惊世宝藏”特展的一件件精美藏品从6家博物馆运抵云南省博物馆。4月25日19时,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现场直击“国宝”开箱过程。

春晚传媒旗下的开屏新闻客户端,春城晚报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官方快手等多平台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独家直播,播放量达47.5万次。直播中,7件珍贵文物露出真容,众多网友跟随记者近距离感受到了唐代精美文物的细节之美。

唐代就有“纪念币”了

法门寺博物馆保管保护科副科长权飞、镇江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张剑在开箱直播中为观众讲解文物的历史,并给大家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两枚钱币十分罕见,是用玳瑁制成的。”权飞说,玳瑁开元通宝是唐代的“纪念币”,是用玳瑁(一种海龟)甲壳磨制雕凿而成的,这种钱币并不在市面上流通。

▲唐代的“纪念币”玳瑁开元通宝

法门寺地宫共出土玳瑁开元通宝13枚,12枚表面刻着“开元通宝”4字,另有一枚刻有莲瓣式花纹。出土时,13枚钱币均无使用痕迹。权飞表示,用玳瑁所制的开元通宝,在1000多年前一定是炫彩夺目的,被当时的唐代皇室用作供奉,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为珍贵的古代货币品类之一。

是它熏出了“香车宝马”

国家一级文物、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十分精美。在法门寺地宫共出土2枚香囊,其中一枚是迄今发现的唐代香囊存世品中制作最精美、体量最大的一枚。

▲权飞将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放入展柜

权飞介绍,作为熏香用具,金银材质的香囊是为上品。如此规格的大件香囊,主要悬挂于室内或车舆之中。“香车宝马”就是用来形容这一香囊的功用的。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

随后开出的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也很精美,它是法门寺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它于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出土,底边长20.5厘米,通高23.5厘米。权飞说,这件文物是放置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的其中一件。他介绍,八重宝函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文物,它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符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唐代文物。

▲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

鎏金双鸯团花纹大银盆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大银盆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集浇铸、模冲、捶揲、錾刻、鎏金、铆接等多种制作工艺于一体。此盆为目前所知唐代同类金银容器中最大、最华美的一件。

▲张剑介绍鎏金双凤纹带盖银茶盒

▲鎏金双鸯团花纹大银盆

诗里的瓷器现真容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诗句里的这种瓷器,叫作秘色瓷。“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秘色瓷,一直吸引着学术界和考古爱好者。法门寺地宫共出土了14件秘色瓷器。作为唐代工艺制造至高水平的典型代表,这次秘色瓷也来到了云南省博物馆。

▲权飞介绍秘色瓷

直播中,权飞小心翼翼地托起“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让观众近距离观看秘色瓷的造型和工艺。“秘色瓷是‘简约的奢华’。看起来很简单,但工艺和颜色为上乘。”权飞将“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翻转,露出底部,可以看出瓷盘外壁有点脏,他解释,这是这件文物暗藏的一个惊喜。“当时的唐代工匠用一张画有仕女图的纸张包裹,为了保护秘色瓷不被碰撞。不料仕女图印在了秘色瓷上,留下了依稀可见的淡淡轮廓。”也就是从秘色瓷开始,中国瓷器有了长足发展,此后宋代的瓷器兴盛也是源于秘色瓷。

▲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

开箱直播中,法门寺博物馆馆藏的唐单轮十二环纯金锡杖、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素面双耳提梁银锅、麟游县博物馆馆藏的通高1.74米的唐汉白玉莲花座佛造像,都让在场者感受到了工艺制造的细节之美。

28日开展,购票渠道已开通

随着展品顺利抵达云南省博物馆,并一一亮相,“盛世风华——大唐地宫的惊世宝藏”特展也进入倒计时。

“盛世风华——大唐地宫的惊世宝藏”特展将于4月28日上午在云南省博物馆一楼第一、二临展厅开展,持续至8月31日。本次特展是收费展,官方购票渠道现已开通,观众可在携程、支付宝平台在线购买,展览现场也提供了购买电子票的绿色通道。

主办单位特别提醒,本次特展不提供纸质门票,购票后可在展厅入口处核销二维码参观。为了回馈云南观展观众,主办方提供了有收藏价值的少量纸质票,由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独家提供,请大家留意后续赠票活动,积极参与互动打卡,就有机会获得珍贵纸质票。

据了解,展览成人票60元,学生票30元。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未成年人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含高职、中专、技校)在校生(需持有效相关证件)可享受半价优惠。60周岁(含60周岁)至70周岁(不含70周岁)的老年人(需持有效相关证件)享受半价优惠。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军官证等)、残疾人(残疾证)、警察、消防员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6周岁(含6周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王蕾 闵楠 杨兮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曹婕


相关阅读

  • 教老人拍打经络保健康

  • “劳宫穴,通过鼓掌就能做到清泻火热、清心安神的作用……”4月21日上午,在快活岭社区科技学苑活动中心,来自叶开泰中医课程老师杨玉玲正在指导老年人认识身体穴位,这场活动是由
  • 假如我在宋朝制香囊——青少年赋能主题活动

  • 4月21日,杭州市上城区美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蒋筑英学校,由驻校社工为蒋筑英学校的青少年们开展了假如我在宋朝制香囊——青少年赋能主题活动,带领青少年们在宋韵文化
  • 这天,他们收到了校长的神秘礼物

  • 4月17日放学时分,在金华市宾虹小学,人群中一些孩子的书包上挂着各色香囊,今天的他们格外自豪,因为这个香囊是校长送给他们神秘礼物。原来,这些孩子都是该校“我爱背古诗”活动中
  • 市民杨忠良:清代军用木箱捐给市博物馆

  •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佳 文/图4月10日,记者从周口市博物馆获悉,近日,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陈滩市民杨忠良向周口市博物馆捐赠一个清代晚期军用木箱。这只木箱长76.5厘米,宽
  • 园艺街道:弘扬“山东手造”,传承中华文化

  • 为进一步弘扬“手造”文化,将中华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发扬光大,3月23日,园艺街道举办国育研学“山东手造”活动。活动伊始,志愿者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
  • 一件什么样的文物,能串起了三大文明?

  • 希腊故事、波斯器物、中国出土,一件具有十足“国际范”的文物,却是西北一隅宁夏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出土于北周古墓的鎏金银壶,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特洛伊战争。
  • 大定通宝铜镜映照金代盛世华光

  • 本期导读“大定通宝人物葫芦纹”铜镜是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块金代铜镜,其特殊之处在于,这块铜镜的背面刻有钱币与葫芦纹饰,造型虽然简单,但这些纹饰所含信息十分丰富,反映了金代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大唐地宫宝藏,开箱!

  • 罕见的玳瑁开元通宝惊艳亮相,工艺复杂的唐代大件香囊让人惊叹……“盛世风华——大唐地宫的惊世宝藏”特展的一件件精美藏品从6家博物馆运抵云南省博物馆。4月25日19时,春城晚
  • 黔·景中国|穿行“贵州第一隧”

  • 从贵阳出发一路向北,来到遵义市桐梓县。乘车在山间腹地行进一小时后,终于抵达“贵州第一隧”——重遵扩容工程桐梓隧道。隧道口,系好安全帽,穿上
  •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

  • 今年4月是全国第35个爱国卫生月,为深化爱国卫生月系列主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
  • 东川区出台产改实施方案

  • 4月21日,东川区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会议研究审议通过了《东川区进一步深化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不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