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13日决出了女子双打的冠军。来自上海杨浦的陈奕如/马若希战胜北京东城的邵羽山/刘久萌组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16岁的陈奕如搭档14岁的马若希,为上海市代表团再添一金!
陪着女儿前来南宁比赛,马若希的爸爸马滔在场边讲述了女儿和网球的故事。
2015年,宝山区二少体校网球教练彭翀来到宝山区一中心小学选材,一眼就看到了马若希。“和同龄孩子相比,她有一定的身高优势,眼睛也有灵气,聊天也很开朗。”通过与之交流,彭翀得知马若希在幼儿园时参加过游泳训练,协调性较好,于是就把她选入到宝山区二少体校进行网球训练。
在宝山区二少体校期间,在彭翀指导下,马若希每天坚持训练两小时,周末还会加上两节体能训练课,并积极参加各种网球比赛。挥拍启蒙,从橙球到标准网球,在彭翀悉心指导下,马若希的网球基本功练得很扎实。
2018年,马若希代表宝山区参加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网球比赛,获得双打亚军和单打季军。之后,她又在上海市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获得单打、双打、团体冠军,总决赛单双打冠军等一系列成绩。此外,她还获得了2020年耐克U12青少年巡回赛上海站冠军,2021年耐克U14青少年巡回赛上海站潍坊站季军等成绩。在去年举行的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中,马若希因参与国外集训比赛,只参加了团体小组赛,为宝山区获得了女子团体亚军。
目前,马若希就读于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是一名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在学校和家庭的支持下,马若希逐步开始参加一些全国性比赛,在训练方面也请私人教练开展个性化的专项训练,注重各方面素质的锻炼,弱项的改进以及特点的强化等。
2020年,马若希参加并入选国家网球青年集训队;2022年,参加国家网球项目“压茬计划”,随队进行外训,今年,马若希与上海久事网球俱乐部签约,努力成为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
两位小运动员的表现,也让本次学青会公开组上海市杨浦区队网球项目领队吴迪赞不绝口。他给两位姑娘的表现打出了“满分”。他说:“这么小的年纪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两位队员非常不容易。每一天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她们的态度都非常严谨,她们完全配得上冠军。”
今年,上海本土选手张之臻获得亚运会男单冠军,挺进上海大师赛16强,世界排名屡创新高,给了沪上网球青少年运动员们不小的激励。
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一直以来都是青少年网球参与度最高的省市之一,也为国家队、国少队输送了不少优秀苗子。这背后,离不开优秀的教练、完备的竞赛体系以及家长的全力支持——各方合力,给了“小张之臻”们茁壮成长的土壤。
20多年前,上海只有静安、徐汇、长宁和卢湾四个区有青少年网球队,之后有更多的区慢慢加入进来,到上一届市运会,所有16个区都派出了自己的网球队参赛,实现了在上海的“全覆盖”。目前,上海青少年网球的发展模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培养方式既有传统体校,又有专业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还有一些网球特色学校,这些年来,网球在上海的认知度高了,普及面也越来越广。
随之而完善的,是各级各类的青少年网球赛事体系。每年,上海有许多高质量的青少年网球比赛:除了市体育局、市教委主办的青少年精英系列赛、学生网球锦标赛、市网协的青少年赛等,还有很多民间自发的网球邀请赛,可以满足不同水平网球小将的需求。
“现在上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球小将涌现出来。他们和当时的我们相比,不论技战术还是个人能力,都已经远远超越了。”吴迪说,“他们更加国际化,形象也非常正面,他们有更多的比赛可以打,未来的路也更为广阔。”
文:龚洁芸
图:李一平、郭偲燕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