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调解纠纷1700多起、成功率98%,苏州“老娘舅”获国家级荣誉

日期: 来源:看苏州收集编辑:看苏州

“老娘舅相当于裂痕修复师,我们就是将失衡的人际关系修复到和谐状态。”这是罗悦生对调解工作的形象比喻。

在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司法所从事调解工作16年来,罗悦生靠着恒心、耐心、信心“三心”调解服务和积累的“三位一体工作法”,成为了当地矛盾化解的“老法师”。至今,他直接参与调解辖区各类民事纠纷170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98%。

日前,罗悦生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罗悦生

恒心、耐心、信心

街坊眼中的调解“老法师”

金阊街道司法所辖区内一共有29个社区,大部分小区的房屋相对老旧,因房屋漏水等问题带来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

在一次房屋漏水纠纷调解中,因公共排水管道生锈,导致二楼住户的家里出现漏水现象。但要彻底化解这一问题,就需要更换管道。

“由于该小区没有公共维修基金,需要整栋楼5户业主平摊费用,还要凿开墙进行施工。”罗悦生说,“如此一来,住在高层的部分业主就不愿意,一时间问题就僵在那里。”

罗悦生调解纠纷

为了解决问题,罗悦生便多次“爬楼”上门做工作。同时,利用社区里的“马扎凳议事会”调解品牌,多次将业主、社区、物业组织起来,让大家敞开心扉说出顾虑和解决的办法。

“当时罗所长将焦点问题梳理出来,先逐个上门征求意见,再带着大家一起一条一条地议,让我们很感动,最后5家人很快达成了一致,更换了公共排水管道,我家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姑苏区金阊街道三元一村社区居民毛阿姨说。

当地居民给罗悦生送来锦旗

在罗悦生看来,矛盾纠纷虽然形式不同,但要有一颗恒心,上门面对面做工作,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当然,问题并不是跑一次就能解决,有时候还会出现临时变卦的情况,就要有耐心慢慢调解。

“每一次调解,都要有信心,市民找到我,是相信我,我更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采访中,罗悦生向记者解释了他的“三心”调解服务。

靠着这“三心”和一副铁脚板,罗悦生成为了居民们信赖的“老法师”。由于他曾担任司法所所长,居民们见到他总是称呼一声“罗所长”。在当地,“有难题,找罗所长”成为了居民们的口头禅。

从事调解工作16年来,罗悦生直接参与调解辖区各类民事纠纷达170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98%,曾获“江苏省首席调解员”“江苏省优秀司法所长”等称号。

“以理服人,还要以法服人!”

别人能不能信任自己,光靠说理还不够。随着市民法治意识的提高,调解工作不但要讲理,还要懂法。

“以理服人,还要以法服人!

学法、懂法、用法,是调解工作的必备能力。虽然年近60,学习法律和法治案例一直是罗悦生的习惯。

彩虹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近日,罗悦生指导了社区调解员,成功调解了一起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难题。

原来,彩虹社区一业主因安装充电桩问题,与物业产生了纠纷。物业方面认为,老旧小区整体空间小,外来人口多,安装充电桩容易引起纠纷问题,便驳回了业主的请求。

“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但首先要确定的是,业主有没有权利安装充电桩,再解决如何安装的问题。”在接到纠纷化解指导后,罗悦生并没有先找双方当事人,而是找来了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检索司法裁判案例,罗悦生表示,根据民法典绿色原则的精神,明确了物业公司具有配合业主安装充电桩的义务。

在罗悦生的指导下,社区调解员带着民法典找到了物业和业主,通过明理释法,物业同意了安装充电桩的诉求。同时,为了规范充电桩的管理,罗悦生还结合相关示范案例,指导社区调解员和物业制定出了充电桩安装申请材料模板,从安全角度对安装位置进行了划定。

罗悦生调解纠纷

通过“普法+调解”的方式促成了物业与业主就安装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得以顺利安装。

“调解员虽然不是律师,但一定要学会用法律去解决矛盾,在面临纠纷时,会明白问题解决的底线,这也是我们实现公平公正调解的标准之一。”罗悦生解释,“在学法时,更要注重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生动的案例去普法,更能够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在金阊街道司法所,学法成为了每一名调解员的必修课。在苏州市和姑苏区举办的民法典赛事上,该所多次获得赛事金奖。

传帮带教

老罗小罗们“遍地开花”

1985年,罗悦生入伍当兵,2007年转业分配,进入金阊街道司法所,成为了一位人民调解员。 

晚上上门调解、假期处理纠纷,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他说,调解工作虽辛苦,但每一次看到成功调解后的“握手言和”,那份成就感让所有的努力都非常值得。

16年来,罗悦生总结出了调解纠纷“三位一体”工作法,即面对面单独谈心的贴位调解法、摆上桌权衡利弊的换位思考法、调诉联合的后位保障法。

黄宝盈

“尤其对于新加入的调解员们来说,调解纠纷‘三位一体’工作法和‘三心’调解服务,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学习法宝。”金阊街道司法所所长黄宝盈介绍。

2018年,从学校毕业后的黄宝盈来到金阊街道司法所工作,学调解是他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的首个学习内容。

在首次跟随罗悦生去上门调解时,黄宝盈一度被现场的激烈争吵怵到了。

“当时,罗所长就跟我讲,先安抚双方的情绪,让他们将想要说的话说完,等到情绪宣泄结束后,找到纠纷的焦点,再进行调解。”黄宝盈回忆道。

罗悦生夜间调解

带着调解员上门调解,一起分析问题、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在实践中手把手教授调解方法,这是罗悦生培养调解员队伍的方式。

很快,在多次跟班学习后,90后黄宝盈在调解工作中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处理了多起纠纷难题。

今年,金阊街道共选聘了180名社区调解员。在罗悦生的传帮带教中,调解员们发挥对居民熟、对地方熟、对法律熟的“三熟”优势,今年已开展纠纷排查526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659件。

黄宝盈调解纠纷

近年来,姑苏区积极壮大人民调解队伍力量,社区调解员已达950余名。今年,姑苏区制定了《2023年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姑苏实践,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信息多一度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召开全国调解工作会议,对299个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999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进行表彰。苏州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3名人民调解员光荣上榜。

张家港市锦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太仓市城厢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老张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张立新、吴中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苏报融媒96466调解工作室调解员陈杰、姑苏区金阊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罗悦生,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相关阅读

  • 喜报!全国模范!鄂尔多斯2人上榜↘

  • 为表彰先进,激励士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司法部决定授予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等29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全
  • 什么是民事纠纷?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  民事纠纷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适用民事法律调整范围的争议。民事纠纷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来源: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声明:转载
  • 弥勒余林:我是调解的一块砖 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 “我是调解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在接受本台记者的采访时,余林表示,成绩属于过去,荣誉是对他工作的鞭策和鼓励,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做好人民调解路上的“老黄牛”,为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敦煌市人民法院:法治为民办实事 人民权益有保障

  •   今年以来,敦煌市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抓实抓好“公正与效率”为主题,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执行质效指标,抓住关键环节,用好用足各项执行措施,各
  • 打鼾就是睡得好? 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打鼾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生活中不少人都有睡觉打鼾的习惯。不少人觉得睡觉鼾声震天响,就是睡得熟、睡得香的体现,但实际上,打鼾可能会危机生命。今天#杨威自爆要终身佩戴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