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松阳“茶业地瓜”成长记丨王春生:“外乡人”变“带头人” 做大茶产业 铺就致富路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黄彦 通讯员 朱亮羽 共享联盟(松阳)

 

初夏时节,春茶采摘季已经结束,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天马山镇寺岭村的一片茶园里,只见王春生正操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忙着指导茶农管护茶园。六年时间,他已经打破了语言的障碍、生活的差异,成为了一个地道的新四川人。

眼前这片千亩茶园一望无垠,一行行错落有致的茶树长势喜人,茶香四溢,这里就是王春生的茶叶基地。2018年5月,在贵州从事茶叶流通的王春生偶遇松阳在四川挂职的结对干部,因为一句真诚的邀请,他和巴州从此结缘,

“当时在浙川东西部扶贫的背景下到了巴中,刚好偶遇到了结对干部,他们说,‘你看松阳的茶产业这么发达,我们真有想法去巴中推广,你要到巴中来。’”王春生告诉记者,正是这一句话,他第二天就拎了个包去了巴州区。并且,在王春生到的时候,当地农业部门的干部,亲自带他们到巴州区的北部山区转了一圈,给他们介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等,王春生便判断这里可以种植茶叶。

至此,王春生成为第一个到巴中市发展茶产业的松阳茶师,并给公司取名为“松巴茶叶”。

当时的巴州以优质果蔬、生态养殖、优质粮油、道地中药为主导产业,虽然有种植南江大叶茶的历史,但茶树基本属于自由生长状态,缺乏管理。在王春生看来,当地生态环境优良,日照强、湿度大,对于种茶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为此,王春生带着工人们开辟荒地,于2018年底建起巴州第一个茶叶基地,选择了热销的安吉白茶、黄茶、还有龙井43这些热门品种。

好不容易开垦出数百亩茶园,采用松阳的种植技术,栽下从松阳引进的茶苗,王春生终于松了一口气,想着只要用心管理就可以顺利投产了。没想到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第一年我种的540亩茶叶几乎覆灭,黄金芽、安吉白茶、龙井43都失败,种植方法是学松阳的,结果因为气候原因,这里是旱春夏雨,跟松阳刚好有反差,于是就吃亏了。”王春生说。

庆幸的是,在巴州、松阳两地农业部门专技人员一次次的帮助下,王春生度过了第一个难关。经过几年的发展,曾经的撂荒地被打造成为种植黄金芽(叶)、白叶1号、中白1号、紫鹃、龙井43等高端名优品种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700余亩。

2021年,这片千亩茶园迎来初投产,依托家乡拥有“中国绿茶第一市”——浙南茶叶市场的优势,王春生把大部分加工好的春茶运回松阳销售。王春生介绍:“今年销往松阳的干茶在3吨左右,明后年达到一定的盛产期、高产期,至少要达到六七吨。”

随着茶树逐渐丰产,除草、修剪、采茶,周边3个村200多名村民长期在茶园务工,采摘高峰期最多时超过400人。现在直接参与茶叶企业受益的老百姓有一千三百多户,通过分红,户均增收至少1万元以上。

73岁的村民李中良就是其中一位,他从基地开垦就在这里做事,王春生亲切地称他“老李”。他告诉我们,每个月最多可以出20天工,平均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王春生不仅盘活了闲散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为当地村民、村庄革新了茶叶种植、加工的理念和技术。以基地所在的寺岭村为例,在王春生的支持和帮助下,村庄打理出近百亩荒废的老茶园,也种上松阳运来的黄茶、安吉白茶等名优茶,拥有了村集体收入的“源头活水”。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支书周庆旭脸上掩不住喜悦。“我们村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家家户户都通水泥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配套设施的有机更新,变化很大。”周庆旭介绍,经过王春生的技术指导,目前通过茶叶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十二三万。

“通过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们巴州区周边老百姓的用工收入,同时也对巴州区茶产业的空白也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也成了巴州区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部分。”巴中市巴州区经济作物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章小平表示。除了茶叶产业提质增效的“助推者”,王春生还成为松阳与巴州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联络员”。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巴州先后成功引进四川拓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四川巴蜀秦风茶韵茶叶有限公司等8家来自松阳的茶企,发展茶叶基地1万余亩,实现年产值1.5亿元。

一个人在外地闯事业并非易事,六年来,王春生虽然历经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在松阳、巴州两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撬动了8家企业、1300多户村民、全区茶产业发展,他的所有底气与信心源自家乡松阳。

“我们的底气一个来自于浙南茶叶市场,用我的话来说,我们任何品种、任何一款茶叶都能在市场销售掉,还有松阳民间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茶苗到田间管理,到炒茶工艺到销售渠道。家乡就是我的资源,家乡就是我的靠山。”王春生告诉记者,茶园里,除了茶苗、种植技术,小到茶机配件、大到制茶师傅,都是他从松阳带来的,甚至工厂里的配件,包括摊青槽和电力安装都是松阳师傅过来完成的。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在王春生的带领下,巴州区在茶产业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好。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王春生的步伐也越走越稳。未来,这里也将在一片片茶叶的醇香中,续写茶产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小茶叶”托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   莒县是“南茶北引”工程的重要实施阵地。近年来,莒县将茶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持续做优茶品质、培育茶企业、做强茶品牌,着力推动“小茶叶”成为“大产业”。目前,全
  • 杭州“茶都十景”正式发布

  •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中国是茶的故乡,而杭州则是中国茶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者。襟江带湖的环境、独特的小气候造就众多名茶茶区,一片片茶园碧绿如染,一层层茶山连接云天,城市
  • 旅游 | 湖南有这样一处“世外桃源”

  • 湖南有一处“世外桃源”,深藏唯美云海茶山,隐世古村落唤醒乡愁,茶寿生活令人神往。要去湖南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张家界、凤凰,其实在那雪峰山深处的中国茶寿之
  • 孝感大悟茶飘香中国国际茶博会

  •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通讯员 易荣波5月17日至21日,为期5天的主题为“茶和世界 共享发展”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
  • 老年大学“课堂”搬出教室,茶园里品茗习礼

  • 最泰安讯 5月22日上午,泰山区上高街道华新社区团支部、妇联联合泰山科技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共同开展了“以茶习礼茶香情更暖”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项目茶文化主题活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今年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程晓璐 李昌龙高考临近,选学校、选专业也不远了。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湖北地区高校有百余个新增本科专业,其中,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新增“网络与新媒
  • 践行“三茶”统筹理念 云南普洱茶研究又添新机构

  • 茶,源于中国,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世界茶组植物共有31个种和4个变种,中国共有30个种和4个变种,云南作为我国茶叶主产区,又是世界茶树核心原生地、基因库,单云南来说茶就有23个种3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曹县楼庄镇:强化服务助企业绿色发展

  • 今年以来,曹县楼庄镇紧紧围绕“工作标准提升年”等中心工作,通过“三亮”专题行动,精准服务,靶向发力,进一步强服务、优环境,助推镇域企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简风里家居有限公司是一
  • 2019年以来山东省困境儿童保障标准年均提高超8%

  • 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全省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聚焦困境儿童群体需求,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工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