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湖北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全覆盖

日期: 来源:农村新报收集编辑:农村新报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徐思弘、万可庆)12月4日,从湖北省“快递进村”高质量全覆盖情况通报会上获悉,截至11月8日,全省共建成县级共配中心105个,覆盖87个县(市、区);建成乡镇邮政快递站点3573个,其中多品牌共用综合服务站点1694个,持续实现乡镇服务站点全覆盖:设置且能正常运营的村级服务网点20744个,实现村级服务网点全覆盖。全省消费品下乡进村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基本打通,农村群众可以实现快递取件、寄件不出村。

2021年,省乡村振兴局会同省邮政管理局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经过2年的努力,全省农村寄递物流实现从“各自为政”向“合作共赢”转变,从“点多线散”向“优化提效”转变,从“功能单一”向“系统集成”转变,呈现出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双向渠道日渐畅通的良好态势。

如今,通过资源整合、共同配送、直达到村,快递到村的频次至少一周5次,部分地方可以做到1天1次,快递到村入户时间平均缩短1天,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而邮政快递企业的成本下降20%以上。

邮路通了,农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极大地释放和拉动了农村消费。今年1-10月,全省农村地区快递业务收投总量6.30亿件,同比增长15.22%。依托快递网络的延伸覆盖,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形成一批诸如秭归脐橙、黄冈薪艾、潜江龙虾、阳鸭蛋制品、随州香菇等,在湖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在满足消费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348.8亿元,同比增长15.8%。

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返乡青年和农民群众投身寄递物流行业。目前,全省邮政快递行业专职从业人员有9.38万人,其中农村地区有1.26万人,农村地区的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同时,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型商业模式在农村生根发芽,为优质农产品拓宽了销路,也塑造了一大批“新农人”。


相关阅读

  • 1200亿!刷新纪录

  • 12月4日18时26分,随着一件由顺丰速运承运的订购鲜花从云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第1200亿件快件正式产生,至此我国快递年业务量
  • 相同姓氏易搞混 错拿快递惹烦忧

  •   山西晚报讯(记者 梁成虎)快递行业推广应用“隐私面单”,保护了隐私,但相同地址、相同姓氏的人员就非常容易被搞混,导致错拿快递。12月4日,多位太原市快递从业者向记者反映了这
  • 赛罕区: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用手机检测种植作物生长,收入方式从以种地为生到电商直播带货,乡村道路从雨天泥泞变得平坦宽阔,农村饮水由“有水喝”变为“喝好水”……在赛罕农村大地
  • 固安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品牌

  • 近年来,固安县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完成了近1100公里的农村道路改造任务,先后获得了“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等荣誉称
  • 再创新高!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

  • 12月4日18时26分,随着一件由顺丰速运承运的订购鲜花从云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第1200亿件快件正式产生,至此我国快递年业务量
  • 2027年底我省全面建成政务“一朵云”

  • 集约共享、融合创新、智能敏捷、安全可控、服务高效——2027年底我省全面建成政务“一朵云”为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今年9月、10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江苏省电子
  • 新疆试点电子身份证核验快递寄送

  • 天山网讯(记者 范琼燕报道)扫电子身份证二维码,系统可自动录入寄件人信息,同步完成实名收寄核验。12月4日,乌鲁木齐市民陈莉寄快递时发现忘带身份证,在顺丰快递小哥孙国庆指导下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湖北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全覆盖

  •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徐思弘、万可庆)12月4日,从湖北省“快递进村”高质量全覆盖情况通报会上获悉,截至11月8日,全省共建成县级共配中心105个,覆盖87个县(市、区);建成乡镇邮政快递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举办2023年“步长杯”足球赛

  • 11月13日至11月28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举办了2023年“步长杯”学生男子足球赛。全校共有8个二级学院的代表队参赛,比赛中各代表队敢打敢拼,顽强拼搏,展现了商贸学子积极向上、努
  •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全国首批试点!

  •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名单,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据悉,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有关部署,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