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家门口的好学校】黄梅:追求优质不断求新 科学布局更显均衡

日期: 来源:鄂东晚报教育导刊收集编辑:鄂东晚报教育导刊

近年来,黄梅县教育局在黄梅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以教兴城、以教兴乡的城市建设布局要求,科学配置县域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项目全面实施,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健康、优质的发展态势。近三年,县政府投入约6.4亿元,持续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学校布局,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从源头上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打造环城教育圈,让城区学校“活”起来

黄梅县高举“教育优先发展”旗帜,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在扩充优质资源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结合城区内各小学、实验中学、黄梅一中等区位和功能,在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均不断完善设施,形成环城教育圈,打造标准现代化学校,满足各方位学生就近入学需求。

黄梅县实验高中

黄梅县实验中学


滨河新区教育城熠熠生辉

“十三五”期间,黄梅县根据城区发展布局规划在城北着重打造滨河新区,投入1.5亿元新建滨河新区教育城,主要由黄梅县滨河中学、黄梅县第七小学、滨河幼儿园三所学校构成。

梅城以东,滨河之畔,始建于1994年的滨河中学在2020年完成改扩建工程,并于2021年9月融入黄梅县实验中学“一校制”管理,办学设施大幅改善,办学规模空前扩张,满足了黄梅县东城区群众子女入学需求。

位于县城东部一河两岸景观新区的黄梅县第七小学,属新建的县直小学,地理位置优越,2020年,在推进“一校制”管理改革中,黄梅县第七小学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将杉木乡中心小学、文沟小学、王寨小学等3所农村小学纳入一体化管理,通过实行“一个法人、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解决了乡村教育的“民生”问题,办好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黄梅县滨河幼儿园建于2018年9月,园区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户外游戏场地2500平方米。自创办以来,注重依托环境、主题课程及教育研究,培养“身心健康、好学会玩、文明有礼、自主自信、活泼开朗”的幼儿,为幼儿的终生幸福奠基。

高铁新区教育城欣欣向荣

进入“十四五”,黄梅县迎来“双高铁时代”,黄梅县教育局把握高铁新区发展机遇,计划投入4.65亿元建设高铁新区教育城,打造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年学制为一体的优质教育集群,总占地面积大约279亩,总建筑面积 91877平方米。

目前,高铁新区教育城高中学校——黄梅县实验高中已于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配置了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引进了智慧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彰显着黄梅县现代化办学魅力。

今年,高铁新区教育城二期建设项目——汤用彤学校(九年一贯制)已启动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按60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设计,可容纳学生3000人,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2024年9月可投入使用。

省十二次党代会吹了“强县工程”的号角,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强县必须强教,于是新一轮教育规划出炉,在黄梅县城南新建城南高中,与城南幼儿园、县八小、八角亭中学形成城南教育城;在城西新建城西中学(含初中、高中),与城西幼儿园、县五小形成城西教育城。两个项目均已纳入“十四五”项目库。

其中,投入8000万元新建的黄梅县第八小学是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城区入学难及大班额问题,优化城区教育资源整体布局,促进城南新区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而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公办小学。按12个班级规模建成的城南幼儿园与县第八小学近在咫尺,与之一体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使用,整个教学生活区域热水系统全覆盖,寝教室、功能室全部安装有新风系统,过滤有害污浊气体,让孩子每一次呼吸都是新鲜空气。

2022年9月投入使用的黄梅县城西幼儿园位于县第五小学校园北侧,总占地面积43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96平方米,齐全的教学设施配备为幼儿的保教健康夯实了根基。幼儿户外活动面积1106平方米,怀揣“沐晨光,快乐成长;向未来,启智飞翔”的办园理念,让每一位幼儿心怀梦想,自信成长。

黄梅县第一小学

黄梅县八角亭中学


缩小办学差距,让农村学校“靓”起来

优质资源扩充了,农村学校怎么办?黄梅县用实际行动进行了深刻回答。两年来,县教育局统筹资金3亿元,全面改造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投入2.5亿元改善全县22所公办初中办学条件

全面消除危房,新建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约6.9万平方米,生活用房3.7万平方米,运动场8万平方米;为全县22所公办初中配置了英语口语教室,智能交互平板及配套设备软件、推拉黑板,做到了运动条件标准化,生活条件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极大地缩小了城乡学校差距。

其中正在新建的小池九年一贯制学校,立足小池教育现状,科学布局有序推进,不仅能有效改装小池教育的硬件条件,更能满足小池滨江新区建设的需要。

投入5000万元用于农村小学建设

黄梅县岳飞小学创办于1969年,原校条件极为简陋,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2021年,县教育局投入3500万元整体迁建了岳飞小学,新建后的学校不再面临“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尴尬局面,努力让每一位孩子享受优质均衡教育。

黄梅县岳飞小学

黄梅县第七小学



改革创新发展思路,让薄弱学校“强”起来

2021年春季以来,按照省市关于实施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要求,黄梅县创新推行以“乡镇中心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农村薄弱学校(含教学点)”为主体的“学区制”、以“县城区名校+城郊农村学校(新校)”为主体的“一校制”集团化办学和以“县城区优质学校+农村学校”为主体的“联校制”等管理模式改革,不断拓展思路、落实举措,有效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互动、抱团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新格局。

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推动改薄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基本办学标准,加快标准化建设,力促小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全省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

其中,黄梅县独山镇界子墩小学地处鄂皖交界处,2021年秋学生28人,距离独山镇中心小学约8公里;濯港镇徐郁小学地处太白湖边,与武穴市隔湖相望,2022年春季在校学生86人。两所学校均为80年代建设的预制板房,存在墙体脱落、钢筋裸露等安全隐患,并且两所学校学生到乡镇中心学校就读,除路途遥远外,还增加了家庭负担,不宜拆并。为保障校舍安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方便,该县立即封存危房,按照“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分别投入60万元新建两所学校教学楼及运动场地,配置交互式一体机,安排优秀的年轻教师任教,真正做到让每位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每一个追梦的姿态,都将被定格为历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都将浇灌出未来。在追求优质均衡的路上,黄梅县教育系统将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美好蓝图已然变成精彩现实。


来源 | 鄂东晚报

作者 | 通讯员尹基殿  石赞  朱小甲

编辑 | 黄俊杰

审核 | 陈波澜


相关阅读

  • 山东四市公布中小学暑假时间,假期长达7-8周

  • 连日来,山东多地教育局发布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放假时间。记者注意到,据已公布的暑假安排来看,中小学生的放假时间长达7-8周。以下是各地暑假时间详情:济南7月4日,记者从济南市教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荣升陕西省示范高中

  •   据了解,6月3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荣升为陕西省示范高中。    据介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79年,以“全心全意为师生的发展和幸福服务”为办学理念
  • 成都体育学院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

  •   6月30日,成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舒为平,党委副书记、校长潘小非,党委副书记胥万兵分别带队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向老党员、老干部和在职教职工党员代表致以节日的问候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鸠占鹊巢”近10年 法官倾力促执行

  • 近日,福建省南靖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圆满完成一起景区腾房工作,将房屋交付给申请执行人。申请人简某汉与被执行人简某龙系同胞兄弟,1982年9月,简某汉父亲召集被告简某龙等兄弟分家
  • 又一休闲好去处! 伊东渠城区段全线通水

  • 满目翠绿,流水潺潺昨日,记者在伊滨区伊东渠沿线看到,该渠城区段已全线通水,河道两侧景观绿化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伊东渠河道治理及景观绿化工程位于伊滨区南部,西起二广高速,东至
  • “妇幼专线”运行,医患免费乘坐

  • “还是公交车方便,空间大,照顾小孩也方便,很舒服。”昨日,市公交集团联合省第二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文仲院区)开通运行定制公交“妇幼专线”,一名带孩子就医的市民体验后由衷称
  • 社区“益邻共享角”,30多件工具免费用

  • 居民给电动车打气方便多了“益邻共享角”有不少常用工具锤子、钳子、螺丝刀、扳手、管钳……零零散散的工具放在家里占地方,扔了又会遇到“需要用时着急”的尴尬。面对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