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青才汇潇湘(10)丨张蒙:在科技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日期: 来源:中人社传媒收集编辑:中人社传媒

编者按:人才是强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2022年2月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向全省发出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动员令,三湘大地尊重人才、爱惜人才、重视人才的氛围愈加浓厚。即日起,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中人社传媒联合推出《青才汇潇湘》专题(点击可阅读更多),全面展现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用行动凝聚力量、以拼搏激发创新梦想的青春事迹。敬请关注。

张蒙在育种室内观察植株性状

中人社传媒记者 邓宇 通讯员 兰佳昕 陈叶欣

在湖南大学生物学院植物激素与农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内,身着实验服的师生们神情专注,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不时穿梭于各实验台前,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结果。旁边略显逼仄的办公室内,张蒙比划着墙上的科研项目简介和示意图,神采飞扬地介绍他的研究成果。

“植物虽然种在地里不能动,但是会释放信号、作出应激反应,我们把这种响应信号叫做激素……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有研究表明植物受到威胁时也可以发出声音。”这些外行人看来专业、晦涩的生物学知识,经过张蒙绘声绘色的讲述,顿时变得妙趣横生起来。

以研助农守卫粮食安全

“水稻种植时会附生杂草,如何在环保的前提下清除它们?有一种思路是利用诱导剂,让杂草误认为附近有植物从而提前萌发,等到它无法获取营养枯死后再种水稻。”张蒙说,“能够制造这种假象的植物激素叫独脚金内酯,我们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除了研究独脚金内酯在调控杂草“自杀式萌发”中的应用,张蒙所在的植物激素与生物育种课题组还发现了独脚金内酯受体的共价修饰和不可逆识别机制,补充了百年来建立的激素受体可逆识别机制,并以此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国际生物信号转导重要突破。

眼下,张蒙的科研重心主要放在基础研究上。“我更接近于研究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通路,说白了就是从分子的层面去理解植物如何响应外界刺激,如干旱、水涝、虫咬等。”在张蒙看来,前端研究是一门庞大的工程,他所做的只是大厦一隅,主要是为将来的实践转化进行储备。

张蒙说,科研成果落地是国家目前的引导趋势,“粮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议题”。为此,他将课题研究与国家战略相融合,选取水稻等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聚焦植物分枝株型、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菌根共生的分子调控机制等问题,通过实验研究基因表达、激素转导对水稻生长产生的影响,尝试创制高产、优质、高抗、高效的作物新品种,实现以研助农。

农民将水稻种在田间,而张蒙的水稻种在研究院顶楼,精心培育、随时照看,只为“观察它的性状、表型,或者实现敲掉某个基因、把某个基因增强表达的测试”。对张蒙来说,这一亩三分地是农业研究的接力延续,其中或许就藏着开启粮食增产的密码。

兴趣是科研最好的助力

对张蒙而言,与生物学结缘并非一时热血上涌,更像顺其自然。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时,在《生物技术概论》这门课上,授课老师的一句话让张蒙意识到生物行业的价值所在:“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在生物行业里,一家十几个人的企业每年可以创造上亿元的产值。”

这位老师后来也成了张蒙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带着对生物行业的初步认知和向往,张蒙本科阶段就走进了实验室,和师兄师姐一起做实验,窗外的如画景致与风霜雨雪从此相随相伴。近年来,由于就业范围窄、行业发展前景不被看好,生物专业被外界认为是“天坑专业”,张蒙对此表示,当一个人遇到真正感兴趣、认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时,就不会左顾右盼,而是踏实做好手头的事情,不断提升自己,曾经担忧的困境也许会迎刃而解。

“任何行业都多人,任何行业都少人。”十多年后的今天,张蒙依然将导师的教诲铭记于心,以此鞭策与激励自己。“行业前景只是其中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由的灵魂,你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个人自律的程度。”

实验室的日夜交替如常,心底的萤光逐渐发亮。平时只要有时间,张蒙都会呆在实验室,他喜欢在实验中摸索,享受由成就驱动行动的感觉。“如果你做一件事总能获得成就感,那就会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沉迷。它们会驱使你不断前进,让你在逆境中还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张蒙说,做科研需要喜欢、有兴趣,“是否聪明、勤奋都排在后面,兴趣为先”。那些在探索中萌生的兴趣,驱动着张蒙矢志不渝为基础研究倾注心力,在科研之路上披荆斩棘、且歌且行。

2022年,张蒙获评“湖湘青年英才”。他坦言,走探索之路难免艰辛,过创新之关不乏曲折,往往“为了写论文,把自己锁起来从早写到晚,文献一天要看五六十篇……一年被打击上十次都是有可能的”。在成就感被消磨的时刻,对科研的执着支撑着张蒙不断往前迈步。相比于取得突破的“决定性瞬间”,张蒙认为更要享受过程,在他看来,创新是目的,更是过程,只要坚定不移走在这条路上便足矣。

在学生心中播下“种子”

张蒙的办公室三面都是实验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器材,巨大的离心机一旦开始工作,“整个人脑瓜子感觉嗡嗡的”。“但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天天和学生们在一起。”张蒙指着玻璃窗外的实验室说,学生们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只要一转身就能找到他。

2019年,张蒙获聘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助理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一座象牙塔走出来,又走进另一座象牙塔,他很能理解学生们的想法和面临的困惑。平日里,张蒙会尽量多地与他们沟通,主动帮他们减压。他一般不要求学生打卡,也不习惯设置具体目标,而是尽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空间,允许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探索。

与之对应的是,学生们也很喜欢和张蒙相处。他们一起钓鱼、吃饭,交谈内容也不局限于专业领域,生活趣事、人生感悟无所不包。“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张蒙常常推心置腹地和学生们谈自己对过去的反思,“如果我做学生时能有更高级别的追求,可能就会走得更远一些。”他希望学生们能把个人能力、岗位价值和社会贡献结合起来,学会自律,明确追求,不给人生设限。

作为老师,张蒙对不同学业阶段的学生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给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设置评教指标时,他特意加上一项“通过学习这门课,你的世界观有没有发生改变”的指标,期待在传授基本生物知识的同时,帮助本科生初步养成学术思维方式。而对于能够接触最前沿知识的研究生,张蒙认为最重要的是具备论证求知的精神,“研究生应当有独立的认知,不能人云亦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张蒙都会尽可能提供更多学术交流机会,引导他们不断精进思维方式,提升表达能力。“我们不能只埋头做研究,还要学会把你的思维水平体现出来,让外界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至亲至善至知己,亦师亦友亦比邻。”这些年来,张蒙带着学生们积极投身基础研究,他们不一定能很快看到实际研究成果,但长期来看,基础研究往往是人类某些重大科学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的教导和指引中,张蒙在学生心中播下了许多思想的种子,它们不一定立刻破土萌发,而是会随着时间流转慢慢生根发芽。“如果(我说过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和启示,那就很好了。”张蒙说。

相关阅读

  • 广州首家生物科技独角兽企业在黄埔诞生

  • 近日,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舟生物”)完成了新一轮股权交易,估值70亿元,正式晋升为全球独角兽企业,成为广州市第一家生物科技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不足
  • 六一”儿童节前夕 互动普法课送进乡村小学

  •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熊勇“如果遭受了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预防性侵事件的发生?”……5月25日,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眉山中院干警
  • 安全教育 科普先行

  • 近日,西固区西固城第一小学举办了主题为“安全教育 科普先行”的小小讲解员大赛。此次活动由西固区科技局、西固区科学技术协会、西固区教育局主办,西固城第一小学承办。38名
  • 深研冷冻电镜 创新开启未来

  • 地球上存在的物种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不的不让人感叹大自然创造的这个精彩世界,而在地球上,生命体是迄今已知最为复杂的物质系统,近代以来,一系列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喷薄而出。随
  • 首届广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在广州黄埔召开

  • 5月25日到27日,为期三天的首届广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在黄埔举办。本次大会突出“产业”主题,围绕生物医药新基建、新分子药物研发、细胞药物开发、创新药商业化、基因编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