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4000年前的人类指纹,惊现于这件文物上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戎钰

4月18日起,180余件(组)文物亮相湖北省博物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向参观者展示2020年以来鄂、湘、皖、赣、豫五省的考古新成果。在这些文物中,一个不到4厘米高的陶塑人像分外值得关注,因为经考古学者和指纹鉴定专家发现、确认,这个陶塑人像的身上出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人类指纹。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陶塑人像正面特写(图片来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拼眼力找指纹

在湖北省博物馆南主馆三楼特展厅,正在展出的“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180余件(组)文物集体亮相,带着观众去想象公元前3700年-前221年的长江中游地区。

极目新闻记者在展厅内看到,一个宽约2.8厘米、高约3.7厘米的陶塑人像被陈列在非常醒目的位置,它的身旁还放了一张特写照片,图片说明为:陶塑人像耳朵下方留下的工匠指纹痕迹。

图片显示,这个陶塑人像的耳朵部位有人类指纹痕迹,但由于这个人像的尺寸很小,观众又是隔着玻璃柜参观,仅凭肉眼不太容易看到这些痕迹细节。

据这件文物的收藏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该陶塑人像出土于湖北石家河三门湾遗址地层,距今4000年左右。不久前,文物修复师在修复这个人像时,意外在其身上发现了疑似指纹痕迹。后经指纹鉴定专家确认,在这个陶塑人像左耳下、右耳下两个地方发现的疑似痕迹,确认为人类指纹。据悉,这是长江流域目前所见最早的人类指纹遗迹。

高科技揭开指纹细节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陶瓷文物修复师王双超,是第一个发现这些4000年前人类指纹痕迹的人。

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件文物出土时有残缺,表面有附着物,接到修复任务后,他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将文物信息最大化展示,“文物修复的过程,也是文物信息提取的过程,我们在修复文物时,要格外注重它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回忆自己发现疑似指纹痕迹的那一刻,王双超认为,“这次发现不完全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我们在修复文物前思考的,是要尽可能多地提取文物信息,所以我在去除附着物时使用了比较稳妥、保守的方法,没有使用机械手段,否则这些痕迹很可能就不会被发现了。”

当王双超耐心去除了附着物,看到了文物的“真容”后,他发现这件文物上竟出现了指纹脉络的痕迹。当时他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大发现。

王双超工作照(图片来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随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部负责人江旭东使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陶塑人像进行了微痕分析。这位武汉大学材料学博士曾将现代检测技术引入古代文物研究,揭开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之谜。经江旭东测量,疑似指纹的纹线间距大约0.31至0.37毫米,与现代人接近。


右耳下指纹区域及纹线示意(图片来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穿越时光的交流

据介绍,为了确认这些指纹是人类指纹,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了两位我国著名指纹鉴定专家刘持平和郑道利。这两位公安部特邀刑事技术专家依据痕迹轮廓及纹线走向、间距、细节点等信息,仔细研判后共同确认:这两处痕迹确为人类指纹,是在制作陶塑过程中留下的立体指纹。

这不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发现史前指纹。此前,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西河南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指纹”,让考古爱好者无比好奇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在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中,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担任文物摄影师的赵震也曾与观众分享道,有一天他正如常拍摄博物院内的兵马俑,竟无意中在兵马俑的脸上发现了一枚2000多年前的工匠留下的指纹。这个发现让他内心无比震撼,仿佛自己穿越时光与古人进行了交流。

同样,发现了史前指纹的文物修复师王双超也很兴奋,“当时制作陶器的匠人或者艺术家,是把双手当成工具,用自己的双手来塑造各种形象。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指纹的研究,来推测出那个时期更多的历史信息。”

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史前指纹的发现丰富了考古学界对史前人类的认识。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近万件陶塑,这些陶塑上是否还留有指纹,下一步将深入研究。

据悉,“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展至8月10日,想去拍摄、观赏史前指纹的参观者可提前预约省博入馆名额,免费参观展览。

省博展览现场

相关阅读

  • 2023年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文创商品展在济宁举办

  • 4月19日至21日,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2023年工作会议暨文创商品展在我市举办。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
  • “作为日本人对此很羞愧”

  • 日本民间团体“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以下简称“推进会”)22日在东京组织集会,要求日本政府主动归还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掠夺至日本的中国文物。23日
  • 重庆江北区嘉陵江畔发现一座汉代古墓

  • 近日,重庆市江北区一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座古墓。经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勘察确定,该古墓为汉代崖墓一座,编号M1,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北滨一路长新路口。据了解,该墓穴具
  • 第40届双塔牡丹文化节盛大开幕

  • 春潮涌动,锦绣并州展新颜。东风浩荡,百年霞仙立晋阳。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挖掘晋阳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4月21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
  • 日本民众集会要求返还从中国掠夺的文物

  • 新华社东京4月22日电 由日本有识之士组成的“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22日在东京组织集会,呼吁日本社会正视和清算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文化侵略罪行,返还战争期间从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4000年前的人类指纹,惊现于这件文物上

  • 极目新闻记者戎钰4月18日起,180余件(组)文物亮相湖北省博物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向参观者展示2020年以来鄂、湘、皖、赣、豫五省的考古新成果。在这些文物中,一个不
  • 解读一季度⑥|湖南农业筑牢“压舱石”

  • 谷雨时节,三湘大地春耕忙。各主产粮县市区,早稻栽插接近尾声;洞庭湖区和衡阳盆地,油菜进入角果成熟期,丰收在望;武陵山主产茶带,春茶产销两旺……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
  • 600余人同台pk!宁波鄞州这场广场舞大赛好火热

  • 动感的旋律、舞动曼妙的脚步,跳出美好与活力。近日,宁波市鄞州区文化馆主办的“热力‘鄞’亚运·绚舞心飞扬”鄞州区2023年广场舞展演海选活动,在宁波市文化广场水幕舞台热力
  • 制裁TikTok,使坏中国电商,美国到底在害怕什么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 | 华商韬略 陈斯文  1990年,上海市委研究室发表了一篇调研报告,主要反映了外商投资的难处。获批的外商项目,从工商、税务到土地,要盖一百多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