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身高3米的史前巨猿集体灭绝,竟是因为……

日期: 来源:山西晚报收集编辑:山西晚报

远古发现丨史前巨猿灭绝竟与“挑食”有关

直立身高可达3米、体重最大可达300公斤,地球史上体形最大的灵长类步氏巨猿的灭绝谜题,近日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解开。研究发现,对摄食行为和食物偏好的执着,使步氏巨猿无力适应环境改变,在29.5万至21.5万年前走向灭绝。

步氏巨猿生活场景复原图

相关成果11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步氏巨猿曾广泛分布于以广西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如今,却只有近2000颗牙齿和4件不完整的下颌能证明它们曾经存在。当时生存于同一地区的其他灵长类都成功适应了环境并繁衍生息,为何唯独给人印象无比强大的巨猿难逃灭绝宿命?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引领的一项国际合作多学科综合研究,解开了萦绕在古生物学界多年的谜团。研究团队自2015年起在广西调查了数百处洞穴化石地点,从中选取22处进行样品采集,其中包括11处产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点,以及11处时代较晚未产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点。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将6种独立的测年技术应用于含化石堆积物和化石本身,获得157个放射测量测年结果。这些年代数据与孢粉、哺乳动物群以及牙齿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微磨痕等8个方面的分析结果相结合,全方位展现了步氏巨猿灭绝的前因后果——

约230万至70万年前,偏好果实、花朵等食物的步氏巨猿曾在资源丰富的森林中兴盛繁荣。而后,随着季节性增强,森林逐渐退化,草地大幅增加。生存环境变化让步氏巨猿偏好的食物逐渐匮乏,但它们仍然依赖缺乏营养的备选食物,食物多样性大为减少;同时,它们的体形越来越大、越发笨重,摄食地理范围大幅缩小,致使种群不断萎缩,最终在29.5万至21.5万年前灭绝。而作为步氏巨猿的近亲,猩猩的体形变得更小更灵活,还改变了摄食行为和栖息地偏好,得以繁衍至今。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张颖奇说,当前,人类正面临生物多样性挑战,探究步氏巨猿灭绝的原因,将为我们理解灵长类动物的生存韧性和其他大型动物的适应策略与生存挑战提供启示。

来源:新华社

相关阅读

  • 吃了生鱼片,日本福岛一酒店上百人中毒

  •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福岛县福岛市政府及当地卫生保健部门今天(11日)通报称,当地一家酒店近日发生集体食物中毒。据悉,本月2日至3日在该酒店住宿并用餐的客人中,有101人出现呕吐及
  • 远古发现丨1亿年前,知了不会叫“知了”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波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古生物学者近期对约2.3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蝉总科昆虫的早期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涉及11
  • 我国已全面淘汰八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

  •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全面淘汰短链氯化石蜡等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这是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印发后取得的重要进展。短链氯化石蜡、十溴二苯醚
  • 是矮暴龙还是霸王龙幼体?古生物界争执不下

  • 自 1942 年出土以来,一具被许多专家认为是霸王龙幼体的化石一直是激烈争论的对象。《纽约邮报》日前报道称,一项新研究认为该化石并非霸王龙,而是另一个物种——“矮暴龙”。20
  • 黄河地质博物馆被评为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 大象新闻记者 宋迎迎1月10日,记者从郑州市惠济区委宣传部获悉,自然资源部和科技部近日联合公布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50家单位获选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
  • 向森林要食物需科学经营绿色发展

  • 编者按:为践行大食物观,深入宣传森林“四库”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生动展现林草行业充分发挥 “森林粮库”功能的政策举措与实践成果,中国绿色时报与中国林科院联合推出“大食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身高3米的史前巨猿集体灭绝,竟是因为……

  • 远古发现丨史前巨猿灭绝竟与“挑食”有关直立身高可达3米、体重最大可达300公斤,地球史上体形最大的灵长类步氏巨猿的灭绝谜题,近日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解
  • 湖北黄州江心洲发现大量候鸟,场面壮观

  • 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通讯员 尹宏伟 杨文静连日来,近万只天鹅、豆雁等大批候鸟陆续出现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森林公园段江心洲,约有上万只,场面十分壮观。有关专家称,往年这一带也
  • 陷害同事的原市长,被双开

  • 政治品行恶劣,诬告陷害同事;多次收受礼金,大搞钱色交易;损公肥私,贪污公款数额巨大……据河南省纪委监委1月12日消息,信阳市原市长尚朝阳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涉嫌受贿罪、贪污罪、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