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杨凌:破解征迁难题 为高质量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日期: 来源:杨凌发布收集编辑:杨凌发布

征地征收一头连着城市发展用地需求,一头连着群众利益,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也考验房征干部的工作水平。2023年以来,杨凌示范区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项目建设,集中力量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加快征收拆迁进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征拆工作突破了一个个难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强化项目用地保障

护航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障用地就是保障发展。杨凌示范区土地资源有限,用地需求尤为紧张,征地征收的进度直接影响着重点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速度。杨凌示范区房征办先后围绕自贸片区建设、综合保税区建设、上合基地建设、种子产业园、麦肯马铃薯产业园等项目实施房屋征收,收储土地2600余亩,有效保障了示范区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

2023年以来,把推进标准地建设项目、昱昌二期项目、胡家底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等5个重点项目房屋征收任务作为中心工作,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发扬“泥腿子”“钉钉子”精神,有的十几年没有完成征收的任务挨个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一个个化解,5个重点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全面完成,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

位于示范区标准地项目建设范围的西桥村,自2009年起,历经城南路建设、济川药业等若干个项目三次征收,时间跨度长,遗留问题突出,始终未全面完成整村征收。

拆得越晚,面临的征收难度越大。接到征收任务后,房征办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示范区标准地建设西桥村征收联合工作组”,三级征收部门进驻项目地开展现场办公,面对群众不配合、超政策安置诉求高等问题,房征办领导班子带头连续数月扎在基层工作,将问题在一线解决,将矛盾信访在一线化解,工作组人员逐户入户了解情况,一遍遍讲政策,听诉求,针对困难,工作组上报,房征办及时会商,从群众实际困难入手,一一制定办法,打消顾虑、解决难题,仅用了3个月时间,506户群众房屋征收工作全面完成,数十年的征收难题得到破解,为示范区收储项目用地253亩。

“用心用情,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常挂在征收干部嘴边的话,也是他们顺利完成征收任务的法宝。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项目、昱昌建设项目是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仅昱昌一二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就可实现工业产值6亿元以上,将成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位于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范围的胡家底村、昱昌二期项目建设范围的南庄村征收工作,迫在眉睫。接到征收工作任务后,房征办立即成立工作组和工作专班,工作人员扎在一线,逐户入户调研,广泛宣传搬迁安置政策,每周召开推进会,专题研究问题,坚持把政策讲在前,把关心送在前,把疏导教育做在前,把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在前,因户施策,奖励先拆者、引导犹豫者、震慑重利者,让群众消除顾虑、稳定情绪。截至目前,两个项目已完成174户拆除,仅剩余2户未拆除,近期将彻底完成拆除工作。

林研所启动征收

助力区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北干渠路是贯穿杨凌示范区东西走向的交通要道,林研所位于高干渠路与新桥路十字,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近400米左右的路段长期得不到修建,导致高干渠路东西不能联通,逢雨必涝,安全隐患多,一直以来都是群众心中的“堵点”,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安全出行,林研所征收势在必行,备受杨凌人民关注。

西农大林研所征收涉及主体多、问题复杂、沟通协调难度大,为推动项目建设,2023年以来,在两级政府主要领导与西农大沟通协调的基础上,杨凌示范区房征办、杨陵区城改办相关部门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先后10余次与西农大国资处等单位沟通,与征收户代表对接协调,达成共识。征收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做好退休职工思想工作,讲政策,听诉求,发扬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轮番工作精神,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啃硬骨头,经过7个多月的努力,2023年8月11日至9月1日,林研所红线范围内建筑顺利拆除。

目前,按照《土地置换框架协议》,林研所130户9240平方米西农职工住宅和11840平方米国有资产房屋的整体征收顺利推进,已经完成职工房屋价值评估、变压器迁移以及出版社办公楼、书库、测试楼、印刷厂办公楼、西门房的拆除和垃圾清运,后续工作正在按进度有序开展。

“西农大林研所征收项目持续多年难以推动,一定程度上给西农大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造成被动,影响了区校融合工作。林研所顺利征收,不仅贯通了东西交通要道,也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为区校融合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杨陵区城改办主任孙靖宇说道。

棚改和安置房建设

筑牢百姓安居梦

棚户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冬天冷飕飕、娶媳妇难、分支户没地儿住”这是陈小寨村的真实写照。面对越来越多的群众要求解决住房问题的实际需求,2022年,示范区房征办启动了陈小寨棚户区改造,坚持以群众自愿搬迁为原则,分支户和老庄基同时安置,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陈小寨村396户核心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截至12月底已完成239户房屋评估、协议签订和旧房拆除工作。

“陈小寨村位于杨凌东大门,地处交通要道,也是杨凌对外展示的第一窗口,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善了陈小寨群众基本居住条件,也缓解了东大门交通压力,提升了城市形象。”示范区房征办征收管理科科长李小林表示。

安置房建设是解决房屋征收要素保障问题的关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2023年以来,杨凌示范区房征办全力以赴推动安置房源建设,锦绣花城二期安置房建设项目预计将于近期竣工验收并移交,建成安置房432套。阳光小区二期安置房建设项目涉及李台街办西魏店组15户群众房屋征收任务已完成,建设用地已移交。同时,积极谋划大寨中心社区(北区)二期、博学嘉苑17号楼安置房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目前房源不足的困境。

安置小区住得满不满意,群众说了算。2023年以来,杨凌示范区房征办坚持用人民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深入揉谷小区、五星家园、景苑小区开展物业行业整顿行动,提供足额物业资金保障,不断改善安置小区人居环境,全区搬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我们把房屋征收作为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的具体实践,作为衡量部门和干部作风能力的‘试金石’,在工作中锤炼敢担当、善创新、重实干的工作作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杨凌示范区房征办主任李永东说,2024 年,将继续立足示范区“国家队”定位和自身主责主业,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赵桃子

相关阅读

  • 安丘市辉渠镇妙手裁新意 巧手剪红笺

  •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1月9日,安丘市辉渠镇在镇综合文化站举办“剪纸送祝福”新春主题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
  • “三强化”抓好小麦冬季田间管理

  • 当前正值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易发期,四川省苍溪县东青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小麦防病、防虫、防冻害等冬季田间管理,确保小麦不减产,群众有个好收成。无人机在对小麦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杨凌:破解征迁难题 为高质量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 征地征收一头连着城市发展用地需求,一头连着群众利益,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也考验房征干部的工作水平。2023年以来,杨凌示范区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
  • 200亿元!新凤鸣拟建新材料项目

  •   1月11日,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桐乡市中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材料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  项目位于桐乡市融杭经济区洲泉区块,年产250万
  • 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成功

  • 2024年1月11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引力一号